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ir

放牛班的春天/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

7.8 / 67,222人    97分鐘

導演: 克里斯巴哈蒂
編劇: 克里斯巴哈蒂
演員: 法藍柯波蘭德 尚巴堤莫里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甜豆豆

2017-05-20 23:28:45

世事不能說死,有些事情總值得嘗試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的故事並不復雜,有的時候看上去甚至顯得比較直白與單純。往往單純是經典的優勢。這部《放牛班的春天》講述的是第二次大戰之後的法國,一位名叫克蒙特馬修的教師用音樂開掘了被大人們遺棄的孩子們童年的樂趣和童年的人生價值。1949年冬季裡的一天,新到任的放牛班學監克蒙特馬修來到了他的新崗位報到,這是一所青少年男生的寄宿學校,剛剛進入校門,馬修就看見一個小小的男孩子若有所失,惆悵地守望學校大門跟前,等待著什麼。馬修老師走上去問小男孩叫什麼名字。這六歲的孩子回答說:「我叫佩皮諾,今天是星期六,到了星期六我爸爸會來接我的。」聽到這話,馬修一皺眉頭心裡難過的想到,可是今天不是星期六啊……看到這個電影鏡頭時候,我不免想到了關於孩提時代的童真,關於孩提時代的生命,關於孩提時代的渴望,等等有關孩提時代的現實而又渺茫的希冀。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的新任班主任克蒙特馬修是一個不修邊幅,頭頂略禿的男性老師,他身段普通,其貌不揚,心事重重,他唯一的愛好大概就是喜歡音樂了。馬修是一個邊緣的音樂愛好者。他手邊有個皮包,裡面裝的都是自己的樂譜。馬修偶然發現班上頑劣的孩子編著小曲罵人時,馬修歇頂的腦瓜靈光一現,組織了放牛班合唱團,目的是重塑這一群放浪孩子們的心靈。馬修老師從零開始,對放牛班孩子們進行試音。因才適教把他們編成了男女聲部,把實在五音不全的孩了當成有用了的樂譜架,把那個年齡最小也最孤僻的孩子佩皮諾則抱到教師講台上,讓他擔任了樂隊的總監。馬修老師的這一抱,欣慰之餘又是令人心酸的。馬修先生憨厚質樸的言行當中,或多或少蘊含著一種逆反的師道尊嚴。實在又無怨言的說,在我個人的十數年的上學生涯里,怎麼就沒有遇見過馬修這樣一位這樣可敬可親的師長呢。

馬修用音樂展開教化的路徑應當不是順利的。因為馬修面對的是一些頑皮無規的問題少年,說白了,他們其實還是一些沒有什麼家教的失足孩子。在這樣一個號稱「池塘底部」的寄宿學校,馬修開始了自己的新的執教生活。校有校規,一上講堂,馬修便知道了,這所「池塘底部」的寄宿學校是封閉且酷戾的,馬修自己面對的這些孩子不但孤家寡人,而且心靈殘缺。同時馬修發現,這個所謂的放牛班所以放牛,更是這間私立學校的校方多數時間裡,都是以暴制暴的。善良忠誠的馬修渴望著,能夠積極理治一次頑皮孩子們沒有章法的生活。但是問題來了,克蒙特馬修普通平凡,他不是聖人,他甚至不知道真理握在誰手。

但最終他成功了!缺乏關愛的孩子們在他們的音樂老師馬修的良苦幫助下,孩子們通過美的音樂得到了心靈的救贖。以其放浪情感的真實歸位。在影片之中,每當馬修拯救了一個孩子的靈瑰時候,電影畫面裡的陽光就顯得那麼溫欣可人。生命因你而動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