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蓋世奇才--Charlie Wilson's War

查理威尔森的战争/盖世奇才/韦氏风云

7 / 124,833人    102分鐘

導演: 麥可尼可拉斯
編劇: 艾倫索肯 George Crile
演員: 湯姆漢克斯 茱莉亞羅勃茲 艾美亞當斯 愛蜜莉布朗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孤柏岩上的樹

2008-04-13 05:33:16

又一部具有巨大思考空間的電影


我很奇怪,為什麼美國很多具有深刻思考空間的電影都會拍如此枯燥,至少是與那些所謂的大片相比,竟然如此相形見絀。也許導演知道這部《查理威爾森的戰爭》被歸為所謂的紀錄片或近似於此範疇,所以不得不把兩個好萊塢大牌請來,用一些花花公子、風流倜儻來贏取票房。但就我個人而言卻覺得它依然對不起那精良的素材和劇本。其實他的用意,作為受眾的我是明白的。注重理論和時局的分析,幾乎片中的每一句話都意味著在還原當事人的所思所感,而這恰恰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和對於情緒中非理性部份的排斥與博弈。全片把理論講得過於複雜,而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對於國會增加外援資金的說服活動,即美國一貫使用的「金元外交」。導演毋庸置疑把電影的重點放在了這裡,包括美國人一再對外宣揚的人道主義和人權問題,以及不可缺失的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的「對比性」。而其中的一條暗線卻並沒有過於清楚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即議員、特工以及茱莉雅·羅伯茨所演的上流社會名媛的內心思想的改變。其實對於所謂的東西方不同的政治形態的區別我並沒有特彆強烈的迷信。就像巴頓將軍曾經說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所有的政權其性質都是一樣的,美國政府其實與希特勒政黨並無太大區別」。或許很多人覺得這句話過於極端,但若追根溯源,我不得不說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與實際相符的。因為每個政黨在其內心最為隱秘之處都以其私利為首要準則,而個人其實亦無兩樣。當然我們並不需以此為愧,身為人類,原罪將與我們永久相伴。而我在此所想強調的即是,外在的論調是如何在潛移默化之下成為人內心的一部份的,當我們真正被自己對外宣講的內容所感化之後,所得出的結論才能真正促成這個世界的進步。如同議員從自我表現得浮誇、自負並期望以蘇聯問題為自己的競選贏得加分直到最終他為不能贏得500萬建學校而傷感,這即是一個對於人本身的重大變化。而那個CIA的特工卻自一開始就是聰明的,雖然究其如此強烈地希望加入到「反蘇」運動中的原因或許是為向他的上司出口惡氣以證明白己,但從一開始他就知道這是一場賭博,即使贏了戰爭說不定長遠來看會輸得更慘。是他之前就想到了如果向阿富汗提供武器,難免他們將來「會反咬美國一口」。也正是由於他的提醒,湯姆·漢克斯才最終向他人說出了「平衡」這個詞,而這也是西方政治中一個精髓性的信條,即「制衡」(英國在《凡爾賽條約》以及中世紀的外交政策中就極度強調「大國平衡性」外交的重要性,不知我有沒有記錯?)而茱莉雅·羅伯茨所演的社交名媛,我一直注重她說出的「阿富汗的事業」,不知是不是指她的家族在阿富汗所擁有的產業,即經濟利益,而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然而當本片真正轉向人物的深層次思考時,我才看到了它的內在意義。這即是我們永遠都不能逃避的——矛盾。電影以倒敘手法開場,查理得到了他的榮譽和名聲,這是他一開始就想要的,所以他不停地對人炫耀自己是國會議員,並不斷冒著不能連任升職的「危險」。而他也在飛機上對人說十幾歲時他就告訴自己「要做一個更高層次的人」。但是這個故事真的是一個大團圓結局嗎?儘管蘇聯軍隊撤退了,儘管阿富汗取得了「自由」,可是查理為什麼在之後繼續要求重建資金時依然受到了嘲笑。那一刻他是傷感的,因為直到那時他才深刻地感受到了危機的來臨——如果不為阿富汗重建學校,用所謂的民主意識和基督教的理論教育他們,那些僅僅14歲左右的少年會用美國人給他們的武器幹什嗎?
198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以失敗告終,然而沒過多長時間,阿富汗政府就被塔利班政權所取代;3年後,美國打響了海灣戰爭,2001年911,直到延續至今的伊戰……冷戰是結束了,但這真的是完全的勝利嗎?我清晰地聽到片中的一句話「這是最後一場戰爭」,我只能苦笑。

看到片子的上映年度是2007年,讓我一度感到驚訝。之後才反應過來,或許這是導演想對今日時局做一個影射。毋庸置疑,導演是反對從伊撤軍的,如同所有的保守派政治人物一樣,他用歷史的教訓讓人有所反思。雖然片子最後查理得到了榮譽,但他那未講完的故事,只待時間證明了一切。

                                               ——歷史總是存在驚人的相似性,但由於人的理性,讓教訓內化為經驗,所以我相信它是螺旋式上升的。

PS:電影的又一中文名翻譯是《一個人的戰爭》,這讓我想到了《布希家族的戰爭》和《布希的戰爭》兩本書,或許即便是在美國,頭腦清醒的人總共也沒有幾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