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美國心風暴 American Pastoral

美国牧歌/美国牧歌

6.1 / 11,714人    108分鐘 | Germany:102分鐘

導演: 伊旺麥奎格
編劇: John Romano (Ⅰ)
原著: 菲利普羅斯
演員: 珍妮佛康納莉 達科塔芬妮 伊旺麥奎格 Uzo Adub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聶景朋

2017-04-12 06:44:36

Time is changing


威廉·曼徹斯特在《光榮與夢想》中記錄了一起案件:1967年,一個名叫琳達的18歲少女,茶葉進口商人的女兒,拒絕回馬里蘭的貴族學校,轉而去紐約學藝術。搬到東村之後,她將家裡寄來的錢全部用來買毒品,並沉迷於濫交。當年10月,她在一個遍地狗屎、蟑螂和垃圾的鍋爐房裡與一個流浪漢約會時,遇到四個黑人毒販。琳達在被強暴四次後,與炮友一起遇害。

和不知所措的「瑞典仔」一樣,琳達的父母永遠搞不清楚,他們的女兒為什麼要這樣做。她從小性格靦腆,喜歡到俱樂部騎馬。那一年,僅舊金山一地就有1.5萬青少年離家出走,加入了嬉皮士的流浪隊伍。那當然是一種在循規蹈矩的生活軌跡下不可能有的人生體驗。然而那些做父母的收穫的只有噩夢。他們給警察局寄去了數以萬計的照片和尋人啟事,有些孩子卻再也找不回來了。

菲利普·羅斯的原著對這場世代更迭引起的動盪寫得更加深刻細膩,但電影不得不砍掉了大部份的絮絮叨叨。60年代的美國,半數人口在25歲以下。戰後經濟的繁榮使他們成為可以「隨意去哪裡,隨意幹什麼」的一代人。與連岳所說的「中產階層容易製造娘炮」正相反,那一代中產的孩子比鋼炮更鋼炮。他們真的做了莫洛托夫雞尾酒,也真的炸了學校。佛羅里達大學校園在15個月內被縱火120起,最後發現是一群女生在比賽,看點著哪一側樓能引來更多的消防車。

賽門和多恩對此毫無預見。他們送梅麗學芭蕾,為她矯正牙齒和口吃,定期帶她去看心理醫生。後者竟然認為是他們過於美麗和成功,給孩子造成了壓力,這又該怎麼辦呢?女兒對父親索的那一吻,確實充滿了曖昧的戀父情結,但為父的做法並無內心戲所糾結的那麼糟糕。真正的失控還是發生在青春期。口吃造成的心理壓抑,藉著反戰的話題全面爆發。從小錦衣玉食的孩子,開始指責父母是剝削者。而父母已經不能像上一代人那樣,對出言不遜的女兒掄起巴掌。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場叛逆順流而下,直至拋棄並嘲弄一切道德和社會規範,其標誌就是麗塔張開的兩腿:她以玩弄這個尋女心切的父親為樂,利用他的憂心似焚,逼迫他越過人倫底線,以證明中產道德的虛偽和「洛麗塔」的潛意識原罪。在原著中,她得逞了。

反正伊萬自己是導演,實在睡不下去,就乾脆改了吧。只是如此一來,人物精神上所受的傷害程度難免避重就輕。另外的一半壓力,由妻子多恩的崩潰來補全。作為中產主婦,她應對這種災難的資源更加貧乏,無非是歇斯底里、住院、整容和出軌。那是一條常見的自欺欺人的道路:把頭藏在各種消遣的沙子底下,就成了所謂的重生。

而「瑞典仔」做了件要被如今的大號們噴死的事情——跟那個變化的時代爭奪他的女兒。這是一個男人本能的保護機制:捍衛他的家庭、家人和註定過時的三觀。他的父親從雇用那不勒斯匠人手工縫製再沿街叫賣起家,辦起了手套廠。超市的老闆一生兢兢業業地經營,直到飛來橫禍。那一代中產的夢想,就是這樣日積月累、小心翼翼地建造起來,卻不料前面等著一個激進的60年代,把他們在幸福和呵護中長大成人的子女變成了炸彈客和不洗澡的印度教徒。這是歷史的無情玩笑。它足以摧毀一個家庭,將昔日的金童玉女直接扔進支離破碎的中年。且不說,還有各種關於「原生家庭」的分析和罪名在等著他們。

由此看來,類似一套房子就能買斷好幾輩子保險的這種想法,近乎封建迷信。畢竟現在根本沒人能知道,到那時誰家的韓少會死活不想讀大學,只想做賽車手和流浪畫家;或者誰家的露絲就是要嫁給郵輪上認識的傑克,而不是門當戶對的威廉。無常和偶然性總自有方法,讓那些嚴絲合縫的自我設定變成一個笑話。Time is changing,人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無論慾望和野心,還是唯意志論的雞湯,最終都將被這規律歸於塵土。

1967年,寫了《The times they are changing》的Bob Dylan因車禍退隱,在納什維爾,遠離聲名和喧囂,開始嘗試做一個「不變」的民謠歌手。多年後,那些狂歡年代的孩子也會人到中年,回到再度平凡的人生中,回到被他們拋棄的父輩的棺木前。只有時光,仍然在變。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