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烽火赤焰萬里情--Reds

烽火赤焰万里情/赤色分子/乱世情天(港)

7.4 / 18,488人    195分鐘

導演: 華倫比提
編劇: 華倫比提 Trevor Griffiths
演員: 華倫比提 黛安基頓 Edward Herrmann Jerzy Kosinski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ick's Castle

2011-03-09 02:45:10

理想與愛情的喜與悲



廢話先說:

  之前就聽說過此片,最初的印像是——迄今為止最後一部擁有四個單項表演獎提名的影片。後來仔細琢磨了一下片名(《赤色分子》),覺得此片似乎涉及到了某一話題,一經確認的確如此,便想知道這部影片提名導演獲獎的,關於十月革命,在米國人的獲獎影片中是怎樣一種地位。今天看了,有一些震撼,感覺還算真實(畢竟主人公也不是什麼完美的人物,也有著很多缺點)。大概談談自己這個業餘人士看過本片的感受。

 

梗概:

  影片基本上是根據米國記者傑克里德的真實故事改編成的。與最初的預想不同,儘管此君最出名的地方還在於那篇著名的文學報告和對zz的參與(稱之為理想吧,理想不會被和諧),但是此片卻是以他的愛情和理想兩套主線展開的,愛情居於首位。個人覺得甚至可以認為理想以及那宏大的歷史背景更多是扮演起愛情的陪襯。儘管不知主人公的真實經歷究竟如何,但基本還是想影片所表現的那樣:一對記者男女,路易斯愛慕傑克,儘管偶爾也有不和之處,卻一直默默追隨他,傑克則更多地在對理想的追求和對戀人愛慕間尋求平衡,他們一同走南闖北,共同見證了歷史性的時刻,譜寫了在宏大的歷史洪流中漂泊奮鬥的人生經歷和愛情輓歌。

 

男主角(傑克):

  影片開頭,導演採用了紀錄片與電影混雜的手段,通過對主人公的一些早已年邁的朋友的採訪,讓他們從各個角度描述了對主人公的印象,儘管其中涉及到的大多數內容在片中並未提及,但卻在影片開始之前,讓觀眾對主人公有了一個大致且全面的認識。此後,參訪片段依舊時而穿插,通過音軌和視訊參與到影片中,似乎還在提醒著人們,那一段歷史離我們其實並不遙遠。傑克起初只是一名小有名氣的記者,他言辭犀利,激進、反戰,為此也沒少受到相關部門的欺凌但依舊一如既往地堅守自己的zz主張。後來,SYGM爆發,他親自前往莫斯科,與女友一同見證了那段重大的歷史變革,也在熱情之中寫就了《震撼世界的十日》,而也就在此時,他之前的zz立場轉化為了一種理想,他的熱情也成就了對於理想的狂熱嚮往。回國後,他開始被監視、被審查,依舊沒有改變對理想的堅守。他在自己國家組織了party,卻發現由於夥伴對私人權利的追求,組織面臨著內部份裂的危險。於是,他再次偷渡到俄國,希望得到GC國際的支持,卻不想該組織獨斷專行,完全無視他的見解,作風和語氣都很強硬。(這一點上,我們國家也曾深受其害。。。)他終於體會到了個人的理想在強大外力的干預下,會變得多麼飄渺。但或許是出於對理想的狂熱追求,他依舊奮戰在一線,躲過暗殺和襲擊。長時間的顛沛流離和勞作終於拖垮了他的身體,他病倒了,最終客死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為理想主義者的一生寫就了不平凡卻又悲涼的結尾。

 

女主角(路易斯):

  她本是有夫之婦,卻嚮往自由,追求女性權力。或許是上天的安排,她遇到了她的MR. RIGHT,他獨特的個性和精神深深吸引她。她瘋狂地愛上了他,為此不惜背起拋夫的惡名,無視其他仰慕者對她的狂熱追求,並且追隨他的zz信仰,儘管她自己對這一內涵或許並無深刻的理解。她對他的愛似乎是一種仰慕和崇拜,當他在台上慷慨陳詞之時,她只是默默地佇立在人群之中,會心地微笑。在接受相關部門的調查時,她極力為他辯護。漸漸地,她厭倦了這樣的生活,拒絕了與他再訪俄國的要求,卻在聽聞心上人被捕時不顧艱難險阻,以一個柔弱女子的身軀遠渡重洋去解救他,終於得以和心上人再度重逢,並陪伴他走完最後的人生道路。如果說我們從男主角的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對於理想的堅守奮鬥,那麼從女主角的身上,我們看到的則是她對於愛情的執著追求和奮不顧身。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他們都是理想者,男人的理想在於事業,女人的理想則在於愛情與家庭。或許時至今日,這樣的觀念早已顯得陳舊,但是在當時這對於多數人來說卻是真實的信念。

 

理想之悲,愛情之悲:

  他追求他的理想,對於他的理想,作為筆者的我還不能完全理解,可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種崇高的事業與境界。但是現實無情,他不得不面對朋友的分歧、外界的壓力、身體的惡化和其他的艱難險阻。由於時代的侷限,個人的理想有時候竟然是如此的蒼白無力。她追求她的愛情,為此不顧一切,卻最終不能挽救自己的愛人。或許這在冥冥之中早有暗示:正如他身患疾病,需要她照顧之時,她卻陰差陽錯地起了衝突離家而去。正如他在慷慨陳詞之後走下台,本想第一個與她相擁,卻不想瘋狂的擁護者相繼上前將他包圍,二者就這樣遙望,卻絲毫不能企及。正如他處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時,她卻正好外出打水,未能在最後一刻守在他的身邊,影片也就在這樣的氛圍中落幕了,難免使人心生感傷。看過此片的我也不禁要想,儘管他們的確彼此相愛,但卻似乎註定隔閡。每當她要求他留下時,得到的答覆卻是「我要走了,計程車在外面等我」,似乎二者的追求不盡相同;每當他要求她陪伴出行時,她總是在詢問「以什麼身份?朋友?情婦?」,似乎難以找到自己的定位。

 

理想之喜,愛情之喜:

  或許正如一位詩人所說:「人真正的意義不是佔有真理,而是追求真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本身就和悲劇有著本質區別。而影片在對待「喜」的時候,巧妙地將理想與愛情融為一體,使得二者不再分離。正如在眾人嘹亮的《國際歌》背景襯托下,他們始終彼此相依,共同見證歷史性的時刻。他寫就了著名的報告文學,她也收穫到了愛情的喜悅。正如當他處在彌留之際時,再次和戀人開起了玩笑:「我想回家,計程車在等我,你要和我一起走麼,以什麼身份?」「Comrade.」這就是她的回答,不再歇斯底里,而是充滿了寧靜與安詳。不知是否在那一刻,她真正理解了他,理解和接受了他的理想,而他也徹底的擁有了她的愛,儘管這樣的美好如此短暫,卻又在最後的時刻鑄就了永恆。

 

尾聲:

  影片最後,舒緩的鋼琴曲想起,樂聲中再次出現了受訪者的畫外音,細訴男女主人公留給他們的印象,有褒揚也有中立,這樣的兩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里德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做這些,就如愛迪生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發明電燈……但里德是真正的鐵血男兒。

  他總是說,偉大的事業就在前方,值得為之生,為之死。

 

關於影片:

  當然,影片作為準傳記體裁,表現的是傑克里德短暫悲壯的一生。這其中當然免不了涉及某某ISM(和諧詞彙),但不知是否導演有意這樣安排,愛情戲在其中的份量的確很重,甚至在前半部份的時候略嫌冗長和拖沓,無形之中拉長了電影的時間,也在個別橋段難以避免地陷入了俗套當中。但總體而言,我還是認為這部影片是一部佳作。起初,我習慣於稱呼此片為那個四個字的譯名,一方面是因為簡略,另一方面是覺得那七個字的譯法太過俗套。但是直到看完這部電影,重新回想題目才覺得只有「烽火赤焰萬里情」這七個字才能更好地概括出影片的內涵。看完此片,關乎什麼什麼ISM之類倒是沒有太多的感觸,頂多就是了解了一下在部份米國人的眼中,那件大事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感觸更多的是兩位理想主義者對於自身嚮往事物的堅守與追求,或許這才是影片所要提煉出的真實主題吧。

  當年,還是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還很年輕的沃倫比蒂讀到了關於里德的傳記,便有了把它拍成電影的想法。但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如果誰敢這麼做,背負的壓力可想而知,他不得不將計劃擱置,卻一直沒有放棄。後來,直到70年代末,終於有製片人給了他一大筆錢,卻叮囑「幹什麼都行,就是不要拍那部電影」,此時的沃倫比蒂或許由於年紀也稍大了的緣故,也顧不得那麼多了,於是便有了這部電影,這在當時也需要很大的勇氣。影片上映後,效果出乎沃倫自己的預料,而當時還是他女友的戴安基頓在本片中奉獻出了精彩的表演,很多人也因此將這部影片視為她最高水平的作品。影片當年在奧斯卡環節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導演和所有表演獎在內的多項提名。最終儘管在最佳影片的角逐中輸給了《火之戰車》(當年的其他提名還有《奪寶奇兵》《金色池塘》和《大西洋城》,這個結果真的很狗血),沃倫比蒂依舊收穫了最佳導演的小金人,名留奧斯卡史冊。

  前幾年,早已成了老大爺的沃倫比蒂協現任妻子安妮特貝寧出席了本片發行25週年的紀念儀式,而時至今日,儘管對於影片的評價依舊褒貶不一(而且很多都是帶有純粹的主觀偏見的),此片仍然受到很多人的關注。或許可以把全片的最後一句台詞稍加修改,更為適用:理想就在前方,值得為之生、為之死,值得所有人去不懈追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