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殺戮時刻 --A Time To Kill

杀戮时刻/铁案风云/杀戮时刻

7.5 / 182,543人    149分鐘

導演: 喬伊舒馬克
編劇: 約翰葛李森 艾基瓦高茲曼
演員: 馬修麥康納 珊卓布拉克 山繆傑克森 凱文史貝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ky

2017-03-30 15:25:25

在辱母案滿城風雨的當下 讓我們再來重溫這部電影


關於山東的那起因母親受辱而刺死歹徒結果被判無期的案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當下的中國輿論環境引發了關於法律與情理的探討。而法律究竟該無情還是人性化?也是一個古今中外經久不衰的爭議話題,但在這一關頭,卻讓我不禁想起很久之前看過的一部美國電影。

《殺戮時刻》——1996年美國法律題材電影,改編自一起美國曆史上真實的犯罪事件。在密西西比州一名黑人女孩被當地兩名白人男子先姦後殺,手法極度殘忍,受害者父親以暴制暴,槍殺了兩名犯罪者,因而遭逮捕。需要強調的是,當時的密西西比州種族歧視極其嚴重,因此全州的居民都強烈要求判處黑人父親死刑,由馬修飾演的白人律師冒天下之大不為為其辯護,也因此連自己家人也受到死亡威脅,但他仍然堅持為被告作無罪辯護。

最終,案件的判決結果是被告無罪釋放,而驅使陪審團作出這一判決的一個很重要的拐點是律師向他們提出了這樣一個質問,「請假設一下如果那個受害女孩是個白人。」

因為本案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因素,本片很大的篇幅是在描繪特殊時代下的種族主義背景,黑人白人受到的雙重標準,以及偏見對司法正義的扭曲。所以法庭最後律師的質問才會如此鏗鏘有力,但本片也迴避不了如何處理維護司法公正與情理道德之間的矛盾這一問題,而致使律師和陪審團相信黑人被告無罪的根本原因就是,一個國家的法律歸根究底是為了保護他的人民。

在這裡可以普及一下中國大陸司法制度與英美法系的不同,在決定被告是否有罪這一大權上,美國人把權力交由陪審團,所謂陪審團就是由美國公民組成的在案件最後以投票方式作出判決的一群人。對美國陪審團感興趣想加以了解的讀者可以看下《十二怒漢》《失控陪審團》兩部電影。

曾有朋問過我,案件判決如此重大的事怎麼可以隨便交給普通民眾?還是說在挑選陪審團的時候也會考慮他們的社會地位?事實上,美國的陪審團組成都是隨機挑選的,而且講究各個社會階級和文化程度的兼顧,大學教授,家庭主婦,寫字樓白領在一個封閉的房間進行判決探討和投票,這不僅僅是因為決定公民的生殺大權只能交予公民自身,更是因為如果讓公訴機關掌握判決權,其實是等於即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更會產生大量冤案錯案!

有人會說,如果任由情理凌駕於法律之上,那法律的威嚴何在?但所謂的「法律的威嚴」,是一個極其抽象的概念,在我看來,影片最後陪審團成員放下個人種族偏見判處被告無罪便是對法律威嚴的最好維護與體現,而我們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