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記憶乍響 Louder Than Bombs

猛于炮火/响亮的秘密(港)/比炸弹更响

6.6 / 10,032人    109分鐘

導演: 尤沃金提爾
編劇: 尤沃金提爾 艾斯基佛格
演員: 蓋布瑞拜恩 伊莎貝雨蓓 傑西艾森柏格 Devin Drui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2

2017-04-12 06:44:19

撕開一道生活的缺口,卻是無法逾越精神上的鴻溝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坦白地講,這部電影躺在電腦硬裡面有一段時間了,當初把它下載下來的原因一部份是因為它曾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導演約阿希姆•提爾。說句實話我不是很喜歡「猛於炮火」這個名字,包括這個四字詞語的所指與能指。我對某些詞語有種特殊的情感,它們對我而言不是單單這個詞語通常所指的,它帶給我的是滋潤心田的歡暢,或是仗劍高歌的疏狂,或是退隱山林的雅逸,是那種生怕任何的語言解釋都會褻瀆或破壞它們給我的感覺,它們承載了我的某種情感寄託,所以它們是那種意會不言傳的,它們的出現撥動我的心弦,勾起某些塵封記憶或漾起心底漣漪。同樣的道理,對有些詞語感覺恰恰相反,我會覺得它們有些浮誇或喧鬧。「猛於炮火」就是這個反例,需要澄清我不是討厭這個短語,而是不能引起共鳴。 今天早晨不知何故突然想起這部影片,就從電腦中把它翻騰出來看看。剛才前面提到了影片的導演約阿希姆•提爾,他是拉斯•馮•提爾的一個表親,本人非常喜歡拉斯•馮•提爾的影片,尤其是他中前期的作品,包括高度風格化的歐洲三部曲還有他的道格瑪95系列,至於之後的略偏向主流的作品,我不是特別地欣賞。當然大導演的親戚不代表也有大導演的才華,但約阿希姆•提爾進入這個行業和所獲得的資源和關注肯定不是普通人能比的,這是在全世界都通用的規則。可能是我對於拉斯•馮•提爾作品的喜歡使我今天突然有想看一看這部影片的慾望,我相信影迷朋友們也有你們各自的原因選擇去看某部影片,有喜歡裡面演員的,有喜歡導演的,有的是因為影片是某部喜歡的文學作品或遊戲改編的,有的是看完影片簡介後感興趣的,不一而足。但終歸我們不可能是沒有任何緣由就去觀看某部電影,畢竟這需要大概一個半帶兩個小時的時間,尤其是生活在這個浮躁時代的我們,不會無故地浪費在看電影這件事上一兩個小時,因為我們較喜歡去做更無聊的事來打發時光。 從影片的風格來看,約阿希姆•提爾並沒有像拉斯•馮•提爾在題材和影像上那麼的驚世駭俗,也沒有那麼離經叛道,整體上還是比較主流的,這一點我倒是覺得很好,電影界不需要太多的同質,風格雷同的導演,影迷希望看到開拓者,革新家或者引流潮流的人,而不是亦步亦趨的跟隨者。故事性上,此片也算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線,可能對白是英語的緣故,某些方面有著好萊塢電影的影子,但節奏更和緩一些,戲劇性相對少一些,整體上還是像歐洲影片靠攏的。說起來影片的故事非常簡單,一對夫妻,丈夫傑內以前是個演員,妻子伊莎貝爾是戰地攝影師,他們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喬納是大學裡面的教授,小兒子康納德在中學讀書。伊莎貝爾意外車禍喪生,小兒子想念媽媽,正處在一個青春叛逆期,所以他和父親幾乎沒有交流,喬內的妻子剛剛生了孩子,為了籌備媽媽的攝影紀念展,他回家去整理媽媽的遺物,故事就是由這裡展開,中間多處穿插著他們的母親生前的生活點滴。實際上,影片一開始我們就從傑內和伊莎貝爾的同事理察的談話中了解到伊莎貝爾是自殺的,但影片並沒有在她為什麼這樣做的動機上作更多的文章,而是抽絲剝繭般地向我們展開了他們一家人的生活日常,讓我們去慢慢地去感受和體會,雖然觀影最後它沒有給我們酣暢淋漓的感覺,但被帶動和感染的情緒卻讓我們感觸更深邃。轟轟烈烈、氣勢磅礴的的生活只能是高山仰止,柴米油鹽、平淡乏味才是現實生活的主旋律。 再回到影片的名字,什麼猛於炮火呢?是溝通的不暢或失敗。正如《鐵窗喋血》中保羅•紐曼扮演的盧克講的台詞:「我們主要的問題就是溝通的失敗」。傑內因為妻子要經常地到戰區拍攝照片無法照顧家庭而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演藝失業,當時實際上他可能是不情願這樣做的,但考慮到要滿足妻子的志向,他還是答應了,但影片中他和伊莎貝爾的爭吵中他提到了他也做出了犧牲,為她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可以看出早在他做決定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心有不甘的種子。最大的問題是他們開始並沒有對這個影響家庭的決定進行有效的交談和溝通,後來丈夫的不理解和埋怨也成為她抑鬱的一部份原因。伊莎貝爾長期的戰地生活,讓她感到對家庭責任缺失的自責,和她覺得自己在家庭角色的淡化而似乎可有可無,她更加地覺得只有在恐怖、戰火紛飛的戰場才讓她覺得自己是活著的,她對這樣的生活已像毒癮一樣無法戒掉。她和她的同事理察有染這件事,也如影片最後理察對於傑內的質問也坦誠地承認-他們只是在戰區出差才在一起,理察說她是愛她的丈夫的,傑內對於妻子的出軌並沒有表現出憤怒,這也是最大的悲哀。影片中有一幕伊莎貝爾和傑內坐在沙發上,伊莎貝爾講她做了一個怪異的夢-一個人在草地上強暴她,而傑內坐在車裡面抽著煙看著眼前的一切,無動於衷,聽他講完,傑內還開玩笑地示範著問自己當時的抽菸的姿勢是不是這樣或那樣,彼時他們的談話和神情讓人脊背發涼,夫妻間缺少溝通而形成的情感荒漠和橫亘在他們之間的鴻溝是如此之大,超現實的畫面更加大了這種疏離感,加布里埃爾•伯恩和伊莎貝爾•於佩爾貢獻了爐火純青的演技。 溝通的問題在影片的前半段小兒子康納德和傑內之間就非常顯性地表現出來了,傑內每天跟蹤著康納德,學習他玩的遊戲,希望能了解他在想什麼,融入他的世界,回到家嘗試和他交談,但他只是玩著遊戲,當傑內發火時,他就將一個塑膠袋套在頭上,傑內幾乎崩潰又無奈地撕破塑膠袋。傑內並沒有把妻子是自殺的真相告訴康納德,他一直講他還小可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最後理察的文章被意外地看到,了解母親死亡的真相的他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後來他和父親在凌晨的一次談話,父親承認是自己的錯,沒有好好地與他交流導致今天的結局。父母與孩子如何溝通可能是世界級難題,影片也沒有給出答案,導演也知道沒有一個萬能的答案給世間所有的我們。妻子死後,傑內和康納德的英文老師漢娜發展了一段感情,但他們是瞞著康納德的,結果知道他們在一起後,憤怒的康納德把口水啐在了漢娜的臉上。康納德喜歡班裡一個漂亮的女孩-梅蘭妮,他偷偷地關注她但沒有勇氣打招呼,後來在他哥哥的鼓勵下把他寫的一片比較酷的文章放到了梅蘭妮的家門跑開了,後來在一次聚會上,梅蘭妮喝醉了,讓他送她回家,中途她內急,就讓康納德替她放哨,她在一輛車後解手,康納德看著車後梅蘭妮的尿液緩緩地流過他的腳底的一幕是神來之筆,康納德知道梅蘭妮並不討厭他,但他也清楚她約她今後一起吃飯也只是醉話而已,這一夜之間,他似乎長大了。 他領悟到之前的暗戀是無濟於事的,嘗試溝通勇敢地向前邁一步,結局未必是海闊天空,但也不至於山窮水盡。 大兒子喬納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他妻子剛剛生了孩子,但似乎他並沒有做好當爸爸的準備,所以當他在醫院裡面遇到他的前任女朋友時,似乎他和她更談得來,竟讓他把妻子還沒有吃飯的事忘在腦後。幾次和妻子的通話也看出他們的感情也開始出現裂縫,他在逃避生活的變化帶給他的不安,所以他去找他的前任共度一晚,轉天心懷愧疚的他偷偷地離開了,後來弟弟的話讓他覺得要珍惜眼前人。喬納同時還扮演著一部份傑內的角色,他母親不開心找人傾訴時,是喬納安慰著她,幫她度過難關。他對於父親和母親關係的淡漠不滿,但他還是把它藏在心裡,從未與父親提起過母親的情況,直到後來父親和他起爭執時才開始發洩自己的不滿,實際上傑內一直蒙在鼓裡根本不知道事情是這樣的。影片最後,傑內開車載著喬納和康納德行駛在回家的路上,傑內看著他兩個已睡著的兒子,露出會心的微笑,終於舒了一口氣,但生活還要繼續,還有更多的未知在前面等著他們,但不管好的壞的他們要一起肩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活中各家庭成員之間因為缺乏彼此的溝通而慢慢累積起來的隔閡,最後就如銅牆鐵壁一般堅不可破,最後關頭再去想挽狂瀾於巨倒,扶大廈之將傾業已回天乏力。生活的藝術就是溝通的藝術,生活的複雜性已告訴我們無章可循,只有嘗試著真誠地交流,雖然過程中會有徬徨,有受傷,但相信總有驕陽。 導演用非常細膩的筆觸描繪著這個家庭成員彼此的溝通困境,他沒有批判,也沒有板起面生硬的說教,他更沒有提供給我們任何解決溝通和交流問題的答案或訣竅,他只是冷靜地將生活該有的狀態如實地呈現給觀眾,非常開心沒有錯過這麼優秀的影片。約阿希姆•提爾完美地掌控著影片的節奏和情緒,手法嫻熟且獨到,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大師,期待他的新作品。 最後要提的是康納德的扮演者戴文•德魯伊德,在片子中他的表現十分亮眼,可以說完全不遜於兩個老戲骨,真是前途不可限量。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