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極惡非道--Outrage [2010]

极恶非道/全员恶人(港)/穷凶极恶

6.8 / 14,040人    Japan:109分鐘

導演: 北野武
編劇: 北野武
演員: 北野武 椎名桔平 三浦友和 加瀨亮 石橋蓮司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eneyoyo

2017-06-08 20:06:59

《全員惡人》痛到飛起(原作:皮亞)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全員惡人》有幾個賣點:一,北野武回歸拿手黑幫暴力片;二,暴力畫面升級,令人「慘不忍睹」;三,影片競賽康城,首映觀眾拍爛手掌,影評卻給了最低分數;四,北野武宣佈《全員惡人》開拍續集,2011年秋天上畫。 在此之前,北野武從來沒有作品拍續集。

北野武的黑幫電影,是靠「打」出名堂,1989年導演首作《小心惡警》玩掌摑,我們在電視新聞看見醉駕嬌娃掌摑交通警只屬小兒科,片中惡警對著黑幫連環「兜巴星」,拍攝時真人真事絕無借鏡就位,全靠專業演員咬緊牙關不斷「捱重摑」,從此奠下了北野武式暴力美學。 與其說《全員惡人》重回暴力,更貼切地說是重回一個「惡」字。
「極度惡人」恐懼植根
北野武拍暴力電影拿捏得最好的地方,是懂得從觀眾心理出發,製造真正的恐懼。 腸穿肚爛畫面可以令觀眾掩面尖叫,但這充其量是一種短暫的驚慌,如何把真正的恐懼植根於觀眾內心,北野武的方法是設計人見人怕絕無情講的「極度惡人」,及運用簡單、傳統卻非常殘酷的「家法」懲處。
遇惡愈惡無法無天
看電影,最怕見到惡人,惡人從不講情絕不講道理,觀眾慣常代入受害者或弱者角色,遇上惡人,動不動講手,輕則被打至血流披面,重則造成嚴重毀容或終身殘廢,非常可怕。 電影通常有正邪、黑白兩面的世界,最惡的人,也要遇上將之繩之於法的好人或英雄,但《全員惡人》的結構是「冇個好人」,全部都是惡人、衰人、賤人,問題是你惡,我比你更惡,惡到無法無天的結果是江湖大風暴。
《全員惡人》是全然的黑道邪警世界,其中的價值是,對外爭利益、對內爭上位、而貫穿內外是人人爭權力。 忠誠不值錢,義氣是笑話,靠惡可以打出名堂,靠奸能夠坐上龍座。 片中北野武是堂口頭目,有一群手下死士,但仍要聽命於家族大佬及黑幫龍頭共主。 雖然這種黑道描寫並不新鮮,但北野武就將之徹底發揮。 江湖中兩大家族鬥爭,由其中一方有人在夜總會被屈錢的小事而引發,賠錢道歉事小,另一方大佬被人用刀片在面上劏了個大交叉報復,就立即一發不可收拾。 影片整體構思簡單,但很有效率,兩大家族互相報復,行動不斷升級,但黑幫龍頭大佬又樂見兩大家族互鬥,從中使奸計剷除異己。 格局就像是觀看一場十個回合的重量級自由搏擊KO比賽,一個回合又一個回合地打下去,拳拳到肉,看誰更惡、誰受不了、誰被擊倒。
隨手拿起都是武器
所謂暴力美學,人人不同。 吳宇森喜歡放鴿講情義,北野武剛好相反,冷、惡、殘酷。 明明有槍,偏偏不用,用什麼呢? 隨手拿起都是殺人武器。 刀片、洗牙鑽、筷子,全都可以置人於死地。 方法不是一刀封喉,而是切手指、生劏面,筷子插爆耳、洗牙鑽捅穿口腔,北野武有本事拍到觀眾一見有人拿起剃刀就驚,一見到惡人就怕。 目睹每個被執行家法的人,觀眾打從內心痛到飛起,相反片中惡人卻在一旁冷笑。
北野武在10年前到好萊塢拍黑幫片《大佬》,成功塑造外表冷酷但內心對手下照顧有加的好大佬,另外就是細緻描寫日本黑幫與黑人蠱惑仔的情義關係。 今次《全員惡人》,江湖上再沒有好大佬(除了北野武),而日本黑幫與黑人再次掛鉤,黑幫使計「捉黃腳雞」控制加納駐日本領事,暗中從事賭場、毒品生意,後來更搞出人命。 不過,今次情節就相對兒戲、無法無天,同時黑人領事角色太吃重,鬧劇味太濃,相信是影評不賣帳的其中一個地方。
黑人角色鬧劇味濃
其次是黑幫報覆沒完沒了,拳來腳往互相KO雖然有看頭,但故事沒有藉此提升,只停留出賣、報仇框架,亦令影評對「北野武」大名未感滿意。 北野武最後自首入獄,獄中再巧遇當日的黑幫對家仇人,就甚有參考港產黑幫片味道。 不過,報仇情節,長拍長有。 正如北野武最後有沒有死? 他又會不會出獄進行反報復? 龍頭大佬被殺,但繼任人又有多少仇家,要置他於死地? 這全都是留給觀眾的懸念。 所以《全員惡人》破天荒拍續集,也並非「系又拍唔系又拍」之流。
北野武黑幫電影冷、快、狠,有日本傳統特色,有武士精神,有人生嘆喟,有男人味,有麻甩型格,有暴力快感——只要不是每次都將他的電影當是藝術作品,只要不怕承受痛到飛起的視覺感,《全員惡人》的確令人看得暢快、感覺淋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