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葛城事件 The Katsuragi Murder Case

葛城事件/KatsuragiJiken/KatsuragiCase

6.2 / 80人    120分鐘

導演: 赤堀雅秋
編劇: 赤堀雅秋
演員: 三浦友和 南果步 新井浩文 若葉龍也 田中麗奈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馨墨堂

2017-06-10 02:18:13

絕望的盡頭是黎明——觀《葛城事件》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家四口,丈夫經營著一家祖傳的小五金店,妻子在家相夫教子;大兒子已婚,在一家公司做銷售,育有二子;小兒子雖然沒有工作,但是偶爾也是打打零工……這樣的家庭放在這個星球上比比皆是,樸素而不失溫馨,這也是電影《葛城事件》最初的人設。
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丈夫的剛愎蠻橫,脾氣暴躁與妻子寵愛,導致小兒子的內向、自閉,大兒子職場受挫,丟了工作,卻不敢直面妻子,還要分心於家中父母的矛盾……似乎在不經意間,一個美好的家庭慢慢滑向不可挽回的深淵……
戾氣一點一滴的積聚,好比溫水煮青蛙,使家庭慢慢地走向崩潰……
丈夫:脾氣暴躁,卻與家人缺乏溝通。一心想讓兩個兒子出人頭地,但是生活偏偏與他開了一個大玩笑,大兒子因職場受挫,想回來繼承家中的小五金店,卻不敢告訴他真相;小兒子一直被他視為廢物,更是妄談溝通;直至妻子的一句「從一開始就沒有喜歡過你」,懟得他懷疑人生……他一直希望打造的遮風避雨的家庭城堡瞬間變成豆腐渣工程!
妻子:與一個自己從未不喜歡過的人生活了大半輩子,本身就是一大悲劇,時不時的還要忍受一下丈夫的家庭暴力,大兒子的跳樓身亡與小兒子殺人求死,讓她心如死灰!
大兒子:滿懷家中的希望投身職場,到頭來卻是四處碰壁,甚至被辭退也不敢讓妻子、父親知曉,家中的妻子以及兩個嗷嗷待哺的兒子,他背負的壓力可想而知,父母間的矛盾,兄弟間的糾紛也需要他的分心。上有老,下有小,中年危機,讓他喘口氣的工夫都沒有,最後只能以跳樓來解脫!
小兒子:一直在母親的寵愛中成長,導致了自己的內向、自閉,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稀里糊塗地活到二十幾歲,到三十歲時發現自己的人生完蛋了」。他的父親甚至想殺死他,而他只能窩窩囊囊地活著,甚至連自殺的勇氣都沒有,最後只能以殺人的方式,讓法律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母親遭到父親家暴和小兒子搬到出租屋居住後,大兒子找到母親,三人一場關於「最後晚餐」的討論,表面平靜、淡然,但其內對生活的厭倦也預示著家庭的破碎不可避免。直到父親在小兒子獲罪後,去到家附近的小酒吧喝酒時,老闆娘的一句「不會再有人回那個家了」,將這個家庭的最終結局蓋棺定論。
或許這只是為了劇情的需要,將社會與家庭的問題無限放大後凝聚在了一個家庭之上,但是這何嘗又不是世間百態、社會人生的縮影,每個人、每個家庭,似乎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每個人也都有相似或者不同的故事,在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面前,或許大家都應該慢下來,重新校正自己的未來。
當丈夫搬遷新居時,在自己的的院子中種下了一棵柑橘樹,臉露微笑,希望自己的家庭也如這棵樹一樣,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卻不道,當柑橘樹碩果纍纍之時,已是物是人非,人去屋空。
西方家庭講求獨立,而東方家庭追求溫暖,到底是獨立好還是聚居於大家庭中感受溫暖好時時爭論不休,似乎小兒子能夠獨立一點,父親能夠溫柔一點,這齣悲劇就能避免。而在筆者看來,這個問題似乎沒有好與不好的分別,只是在於適合不適合,或者說是,在與家庭成員充分溝通的情況下,在合適的時間做自己認為合適的事就好。
寫到這裡,不禁想起許鞍華導演的《天水圍的夜與霧》《天水圍的日與夜》兩部電影,都是由平淡生活起始,一部最終滑向家破人亡的深淵,而另一部雖也日子平淡,但是總是能夠見到曙光。
或許在現實中的我們,也可試試時常放慢節奏,找尋生活中的自己,體味生活的滋味,生活中不僅僅只有責任與義務,更多則是需要溝通、交流,才能看到生活的美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