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狼圖騰 The Wolf Totem

狼图腾/LeDernierLoup/WolfTotem

6.6 / 6,031人    121分鐘

導演: 尚賈克阿諾 副導: Matthieu De La Mortiere
演員: 姜戎 蘆葦 馮紹峰 竇驍 昂和妮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擱淺

2017-04-07 07:33:27

新圖騰?心圖騰!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我的印象里圖騰這個字眼帶有一種獨特而又誘惑的神秘和崇拜,當他與狼這種動物結合在一起,讓人感覺是那麼的自然,圖騰寄託了人們對神明的尊崇和敬仰,那是牧民口中騰格裡的飛狼,那雙綠眸讓我的心為之觸動。

影片中的畢力格阿爸總是對陳陣說你們漢人,我們蒙古人,一開始我看出老人對那些漢人的不友好和不認同,直到漸漸透過影片來到額侖草原,我知道和老人一樣的蒙古牧民與這些所謂的高級知識分子的漢人區別在哪裡——牧民們說騰格里是父,草原是母。狼殺的全是禍害草原的活物,騰格里能不護著狼嗎?老人更是看到了這背後所蘊含的自然生存規律,而那些東來的漢人,將狼視為禍害,個個欲除之而後快。

看完影片,我知道陳陣是感謝阿爸的,感謝他教他識狼,知狼,甚至寄望於他養的那隻唯一倖存的小狼。我也是感謝他的,因為不了解,所以總會產生錯誤的認知。是的,很多事因為不了解,所以總會有錯誤的認知,如果你了解了,那麼你還會認為狼是禍害麼,應該是不會的。 我的震撼,噴薄而出,在影片中那次觀察狼群捕黃羊時。拍的甚是精彩,在高草中嗖嗖飛奔的狼群,像幾十枚破浪高速潛行的魚雷,運載著最鋒利、最刺心刺膽的狼牙和狼的目光,向黃羊群衝去。老人說打仗沒耐性不成,等了一夜的狼要開始動手了,天下的機會只給有耐性的人和獸,只有耐性的行家才能瞅準機會。打仗,狼比人聰明。我們蒙古人打獵,打圍,打仗都是跟狼學的。你們漢人地界沒有大狼群,打仗就不成。打仗,光靠地廣人多沒用,打仗的輸贏,全看你是狼,還是羊……

所以不難想像,古時候的遊牧民族在戰爭中為何能夠所向披靡,我們的農耕文化為何不堪一擊?也許是自身文化所決定的那一份安逸深入骨髓,我們沒有了像狼一樣的血性和野心。都說狼子野心,其實我覺得它不能說是一個貶義詞,而應該說是一個褒義詞,因為真正的草原狼就是這樣,它們野心很大,就像一個不大的狼群追捕一大群黃羊,可是它們成功了,它們有這樣的能力去完成和實現這樣的野心。也許有人會說狼貪婪,殘忍,但即便是自認是萬物靈長的人們都有劣根性,何況是狼,看到書中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捕殺狼,最後造成生態惡化的時候,特別想借用盧梭的一句話:「你們都是毫無道理的人,你們不斷埋怨自然,要知道你們的一切痛苦都來自你們自己。」這如何不讓人震撼。 我的憤怒,瞬間爆發在人狼之爭生存之爭時。

影片中有一幕是讓人感到血腥和痛心的,當懷著各樣心情的人們做同樣一件事的,一起拋小狼的時候,我們只能感嘆人們對生命的不敬畏,只能感慨人們對自然的不了解。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在畢力格阿爸他們堅持不能過度掏狼崽的態度上可以體現,人與自然也要遵守中庸之道,這樣才能和平相處。可是事情總有兩面,就像有人認為孔夫子是鄉愿,這樣是偽君子,所以總是會有人目光短淺。

這部影片向我們展示了那個特定年代特定人群與狼之間發生的令人深思的故事,也許是一種通病,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總是喜歡放大醜惡,而忽視美好,生活順其自然就好。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