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蘇幼

2017-03-26 05:27:42

「If I can get you licking and loving, I have my purpose.」


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這隻狗,它不斷地變換品種,用一四段人生劃成了一個圓,那麼它的第二段和第三段人生意味著什麼? 不好意思,狗生。 在粗淺地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另一個問題: 你養一隻狗,是為了什麼? 比利,它得病去世之後,變成了一隻警犬(德國牧羊犬),又變成了一隻柯基,它幫主人破案,幫主人找對象,這無可厚非,這些都是一隻狗的使命,都是它存在的意義。可是作為一隻無差別的狗,去掉了主人和其種類的特異性,它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它看到了警官一個人住在暗無天日的房子裡,一個人入睡,一個人吃著冰冷的晚餐;它看到女主人把時光放在書本和食物里,樂此不疲地和一隻狗對話,卻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同類婉拒在千里之外。 孤獨。 人類的孤獨。 無論你是不是寡居的男人,失去了一生摯愛,無論你是不是無人陪伴不敢交流的女孩,或者你是天之驕子,學校橄欖球隊的四分衛,孤獨都會像無形而細小的縫隙一樣貫穿你的生活。你或者恰好是缺少警犬的警官,是需要導盲犬的盲人,但無論你是什麼,你都需要陪伴。 狗也需要。 陪伴,這才是貫穿四個故事的線,是比利經過三段狗生明白的道理,也是一隻狗的真正使命。它覺得無法陪伴第四個主人,彼此疏離隔閡,所以命運攜裹著它,一路穿越了麥浪……去帶給那個孤獨的男人一份溫暖。 而所謂的感情,正是在抵抗孤獨和消解孤獨的陪伴中建立起來的,無色無形,無聲無息。 它形成之時,你無力抵抗。 說點別的事。 和一個女孩去看的這部電影,不是以情侶的身份,但在影院裡靠的很近。 表白了,失敗了,但關係還是很好,很奇怪。 她是好女孩,不好看,身材也不好,但無與倫比。 失敗的原因,或許可以歸咎到看不到未來上,畢竟將來要走的路不同,我們都不是膽大到孤注一擲的人——或許我還好一些。 看完電影很悲哀。一段感情的建立需要很長時間,但如果你真的投入了,到最後分開的時候,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但就像我之前說的,你無力抵抗。 如果你養一隻狗,那麼你可以預想到與它的分離,在未來的某個時節,如一片葉子在你的生活脫落。因為狗的壽命要比人短很多,所以分離是必然的。 如果到了那一天,你還有心情,再去建立一段新的感情嗎? 影片裡伊森再也沒有養過新的狗,也再沒有找過新的女朋友,他成了一個孤獨的老男人,彷彿失去了生命的一切,往事牽絆著他,記憶牽絆著他,讓他不肯向前。 那種姿態,簡直讓人泫然欲泣。 電影是一場現代童話,在經歷了兜兜轉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