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蓋世奇才--Charlie Wilson's War

查理威尔森的战争/盖世奇才/韦氏风云

7 / 124,958人    102分鐘

導演: 麥可尼可拉斯
編劇: 艾倫索肯 George Crile
演員: 湯姆漢克斯 茱莉亞羅勃茲 艾美亞當斯 愛蜜莉布朗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arrack

2008-05-04 05:05:22

與查理·威爾森無關的《查理·威爾森的戰爭》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查理·威爾森的戰爭》看上去像是一部美國的主旋律電影,充斥著美國人熱愛的個人英雄主義,也許吧。不過當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最主要的感受卻與查理·威爾森本人沒有太大關聯,甚至也與「他的戰爭」沒有什麼關聯。

    在電影的最後,有這樣一幕,Charlie在說服國會為在阿富汗興建學校撥款未果後,晚上獨自一人在家裡喝酒,(想著多年來的努力功虧一簣)眼眶濕潤了。我無從知道他究竟是為了美國的利益受損流淚,還是自己的政績流淚,還是真的為阿富汗人流淚。但這裡的主角其實並不是Charlie,而是和Charlie在同一個小組的國會議員們。他們的話代表了美國的菁英階層對這件事的看法:我們已經幫他們打跑了蘇聯人,問題已經解決了,他們應該對我們感恩戴德才對。他們關心的是改變東歐、拆解蘇聯,對於「阿富汗人民的苦難」採取的態度其實是漠不關心。除了削弱敵人,贏得冷戰以外,他們哪怕是有一點點慈善家的態度,也不會覺得,在援助了阿富汗10多億美元以後,花100萬美元建一所學校是一件荒唐的事。另一方面,瓊安作為右翼富人的代表,也只有在「拉贊助」的時候才會提到「阿富汗人民的苦難」,而在私下,與Charlie談及這個問題的時候,話題的核心是「美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同樣的,倘若她真的是為了阿富汗人著想的話,也大可以自己拿出區區幾十萬美元,再開個慈善晚會之類的,湊夠一百萬在阿富汗蓋個學校,應該不是什麼難事。美國的菁英階層的這種以武力為主的消除威脅以及潛在威脅的方式,時至今日,仍然大行其道。他們採用武力方式時的藉口,仍然是「為了解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某國人民」。而樂於花10億美元發動戰爭而捨不得100萬美元建學校的故事則仍然以不同的形式重演著。

  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是Charlie對待議員這個工作的態度。當Gust與Charlie談及Charlie的民意支持率較高的原因時,Charlie的答案是:「我只代表美國的一個地區,他們什麼也不要求,只想要他們的槍,要更低的稅,僅此而已,我能在這些事情上幫忙,他們就投票給我了。」一個地區的選民,在選舉議員時,考慮的重點自然是他能不能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多少人會關心他是不是支持阿富汗的抵抗運動這種遙遠的話題呢?於是在「支持阿富汗抵抗運動」這個問題上,作為民意代表的議員並不能代表民意,當然,這也是因為在他的選區,關於這個問題的民意本來就是模糊不清的,一定程度上也是無足輕重的。Charlie還說過「議員不是選民選出來的,而是捐款人捐出來的。」這自然有一點偏頗,但是捐款人的利益,可以想見,肯定是在不傷害大多數選民的情況下,被優先照顧的。

  美國的民主制度在它剛剛建立的時候的確是世界領先的(在歐洲國家還普遍採用君主制的時候),在如此廣闊的土地上實踐共和制,算得上是人類的偉大實踐,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制度在制定合適的對外政策上的無力。外交政策往往與選民的日常生活沒有明顯關聯,而選舉產生的無論是議員還是行政官員,他們在制定對外政策時,選民們往往是不關心的。美英對伊拉克發動戰爭在世界上是不怎麼得人心的,或許美國人也不太願意看到這一點,但是比起這樣遙遠的話題,或許他們更關心的是就業率、稅率之類的東西。這應該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為什麼美國人在越戰的泥潭裡陷了15年才撤出越南,而小布希的伊拉克政策不得民心卻仍然能競選連任。選民選擇Charlie,不是因為他為了美國的國家利益,支持在阿富汗抵抗蘇聯的運動,如果有一天他們不再支持他,也絕不是因為他沒能成功地在阿富汗設立學校宣傳美國的價值觀,從而將恐怖主義的威脅消滅於無形。

  或許不同於《阿甘正傳》的阿甘,查理·威爾森並不是《查理·威爾森的戰爭》真正的主角。透過這樣一部美式主旋律電影,Tom Hanks想要表達卻又不便明說的,說不定是對美國在911之後面臨的眾多問題的一點反思。當然,這是美國人的事,而作為中國人,我們或許可以從這部影片裡,看到一點美國政治的端倪,從而對又愛又恨的美國人多一些了解,也可以找到一些中美關係總是「在困難中前行」的原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