電影訊息
泡沫--Bubble

气泡/汽泡/一鑊泡

6.5 / 8,430人    73分鐘 | Hong Kong:73分鐘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Canada:90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導演: 史蒂芬索德柏
編劇: Coleman Hough
演員: Dustin James Ashley Katherine Beaumier Joyce Brookhart Daniel R. Christian Ross Clegg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表層是海水

2012-12-26 06:19:48

「小武」 式孤獨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驚異於《Bubble》的真實。曾以《Traffic》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索德伯格以一個極小的製作、極簡單的故事為觀眾帶來了一股全新的震撼:真實。《Bubble》的成功不僅是又一個小製作的成功,也是好萊塢藝術電影走向深層大眾化的又一顆果實(05年的《Junebug》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看完《Bubble》之後,我立刻想到10年前新銳導演賈樟柯那部驚世之作:《小武》。這令我更加感到慶幸,因為我在這兩部背景與題材都像相隔著一個太平洋似的片子中找到了共同點。而這個共同點——孤獨——恰恰也是兩個主人公的靈魂所在。
      這個「真實」的原因不僅僅從影片本身的對話和「表演」體現。我用帶引號的「表演」是因為這部電影體現了它真實的內在本質:出現在鏡頭裡邊的所有人物都是當地的百姓,而且是生活在下層的百姓。胖女人Martha的扮演者是當地一家KFC的經理,捲入她和內向的Kyle的工作生活的女孩Rose的扮演者在生活中是一個髮廊的洗頭師。連在影片中出現的她的女兒也由生活中她的女兒來扮演。
      這還不是全部。重要的是所有參演的這些普通人和導演一起創作了電影全部的對白。這些反映在電影上,我們看到他們的對話並不深奧、文氣,反而顯得無聊——三個主人公在一起談論的話題都是我們平常在肯德基一起吃飯時,或者中午午餐時都會說到的,毫無新意可言。可是當我看到這些被表演出來,卻一下子被它散發的真實感所吸引:正是這些普通的「家常」延續了劇情,更完美地塑造了胖女人Martha全部的性格。
      Martha和Kyle同在一家塑料娃娃廠工作。電影的開始,描述了Martha一天從早上起床開始的固定動作:給半癱瘓的老父親做飯,然後開著車去接沒有車的Kyle。Martha看上去是個熱心的人,對他問寒問暖,並很樂意幫助他。而Kyle沉默寡言,對於Martha的話也只是有問有答而已。
      然後是漂亮的Rose進廠工作。經理向車間僅有的5,6個員工介紹她。靦腆的Kyle本能的盯著Rose看——他也許對她有好感,但他絲毫沒有表露;Rose也當然注意到了他,她想他做出了作為觀眾的我們才能發覺的的帶有含義笑容——Kyle當然不會察覺到,但Martha會。她不作聲,默默地看著兩個人的表情。
      之後的大段情節,只是三個人在午飯後的對白。氣氛並不活躍,大多數時間是Martha在說。Martha不抽菸,可是兩個年輕人因為同是菸民而開始在吸菸室單獨的在一起聊了。敏感的Martha注意到了這一點,她默默地從外邊看著兩個人。
      Martha也熱心的幫助Rose。她開車送Rose去她另一個工作的地點——為一幢房子清掃衛生。她驚奇的發現Rose的大膽:她本應為那家清掃廁所,卻先在那裡洗起了泡泡浴。於是Martha對Kyle說:「她讓我害怕」。
      工廠發了獎金,Rose說要去找人喝喝酒,並讓Martha在那天晚上幫忙看她的女兒。Martha很爽快地答應了。可是到了家裡,Martha才看到Rose約會的正是Kyle。直到此時,鏡頭也一直沒有給出她的任何不高興的表情。
      Rose和Kyle的約會很普通,卻沒有擦出火花。Kyle依然沉默寡言,Rose緩緩的主動,也大多只是找些廢話聊著。這情形直到兩個人進入Kyle的房間也沒有改變(試想普通的電影會怎麼拍)。Kyle去拿啤酒,這時電影才在這個無意的空當表述Rose其實喜歡偷東西,為情節的發展作鋪墊。
      Kyle就這樣把擔心孩子的Rose送回家。Martha已經照顧Rose的女兒睡下,正要走。這時全片唯一打破沉默的情節才發生:早在門外守候的Rose的前男友因為懷疑她偷了錢而闖進來和Rose發生了激烈爭吵,但並沒有動手,最終悻悻地走了。Martha小心地問:"這是你的前男友?」怒氣未平的Rose隨口而出:「不關你的事!」
      是的,電影的高潮就是這些。當然,發生了一段命案。探長根據線索逐一調查當天的當事人。我要說的是,這一段的對話尤其精彩。影片中的探長也是由俄亥俄州當地警方一個真正的探長扮演的。我們看過千百部好萊塢電影,描寫警察介入命案之後對於當事人的盤問,但從沒有一部電影像《Bubble》裡出現的探長的語言這樣真實:我們聽到的真正是生活中一個老道的警探的詢問。他的老道讓他不從簡單的案件推理或者當事人的供詞來判斷,而是依靠強烈的邏輯和證據說話。他在掌握證據後與Martha的最後那段問答簡單樸實,卻讓人震撼得不亞於任何精心設計的電影對白。
      索德伯格比賈樟柯高明的是,他自始至終沒有絲毫暗示Martha的內心,只在結尾安排了Martha獨自站在空蕩的監獄,望著窗外的月光,閃回她殺害Rose後的一幕靜態場景鏡頭。這已經足夠。當我們最終確認Martha是兇手後,她內心的一切彷彿不言自明。她從未向Kyle暗示過感情,因為她知道他們的年齡相差太多。但這不妨礙她在內心對他的佔有,因為是她每天接他上班,和他吃飯、聊天;在性格外向的Rose出現後,她安靜外表下的內心的不安與Rose外在的自私的表現終於在一瞬間發生了衝突,最終不可收拾。
      影片的結束畫面落腳在工廠的另一個早上。Kyle仍然在往鍋爐里產煤,只是他原本冷漠的表情更顯憂鬱:突然間少了兩個人,這一切又讓他絲毫不可理解。可作為觀眾的我們能理解,那便是Martha在Kyle探監的時候對他說的也許最真心的話——那是她全部孤獨的證明:「我為Rose看孩子,她之前卻絲毫沒有表示原來是你們在約會。我只是問她那男人是不是她前男友,她卻那樣沒有感情的對我說話。我幫了你們這麼多,你要幫我,我沒殺她。」
      Martha始終沒有承認她殺了Rose,雖然她心裡清楚這一切。她寄希望於Klye能幫她洗脫罪過,因為她認為她幫了他太多。但是,沒有人表示同情。可我們呢?聯想到《小武》,不也是這樣嗎?從內心的角度把範圍再放大一些,我們便會注意到,在我們周圍的確有這樣一類人。無論是混雜在城鎮無聊地閒逛著,或是作為普通的工人在工廠勞作著,或者在酒吧獨自喝著酒......沒有人注意,更沒有人理解。他們只剩下一個孤獨的心。而這便是可作為2006年第一部優秀電影的《Bubble》的價值所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