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泡沫--Bubble

气泡/汽泡/一鑊泡

6.5 / 8,426人    73分鐘 | Hong Kong:73分鐘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Canada:90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導演: 史蒂芬索德柏
編劇: Coleman Hough
演員: Dustin James Ashley Katherine Beaumier Joyce Brookhart Daniel R. Christian Ross Clegg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朋友

2006-04-24 08:48:13

From Big Apple to Bubble


閒來無事瀏覽quicktime.com,發現還是有電影人忍不住打九一一(http://www.united93movie.com/index.php)的主意,於是問剛巧在線的美國朋友:你有冇睇?(其實根本未上畫...) 朋友答沒有,而且沒打算去看,同一個打擊不能再承受多一次云云。但對我這個在紐約曼克頓另一邊的人來講,五年前的那個震憾好像已經越來越遙遠,甚至不太確定曾對我造成何等的影響了。

早陣子看《鐵血娘子歌莉亞》(http://21thfriend.blogspot.com/2006/03/blog-post_25.html),見到當時還完好無缺的世貿雙塔出現在片首的曼克頓風景圖,不禁想現在的好萊塢電影好像都儘量避免有這一類鏡頭了。沒有世貿的紐約,我倒是從書中讀過,故事主人翁是與紐約關係密切的馬修史卡特(Matthew Scudder),書是史卡特最近期的一本《繁花將盡》(All the flowers are dying /2004),自十四年前的《A ticket to the boneyard》後史卡特夫婦又再受到死亡的威脅,大家再一次近距離聞得到血腥與邪惡的氣味,是一部有本事叫我心跳加速冷汗直冒的動人傑作。而明顯地,伴我渡過了好幾個月時光的史卡特夫婦從這一集開始多了一個悲傷的習慣:故事中兩度提及自九一一後,史卡特和妻子伊蓮會從家裡那個朝南的窗邊怔怔的往外看,凝望著沒有了兩坐大樓的紐約,並在開場時說到,九一一已經成為了他們(紐約人)的分水嶺,一個時間線上的座標,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歸到那天之前或之後。

除去所有紀錄片或以九一一為題的各種悼念,這是我首次在任何媒介的創作上意識到美國人這道九一一傷痕似乎已經開始「結焦」,大家開始懷著一種以感情出發但已經不再激動的態度,以一種悲傷又理智的眼光去重新審視它。


無獨有偶,就在讀完《繁花將盡》的翌日,去了電影節看史提芬蘇德堡的《一鑊泡》(Bubble /2005),螢幕上肥婆與木獨仔日日為口奔馳,在玩具工廠終日與四散的膠公仔手手腳腳朝夕相對,某日來了位青春少艾新同事,與木獨仔四目交投火速撻著,肥婆看在眼裡暗自吃醋;相反青春少艾初來報到就又食又拎,點肥婆做柴可夫之餘兼賜多個哎也保姆的好職位,寂寞lonely heart肥婆受不住對方的咄咄逼人,神經線啪的一下子斷掉了,最後終於釀成悲劇,一個非常非常簡單的小城故事。

沒有曼克頓、甚至沒有任何大樓。但片首那塊被剷泥車填平了的荒地、脆弱如肥皂泡的小人物、看似破壞實際在創造的膠公仔生產、當然還有片末那一堆面容扭曲焦頭爛額的公仔頭(非常言簡意賅的一幕),都讓我再一次感受到那種九一一後的反應。比起《繁花將盡》的三言兩語輕輕帶過,《一鑊泡》更加有一種輕描淡寫的平和與清醒,而且難得不煽情不造作(三位主角都是非專業演員),結尾的一組映像更有著「重塑」和「修補破損」的寄望,是一部非常難得的九一一電影。

-聞說這部電影是HD Projection高清放映,又果然有d料到,畫面夠清顏色夠sharp,所有物件甚至皮膚都有種無雜質平滑感,睇睇上圖果幅女人手與公仔頭,爭d以為係Pixar動畫d 3D renderi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