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不請自來--The Uninvited

不请自来/蔷花,红莲美国版/姊魅

6.3 / 85,129人    87分鐘

導演: 查爾斯蓋德
演員: 大衛史崔森 伊莉莎白班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說什麼圖靈

2010-06-11 21:04:38

《不請自來》:本無畫虎,何來類犬


     翻拍片一直是歐美電影的一個重要類型,尤其是恐怖片,由於日韓恐怖片在國際的名望日益增長,購買日韓版權翻牌好萊塢版的電影屢見不鮮,如《午夜凶鈴》《咒怨》《鬼來電》,翻牌自香港彭氏兄弟的《見鬼》,以及這部翻牌自韓國的《不請自來》。

        好萊塢的亞洲翻牌恐怖片一直是在歐美觀眾讚譽,亞洲觀眾唾罵的典型片種,原因在於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致使亞洲恐怖片的精髓在被好萊塢翻牌後就蕩然無存,很多都是批量化,快餐化的速成品,鮮有像《午夜凶鈴》這樣的在亞洲也能取得好口碑的翻拍片。當然,我這麼說,並不代表我贊同這種這種對好萊塢翻牌片的看法,只是稱述一個普通觀眾所能接觸到的最廣泛的說法。對我來說,也許是本來我就口味偏快餐化,對於好萊塢的翻拍片,每次我都帶著看爛片的心情去觀看,但每次看完後都發現結果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譬如美版《咒怨》。大言不慚的說一句,以一個資深恐怖片迷的身份,我對日系的恐怖片是沒有太大的好感,日系恐怖片聲名遠播不假,但我委實受不了日系電影的拖沓和平淡,恐怖片也一樣。當年尋著名聲,忐忑不安的找來看《午夜凶鈴》和《咒怨》,惴惴不安的打了多半個小時的哈欠後才見到鬼的樣子,從此之後對日系恐怖片沒有太大的好感。但美版的《咒怨》卻非常和我胃口,因為它快餐。個人覺得亞洲和歐美的觀眾有很大的不同,亞洲的觀眾喜歡耐琢磨的電影,歐美的則不一樣,他們大多的要的只是單純的感官刺激,不願費腦子想。所以亞洲動作片科幻片拍不過好萊塢,好萊塢恐怖片生活片拍不過亞洲。

      《不 請自來》翻牌的是一部韓式經典電影《薔花紅蓮》,該片雖然存在一些邏輯問題,但影片的創意和導演的電影美學在該片被發揮的淋漓盡致。原版很鮮明的一個特色就是陰鬱,含蓄,東方人的特性。因為原版中是一個一人分飾三角的設定,其間設計到的精神分裂,戀父,女性的成長和其他一些隱晦的話題在被導演個人特色鮮明的美學營造下顯得靜謐又詭異,而且全片有一個費解的故事真相,很少有人能在第一遍就完全看懂。要想把這麼一部典型風格,特色明顯的亞洲恐怖片翻拍給老外看,不傷筋動骨從根本改造故事結構是不可能的。

        看完全片後我非常佩服本片的導演,他們非常聰明的借用了故事的基本結構之後,大膽的改造了故事的人物線和故事真相,不僅將原版姐姐的獨角戲變成了美版妹妹的復仇記,甚至直接改變了原版故事的人物設定,而將後媽這個角色賦予真實化,並在故事背後埋藏了一條隱晦的線索,原版的妹妹需要化成鬼魂才能索取後媽的命,美國人顯然更相信身體力行,美版的妹妹直接親自動手報了自己心裡暗藏的仇恨,並且非常聰明的躲避了牢獄之災。

        韓版的《薔花紅蓮》更像是一部家庭倫理片,有關家庭內部的零零碎碎關係,糾纏不清的各種關係,東方人的隱忍特性在片中體現的非常明顯,姐姐失去了兩個最重要的親人後只能通過自己的無限分裂幻想來釋放自己心中的怨恨,而西方人在強調個性解放的環境下,妹妹則通過自己一步步的有意無意的計劃去動手解決自己心中的仇恨。東方人更重視家庭關係,所以姐妹情誼被表現的非常濃厚,西方人普遍家庭關係並不深厚,所以美版表現出來的不過是一群沒心沒肺的小青年,縱情歡樂,唯一能說的上有情的就屬妹妹和母親的關係,卻在影片中沒有太多的表現,姐妹情在美版中恍如空氣。

       有關姐姐的真實身份曾是韓版的一大亮點,也是影片中的第二大包袱,美版在甩這個包袱的時候導演調度的效果卻嚴重的削弱了本該有的震撼力,隨著姐姐身份揭露那一刻導演一個長鏡頭把苦苦哀號的姐姐拋在鏡頭外的時候,本來這個設定應該有的震撼力和衝擊力所剩無幾,不得不說是本片最的遺憾。

        一些看過韓版的人非常熱衷於把本片和原版做比較,並把美版踐踏的一文不值,或揶揄導演「畫虎不成反類犬」。我想說,美版的導演在借用了原版的要素之後,演繹出來的完全是一個屬於導演自己的故事,他完全沒有想去畫虎,也不想畫虎,又何來類犬之說?作為一部翻拍片,《不請自來》是成功的,但最為一部單純的電影,《不請自來》並不夠精緻和完美,所以這部青春小驚悚電影,還是值得閑暇時一看的。

      
 註: 本文首發酷6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