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孤雛淚(2005)--Oliver Twist

雾都孤儿/孤雏泪/雾都孤儿

6.8 / 34,327人    130分鐘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 朗諾哈伍德
演員: 班金斯利 巴尼克拉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公園仔

2005-11-25 07:26:25

不會哭得太厲害的《孤雛淚》


波蘭斯基拍的《孤雛淚》其實不算很催淚,也沒有拍得太長。對於沒有看過原著的我來說,覺得已成功將大文豪的經典重現。

看完電影,似乎明白了狄更斯的小說是為何被奉為文學經典。它的威力不僅僅在於文字上的技巧,而是以故事展現人性的能力,人性中有善、有惡、有恐懼、有堅強;人與人之間有階級、有偏見、有相助、有互信。狄更斯沒有把這些字眼直接寫出來,而是細緻地將人性的內涵收藏於故事之內。

《孤雛淚》可能有點粵語殘片的老套,但當中有一生受用的美德。回頭一看,你會發覺呼天搶地強催淚、強調復仇記恨的韓劇韓片(見拙文《長今娘親竟記恨》),實在多看無益。

《孤雛淚》中的主人公奧利佛為了逃避孤兒院執事與童工僱主的迫害,赤腳由鄉下走到倫敦。令我想起當天啊松聲稱要將香港發展成東方曼克頓。你們知道倫敦、紐約、東京、甚至香港這類國際大都會是怎樣發展成嗎?不是資源,是人。這些地方雲集了全國甚至全球的菁英。其實我們很多人的爺爺公公都是奧利佛,他們為了生計從鄉下跑到來香港。能抵壘的,能熬下去的,怎會不是菁英。現在香港的邊關半封了,不想當菁英的也不能走,是菁英的卻不能來。現在我們歧視新移民,其實相當可笑。

看電影前還在商務買了兩本書(其中一本是許煜、劉世良著的《勇敢新世界:網際網路的罪與罰》),看過電影后再次驚覺有很多應讀的經典名著都未曾讀,還買新書作甚?看來是時候省點時間,停買坊間的首輪新書(甚至可以省點錢,因為舊書可在網上合法免費下載)。

本文為節錄,全文刊於:
http://blog.age.com.hk/archives/34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