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牡丹花下 The Beguiled

牡丹花下/受骗

6.3 / 37,814人    93分鐘

導演: 蘇菲亞柯波拉
編劇: 蘇菲亞柯波拉
演員: 克絲汀鄧斯特 妮可基嫚 艾兒芬妮 柯林法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Zen.L

2017-05-27 06:09:16

Midnight Theater|這部《牡丹花下》,大概是全世界最時髦女星的修羅場


(副標題是,不喜歡Sofia Coppola可以繞道!)

我一直非常喜歡Sofia Coppola的電影,我想,她大概是全世界最會拍少女的人。

Sofia的首部長片《處女之死(Virgin Suicides)》

Sofia的首部長片《處女之死(Virgin Suicides)》用父親贈予的35MM手搖攝影機拍攝,電影改編自傑弗里·尤金尼德斯於199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通過Lisbon五姐妹的青春經歷道出了我們對逝去的單純和初戀的懷念,Sofia將其拍成了一部作者電影,Air為其做的原聲專輯有如神造,如氤氳在放學後黃昏色彩下的靜謐小鎮,彷彿有事發生,卻又無所適從的心慌感;Edward Lachman的攝影(他之後拍攝了同樣迷人致死的Far from heaven和Carol)亦是令人無法遺忘;

Sofia Coppola彷彿有天生尋找少女的魔力——《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裡,她捕捉到了方才成年的Scarlett Johansson,令她成為了整個宇宙的Muse;《絕代艷后(Marie Antoinette)》青春氣息十足的搖滾曲目輔以古典配樂,構成了這部電影完美的風格化,Dunst將Marie Antoinette的氣質改寫得天真無害,令人刮目相看;《在某處(Somewhere)》獲得了金獅,更令Elle Fanning正式超越Dakota,成為了少女標本。

Sofia Coppola的少女世界

讓我們停止懷舊,回到今天的主題……

牡丹花下 | 久違的美人群戲

這部剛剛在70屆坎城影展首映的電影,根據湯瑪士 Cullinan小說《A Painted Devil》改編,翻拍自1971年由唐·希格爾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牡丹花下(The Beguiled)》是Sofia Coppola暌違4年的作品,幾乎毫無懸念入圍坎城主競賽,可謂聲勢浩大。

故事本就精彩。 其聚焦在南北戰爭時期,Colin Ferrell扮演的北方士兵誤打誤撞進入一所南方女子寄宿學校,他的到來也令學校中的女老師們紛紛春心萌動,而嫉妒、復仇等人性中的黑暗面一觸即發。其中Nicole Kidman扮演女校長,Kirsten Dunst演女教師Edwina,Elle Fanning演女學生Alicia。

這所大宅子上一次出現在螢幕上,是Beyonce的Lemonade音樂電影

《牡丹花下》儼然是膚淺女星俱樂部。這般闊別已久的美人群戲,繼Ozon驚艷四座的《八美圖》和群星璀璨卻飽受質疑的《九》之後,大概再也沒有一部電影能夠囊括這麼多好看的女星,更不要說導演自己就是一個氣質超群的女人。尤其是兩代御用女主Dunst和Fanning對決,並找來傳奇女優Kidman鎮場。令人不由得擔心,這麼多Blonde Bitches濟濟一堂,又是隔代撕逼戲,花邊新聞會不會層出不窮。

Nicole演的是鎮堂校長,手握實權;而Dunst是卑微又沉迷熱愛的女教師,大抵是全戲的溫柔典範;有趣的是Fanning,一個早熟的女學生公然挑逗上一輩的盤中玩物,是個狠角,總之三人都容易出彩,想得出大家為了搶鏡可以多用力。

然而戲風平浪靜拍完,而坎城上映後,更讓人看到幾位女星和樂融融,尤其Nicole Kidman和Elle Fanning時不時表演出祖孫同樂的美妙畫面,又不得不佩服起三位的高情商。

三位在不同時期備受推崇的文藝女星,加上Sofia Coppola,衣品堪稱史上最時髦劇組。

電影在坎城首映後繼續Sofia一貫兩極分化的評論,中國與歐洲影評人對Sofia這份小情小調嗤之以鼻,美國媒體則大呼「Masterpiece」,以Coppola這般雲裡霧裡的人,一直都不大要說故事給別人聽,總之品質是否你杯茶你看了再見分曉,但是看到坎城紅毯上這般景色,應該本就好看過太多庸俗劇情的修羅場了。

Chapter1. 真到了紅毯上,還是她最驚人……

Nicole和Fanning還有Dunst不同,本不是Sofia御用隊員,或也因為表面高冷女神的她,內心實在是澳洲村婦一枚,對穿衣這件事毫不在意。但澳洲人對於健康飲食和身材管理,令其一直保持極好的生活狀態。(在年初的《大小謊言(Big Little Lies)》炫腹炫臀令人咋舌!)

或是得益於好萊塢進步驚人的醫美行業,又或是Kidman狀態回勇,背著多年玻尿酸美人的毒藥之名橫行多年,今次坎城海灘上,她呈現出這份驚人少女味氣得多少女星在家錘牆(比如塞隆今年就蠻垮的)!

她的出街造型乏味得驚人,然而在紅毯上則是無法被取代的神祇。奧斯卡選出20年來最美的20套華服,伊一人可以佔五套,90年代John Galliano打造的Dior是艷麗奪目巧奪天工的;02年Moulin Rouge提名,一襲Chanel搭配裸鑽將女性美展露到極致;奪魁那年穿的是Jean Paul Gautier,因為反戰而選擇黑色禮服,完美的線條和肩部細節彰顯不俗;代言Chanel那年穿了銀色的定製,高貴上天;Nicholas時期的Balenciaga給了她最美的00年代,也令她第二次婚禮毫不猶豫選擇Balenciaga。

真·毯霸·基德曼: 每一套都載入史冊,更難得是美得各有不同

在我心裡Nicole Kidman或許是好萊塢最被低估的創造型女星,她驚人的美貌讓人對其創造人物能力的質疑和對不同角色勇敢的嘗試過份忽略。今年的坎城,《如何在派對上搭訕》她客串了朋克皇后,而《謎湖之巔》第二季里她又飾演一個銀髮老太,《聖鹿之死》裡她首次與希臘導演Yorgos Lanthimos合作這部氣氛冷峻的實驗性電影,如她自己所說,她正如21歲的時候那樣勇於挑戰!

Chapter2. 或是電影界的懶妮,卻也有輝煌的街頭時刻

Kirsten Dunst是天才型的演員,11歲便在《夜訪吸血鬼》裡演出了35歲的老靈魂,嫉妒,悲哀,當她還未真的成為「女人」的時候就已經擁有;然而當她成年後,卻未接受更具挑戰的角色成就自己,而用「蜘蛛人女友」一角為全世界所知。而她那股游離,狡黠的少女氣息已然成為了個人標籤。《處女之死》和《絕代艷后》是她最美年華的見證,那個皮膚白得近乎透明的高中女生Lux,挑逗卻又冷漠,彷彿所有男孩的青春迷夢,整部電影瀰漫的70年代氣息,穿插著黑膠流行曲,有著無法言說的末日氣息。

Kirsten是紐約派的穿衣好手,在街拍尚未變成惡俗故事的年代,她是街頭最簡潔時髦的女孩,而毫無疑問,這一點令她和Sofia Coppola更加親密。我一直認為20歲的Kirsten是穿miu miu最好看的人,精靈略帶古怪,甚至是有一點挑逗。和如今被標榜的所謂「仙氣」不同,她代表的是一種走在都市,生活在公寓裡,出現在派對卻依舊寡言的Urban chic。

但是《憂鬱症》獲得坎城影后之後的Dunst當真變成了電影圈懶妮,除了接戲不給力,更是自顧自地胖起來,更傳言Sofia在拍攝《牡丹花下》時勒令她減肥,遭!拒!

其實,Sofia當然知道怎麼拍出Dunst的獨特,就如同知道在一部十二世紀的人物片裡加一雙Converse帆布鞋。當Antoinette和一眾好友結束徹夜狂歡癱坐在沙灘上看著日出,Sofia讓鏡頭外的你穿越了時空,與其一起體驗著青春之喪。

Chapter3. 但最後是她代表,上了VOGUE

最早成為Icon的應該是Dakota,她與Dunst一樣,自小便暴露驚人的演戲才華和早熟的性格,然而她難以預料的是,幾年後,她的妹妹Elle出道,幾乎是一瞬間搶走了她所有的戲份和市場,從此後妹妹是《班傑明·巴頓奇事》裡的小Daisy,是《在某處》裡的Cleo,然後是《霓虹惡魔》,《20世紀女人》以及《牡丹花下》。她代言了Tiffany和miumiu,是所有少女最想變成的人。

《霓虹惡魔》裡的Elle Fanning正式告別了女孩的角色,成為了與一眾名模勾心鬥角的酷女孩,這部戲如同她的成人禮;而《20世紀女人》裡她開始與男孩車震,教男主角抽菸,像《Girls》裡的那些早熟少女一樣,不再以可愛示眾,而終於擁有了自己的螢幕特質。

而即便《牡丹花下》同時選出三個大女優參劇,而最後成功登上《Vogue》成為Annie Leibovitz鏡頭下的美人,還是Elle。當姐姐用無邪的笑臉征服了童年,妹妹則用一種永遠遊離事外的漠然和清淡走了更遠。Elle和Dakota的這齣姐妹劇,令人想起了Sasha和Gemma,這個世界對於少女的苛求太可怕了,甜美的時代已過,更個性和敏感的那一個最後得到了世界。

End. 當然啦,說到真·時尚愛豆,還是她!

電影上映期間,Sofia也理所當然成為WSJ的封面女郎,攝影是史蒂夫n Meisel

如上圖所示,Sofia本人就是一部時髦志。

她出生於全世界最偉大的電影之家,卻用截然不同的方式證明白己是一個不遜於父親的好導演——當父親以歷史上最富盛名的黑幫史詩記錄在冊時,她則甘願陷於自己的少女情懷裡。這些情緒都是青春期的心事,無病呻吟的柔軟和悲哀,孤獨感,短暫情愫,還有就是告別,再告別。

這其實正常不過,作為一個真正的it girl,自小在Chanel為Karl Lagerfeld接電話(你注意到《牡丹花下》紅毯上她穿的可是Chanel全黑經典套裝),在Vogue實習,在日本創立自己的時裝品牌……她的布爾喬亞情結是骨子裡的,亦難怪她的電影那些甜膩的哀痛感,飽滿的疏離感,身在都市而無處尋覓的孤獨感,被那些無力理解的影評人抨擊。

很多人說Sofia的電影裡幾乎只有一個角色,就是她自己。她就如自己鏡頭下的Marie Antoinette,享受膚淺和歡愉是無罪的,她亦如Bling Rings里那些年輕的竊賊,年輕亦是無罪的。

她和Marc Jacobs亦是摯友,年輕時親自入鏡其廣告,Jurgen Teller記錄了她少女的身影,只是不知道這份友情最終有沒有變成塑料玫瑰。

閱讀原文

SCAN QR code & STAY GOLD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