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你從未在此--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你从未在此/你从未真正停驻/身不在场

6.7 / 127,592人    89分鐘

導演: 琳恩倫賽
演員: 瓦昆菲尼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帕特森

2017-05-30 02:50:17

《你從未在此》:四兩撥千斤的未完成之作


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似乎從倒數第三天才開始進入狀態,既能看到《好時光》中羅伯特·帕丁森的突破性演技,也能享受到歐容在《雙面情人》裡耍弄剪輯的花招,在最後一天的主競賽放映中,坎城迎來了英國女導演琳恩·拉姆塞時隔六年打造的最新力作《你從未在此》。

2004年王家衛直到電影節開幕的前一刻才把《2046》的拷貝送到坎城,而《你從未在此》則以一個只有80多分鐘的未完成版本就入圍了本屆主競賽,甚至在放映結束後,影片沒有出現演職員名單,而是以黑屏替代,然而官方手冊顯示,《你從未在此》最終長度應有95分鐘。在隔天的新聞發佈會上,導演琳恩·拉姆塞表示,之後會再剪輯一些鏡頭進去,90分鐘也是她最為滿意的電影時長了。

首場媒體放映結束,《你從未在此》成為繼《聖鹿之死》後第二部在坎城主競賽中掌聲與噓聲齊鳴的影片,然而在《螢幕》場刊的最終評分里,它卻以3.1分高居第二、僅次於薩金塞夫的《無愛可訴》。同樣,《你從未在此》也是我在目前觀看的主競賽影片中最為喜愛的作品,即便它缺少了10分鐘內容,在一些混音處理上還有明顯的瑕疵,但仍掩蓋不了它的簡潔有力、獨特的個性與鋒芒,以及形式風格與文本內容的有效統一。

受梅雅·黛倫的實驗短片《午後的迷惘》影響,學生時代的導演琳恩·拉姆塞從美術與攝影專業轉向了電影,另一個對她影響很深的則是藝術片導演羅伯特·布列松。拉姆塞曾經說過,布列松的電影對聲音,影像與時間的運用是極具突破性的,而他對演員表演的調度也堪稱一絕。在拉姆塞就讀電影學校時,布列松撰寫的《電影藝術札記》成為她口中所說的「聖經」,她稱讚布列松的作品是形式上最「純」的電影。

《午後的迷惘》與布列松的風格共同浮現於《你從未在此》的面貌與質地。尤其是開場段落,一連串特寫傑昆·鳳凰城肢體部位的鏡頭,從頭,手,到腿,一同構成了主人公喬的出場方式,以身體局部而不以傑昆的全貌勾勒顯現喬的形象,這一組特寫人物動作的物理性鏡頭恰與喬隔絕外部世界,深陷往事的創傷心理達到外部與內部的配合與契合。這一組鏡頭設計恰恰可以從《午後的迷惘》中的開場尋得,而對身體部位的特寫,又何其不是布列松最為鮮明的視覺標誌?

拉姆塞正是具備了這種博採眾長,為我所用的意識與能力,在全片中穩穩地構建出形如布列松影像的割裂感,它不僅是開場段落里對身體部位的「割裂」,還通過快速切入閃回記憶的鏡頭以及具有阻擾觀眾觀感的錯位聲效剪輯來顯現。在那些令人猝不及防的閃回鏡頭中,我們看到了他的創傷,既來自於童年經歷的家庭暴力,又有參與戰爭時面對屍體的罪惡感與恐懼感,還有在FBI工作時的驚慌與衝擊。當喬第一次營救議員女兒時,我們看到的並非是好萊塢經典的連續性剪輯,並非是充斥滿屏的暴力與血肉橫飛,拉姆塞反而是用監控器下的黑白畫面,用音樂與畫面錯位搭配的多角度切換來斷裂呈現。這種因剪輯帶來的割裂感正是在形式層面巧妙呼應敘事層面裡的喬—一個與社會格格不入的戰後老兵,一個似乎已經不存在的人。

《你從未在此》的每一幀構圖與每一場動作調度都十分精巧,就像朴贊郁在電影中用處女座性格佈置表演場景與鏡頭畫面那般用心,而電影裡的每一處剪切都不是費筆,每一處剪切也並非毫無意義,它精準地構建又呈現了喬所承受的壓抑與抑鬱。影片高度的視覺風格化沒有淪為膚淺表象,也沒有成為剪輯技法的舞台與秀場。

乾淨與俐落成為形容此片最為妥帖的詞彙。在簡單直敘的營救中,穿插幾個具有揭示性的回憶段落,以及兩段喬心生幻覺的非現實場景,當沉默寡言的喬,於第二趟解救中無力嘶喊出「Where can we go」,在片尾最後,又順著被救小女孩說出「It’s a beautiful day」,《你從未在此》的簡潔明了與戛然而止正留著餘味,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抵達了最為核心的表達。

倘若這個未完成的版本有了未添的10分鐘,我預感,一個更為豐滿的《你從未在此》將會得到更多肯定,也將離坎城的金棕櫚更近。

5.27寫於坎城
原載鳳凰網娛樂:http://ent.ifeng.com/a/20170528/42944691_0.s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