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球戰慄--Atlas Shrugged: Part I

阿特拉斯耸耸肩/地球颤栗/阿特拉斯耸耸肩

5.6 / 14,322人    97分鐘

導演: Paul Johansson
編劇: John Aglialoro
演員: 艾迪蓋瑟吉 泰勒西林 Rebecca Wisocky 派屈克費雪勒 馬修馬斯登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nkysteady

2011-11-15 06:23:43

和原作的差別:寫給看過小說的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想這電影不能算科幻,也不該被放到布拉德皮特的豆列里。電影的原著者安妮蘭德總是喜歡把一個劃時代的天才放在一群保守勢力當中折騰,這點後來也被日本的山崎豐子所傳承,劍拔弩張的氛圍總是讓人感到強烈的氣場和看戲的癮頭。總的來說,從當時蘇聯出逃的安妮蘭德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鼓吹的是一種提倡理性的自私個人主義,這種論調其實一直影響到現在的美國,而介於最近的經濟衰退和此起彼伏的「佔領」活動,這部提倡「讓少部份人真正負起人類進步責任」的片子也算是應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雖然具有貫穿東西的鐵路和公路系統,但是卻一直沒有高速鐵路,這可能是注重汽車工業的美國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但是製作方有意的將原作的時間設定到2016年,可能預示著美國在這個國家策略上向中國看齊的一種羨慕吧,畢竟資源競爭到最後的解決方案還是用一種更有效的方式來代替原來不具效率的模式。扯遠了。。。)

之前對於人選(布拉德·皮特參演John Galt等等流言)的猜測表示了整個西方社會的安妮蘭德粉絲當中對於此部片子的高期望。當然對於這位1984年的獅子座新人御姐我要打上9/10顆星,這樣的年紀就能夠遊刃有餘的詮釋達格妮·塔格特這個角色,特別是我能夠從她表演看到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對自己所做事情的那份自信和堅定。舉手投足間無不流露出其思路縝密反應敏捷,堪稱無懈可擊。我想對其今後的作品應該會繼續留意。飾演里爾登的演員的氣場和原作相差甚遠,我覺得他甚至都沒有做過鋼鐵行業和相關學科方面的功課!在某些片段還甚至給我一種在背台詞的感覺。如果要我選角,那肯定是Jon Hamm莫屬。因為原著中的里爾登就是在沉默中投射著來自理想主義者獨有的那份堅持和力量。

在原著中我其實還是很喜歡主角和那個浪子德安孔尼亞以及和強人裡爾登之間的微妙關係,而在這部電影作品中,感情戲的成份少了很多,就像我喜歡的里爾登對達格妮·塔格特說過的那句話,「我送給你什麼東西,只是因為我希望你穿戴著它。」等等不勝枚舉。如果電影加入了這些,完全可以將這部電影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但是最終製片方還是要面臨是將它打造成一部史詩,還是滿足現在的好萊塢市場這樣的決斷不是嗎。

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原作者給這部作品設定的這個虛構的世界環境和企業家集體罷工的環境,這種預謀好的警告感覺就像Watchmen當中奧茲曼迪斯(同樣也是企業家背景)策劃的一次「毀滅警告」,這種假設在小說和電影裡面是如此真實,你能夠體驗到這個世界上真正負責任的一批人如果一個個消失所帶來的那種無助和絕望,從而讓讀者和觀者去深思作者想要表達的資訊或者說真理。很幸運的是,這部作品多多少少化了心思去刻畫這種氛圍。當達格妮·塔格特面對著美國的地圖,滿懷自信的微笑著轉過身,說到,就叫「約翰·高爾特」吧,我真的有被感動到。

基本忠於原著的翻拍,很多經典的宣言式的對白和一些次要的人物被略去了,人物的身世背景也沒有仔細交代(不過接下來應該會在第二部中有所交代,畢竟導演應該照顧到那些沒看過原著的人麼),但是幾個經典的場景譬如科羅拉多鐵路(通車時高鐵在群山中穿過的景緻確實迷人),里爾登的鋼鐵廠(儘管原著中化了大量筆墨來交代煉鋼和鋼水流動時所產生的美感),原著中「威特的火炬」:被失蹤前的威特拋棄之後那熊熊燃燒的油氣田。(這個場景伴隨著達格妮撕心裂肺的吶喊作為第一部的結尾還是非常的震撼)

電影中漏掉的場景還有小說開篇時達格妮在黑夜時乘坐的塔格特彗星了列車,20世紀發動機公司周圍蕭條的被遺忘的居民區,以及哲學家休所在的咖啡店周圍落基山脈的壯麗景色。(我甚至覺得和達格妮找休的情節短到可以在電影中略去的程度)

儘管如此,我想這仍會是我會經常復習的片子之一,儘管相較原著,這部電影還少了很多具有爭議但是振奮人心的內容。但是作者當年的一份用心至今在這部精簡版的翻拍中仍能讓人感到力量。

最後,我覺得,就讓有遠見和卓識的人負起這個雕琢這個未來的責任,不要懷著任何怨言的做自己的事。讓極端主義和無謂的吐槽就存在在影視和小說好了。對於利己還是利人這個話題,其實就是但凡人都要首先滿足自己的所需,成為自己之後再去選擇自己的所愛,有選擇性的利人。所以不存在什麼絕對的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

欣賞方面,建議大家看720P或者以上版本的,因為可以欣賞到很多美國野外的風光(主要是科羅拉多州的)。另外如果對原著小說感興趣的,請移步到: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02217/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