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再見柏林--Goodbye Berlin

契克/再见柏林(台)/Goodbye,Berlin

7 / 6,051人    93分鐘

導演: 法提阿金
原著: Wolfgang Herrndorf
編劇: Hark Bohm Lars Hubrich
演員: Nicole Mercedes Muller Kai Ivo Baulitz 崔斯坦古柏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深海少年

2017-03-30 00:38:06

On The Road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正因為沒有立足之地,他對任何地方都不會感到厭倦,正因為無處可去,他任何地方都可以去,他老是在星光下行進,一般是西部的星光。

這是一部「可敬」的青春公路片,影片採用了倒敘。故事的開頭邁克一身血跡的出現在鏡頭前大喊:「契克」,沒有人知道這兩個字的意思,也許是個名詞,也許就是個單純的詞彙。

男一號邁克是個敢恨不敢愛的少年喜歡著漂亮的班花塔季揚娜卻久久不敢靠近,就像邁克自己說的「即使她和整件事情都沒有關係 世界上最漂亮的姑娘不在我的故事裡」。壓抑的內心和青春的躁動讓邁克很是不安,契克的到來像一劑催化劑改變了邁克的生活也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邁克勇敢地送上了禮物,心上的石頭彷彿落下。不管塔季揚娜對他的看法會不會改變,他心裡已經再無牽掛。父親的外遇,母親的消沉和這個冷漠的小鎮讓邁克決心與契克一起踏上未知的終點。

與大多數公路片不同的是,《契克》的終點不在遠方,它是對人物內心的一種探索。高速大霧中咆哮的男人,憤怒地農場主,行走的貴族,弗里德曼一家和邋遢的小女孩伊莎。成長像一場冒險,兩個小男孩在無知的打鬧中急速成長。

就像影片中契克的自我獨白,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裔吉普賽人。這是契克的杜撰,就像賈寶玉的《古今人物通考》,是一種自我的戲謔也是內心模糊世界觀的一種顯現。

起初邁克與契克就如同德國與俄羅期一樣冷漠相互對立,在邁克眼裡邁克就像瓦根巴赫(班主任)一樣令人討厭。

契克每天醉醺醺的讓邁克想起了自己的母親,他們喝酒都有同一個目地那就是自我欺騙。契克的「特別」也是和俄羅斯這個國家密切相關的。很多人都在問,契克對欺負他的同學說了句什麼?對話實際德國的年輕人很少談論現實,這就和俄羅斯的年輕人有著顯著的區別。俄羅斯年輕人似乎對政治話題有著超乎尋常的關注,大家只要聚在一起討論的中心就永遠是普京和史達林。他們顯然對目前的政治制度與經濟水平不甚滿意。很多人在回憶以前蘇維埃紅色帝國的榮光。即便是在西伯利亞的這麼個偏遠,人際罕至的地方,在我們臨時搭建的簡易「食堂」里,前面的牆上最醒目的地方竟然掛著紅色鐮刀錘頭大旗,上面赫然寫著:偉大的蘇維埃共和國萬歲!所以契克簡短的回擊可以想像。

影片還有很多細節刻畫了兩個民族的不同。新一代德國人都特別獨立,如果自己能解決的了的事,絕不求別人幫忙。所以當契克拉著邁克去生日宴會時,邁克的反抗是多麼的激烈。文化差異,德國人不喜歡隨便讓別人幫忙,一旦接受,就是承認了自己的弱勢地位。

反觀這部電影運用大量的特寫,平移鏡頭,內心的獨白讓整部電影顯得很緊湊。當然還少不了電影插曲,如:《水邊的阿荻麗娜》、《Canned Tomatoes(Whole) - Courtney Barnett 》、《Out of The Black - Royal Blood》,《湯瑪士 Anders - Geginner feat. Megaloh 》等,都與每一個情節相對應,附上大神整理連結:《契克》網易雲歌單。

當然了影片中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伊薩。伊薩是邁克的性啟蒙也是除了媽媽,塔季揚娜之外第三個愛的女人。伊薩的出現就像水邊的阿荻麗娜,讓邁克朦朧的性一時開始萌發。在那個十四五歲的時候,誰都會遇上一個以為可以走完一生的女人,我們習慣把它稱為「初戀」。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即使有一天它突然消失不見了,還是久久無法。伊薩已經習慣分別,開往布拉格的班車也將他們越拉越遠。青春彷彿在這兒擱淺,但是我們都知道對於邁克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

《契克》是這樣的特別,卻又那樣的令人回味。

告別的時候一定要用力一點,多說一句,說不定就成了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後一眼;抱緊一點,有可能這是最後一次。

我們一百年後也會死的,我們50年後再來這裡見面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