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解救吾先生--Saving Mr. Wu

解救吾先生/最强对手

6.7 / 1,759人    105分鐘 | 106分鐘

導演: 丁晟
編劇: 丁晟
演員: 劉德華 劉燁 吳若甫 王千源 蔡鷺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要不開心哦

2017-03-25 19:08:05

解救中華民族的狼性


如果說《解救吾先生》是一部雄性荷爾蒙至上的電影,未免有些「老生常談」,畢竟大多數人在看過這部影片之後,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在這個幾乎沒有女性角色的影片中,幾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糙老爺們,完成了這一次驚心動魄的貓鼠遊戲,當然,貓是好貓,機智勇敢,富有責任心,鼠是壞鼠,居心叵測喪心病狂,完全是反社會反人類的路數,但當老鼠從藏貓貓的老鼠,變成不怕貓的老鼠,這故事就越發的吸引人了。 戰台烽很想稱呼這部影片為《狼圖騰》,因為在片中,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無論是正義的警察,還是邪惡的綁匪,以及被夾在中間的被綁架者——吾姓大明星,以及另一個被綁架而來的倒霉蛋小青年,每個人似乎都在不失時機的炫耀著自己身上的狼性,劉燁是「拋妻棄子」的奪命追蹤,王千源是無可救藥的喪心病狂,劉德華則是逆境生存的樂天主義,每個人都藉著這份勇敢成為了自己類族的佼佼者,只不過有的勇猛,有的陰柔,有的則在溫文爾雅的生存中,適時露出猙獰。 幾位演員的表現,在戲外同樣值得稱道。多麼愛搶戲,多麼愛鋒芒畢露的劉燁,這一次沉穩而含蓄,將自己的低調卻伺機而動的「潛伏」感送給了影片,一直以來以好心腸小人物面目出現的王千源,竟然脫胎換骨般變成了不可一世的嗜血魔王,與其說是演技開了掛,不如說是王千源厚積薄發的一次展示。作為準本色出演的劉德華,幾乎至始至終都被綁縛雙手,全身鐵鏈,動彈不得,卻在那綁匪的小屋內僅有一平米的空間內,展示出他在表演道路上的爐火純青。 最應該表揚一下的,應該是吳若甫,如果你不了解當年的吳若甫被綁架案,你也不會注意到在片中扮演警察角色的他,許多年過去,他的眼中,已經看不到仇恨與憤怒,在參與這個當年屬於自己的噩夢般的經歷的故事時,心理障礙,是最大的關口,沒有人願意重返曾經的泥淖,在掙扎爬出來一次,所以丁晟應該是多有考慮的,沒有讓吳若甫扮演自己,而是給了他一個「泄憤」的警察,來直面這綁匪,但吳若甫沒有失控,也沒有張揚跋扈的「公報私仇」,而是詮釋了這個角色的另一種可能,冷眼旁觀,這一刻,他一定已經放下了很多。 最後要為導演丁晟點讚,他已然是中華直男癌的精神領袖,從《硬漢》系列,到《大兵小將》從《警察故事2013》再到這部《解救吾先生》,男人戲份超重,熱血力量爆棚,講究力量與速度的厚實,醉心理想與夢想的交織,是他的作品中所呈現的鮮明個人符號,當然,期間的女性角色,往往是為激發男戲而來,林鵬、景甜、李夢等等,在他的手中,煥發著別樣的生機。 丁晟是廣告導演出身,曾經在六年的時間拍攝了三百多支廣告,所以他的影片,在看似粗枝大葉的細節處,總有匠心的處理,而在熱血硬漢之上,又開始發掘幽默細胞,今次拿成龍大哥、劉天王逗樂的梗隨處可見,給這部本會壓抑而絕望的影片,加諸了太多的快樂情緒,那些意想不到的笑料,或許是觀影過程中的意外之喜。

近些年來,內地電影市場越來越好,但過於依賴明星制且主打青春愛情、喜劇等類型片的中國演藝圈,一直都是小鮮肉及大牌偶像明星的天下,對於那些缺乏外形的演員而言,總是出演非商業片,或者在出演一些沒有份量或不被重視的角色或配角,但在這個競爭激烈,人才輩出的演藝圈,就算是配角,也必定是經歷過嚴格而殘酷的考驗,在風雲變幻的電影市場幾經滌盪後頑強地生存下來的,這就叫大器晚成,黃渤、張涵予、孫紅雷、吳秀波……包括王千源,他們最終紅透半邊天,表演技藝甩偶像明星十條街,這群人讓人最為尊重的就是職業操守和極高的人格魅力,就是在逆境中對表演的堅持和不懈奮鬥的精神。 王千源其實出道已過20年,大家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他擒獲東京影帝的《鋼的琴》,去年的《繡春刀》,而此次要登上國慶檔大螢幕的《解救吾先生》,足以讓丁晟登上內地警匪片導演的頭把交椅。《解救吾先生》算是內地首部不怕劇透的電影,故事很簡單:以2004年「吳若甫綁架案」真實故事原型,講述了20個小時的一場警察、綁匪、人質三方人馬驚心動魄的警匪纏鬥。超級大牌劉德華演被綁架的明星吾先生,王千源演綁匪,劉燁、吳若甫演刑警隊長,其他亮眼配角有林雪、蔡鷺、余凱磊、李夢等。《解救吾先生》是難得的所有演員表現無一掉鏈子的作品,且不說影片劇情之緊湊、多線鋪設之緊張,劉德華、劉燁等人都有現實生活的寫照供緊張的喘不過氣時候的觀眾一樂,演員表現里最值得一讚的是王千源,足以寫進表演殿堂的教科書,極富個性的瘋狗般的癲狂性格、小至充滿或陰險或自信或焦灼的眼神、看似隨意實則萬分謹慎的動作細節,都流暢、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得其飾演的「華子」這個角色富於藝術的完整和飽滿而不致淪為單一、生硬的臉譜化境地。這樣的螢幕張力,華語電影人也只有梁家輝、吳鎮宇、黃秋生等寥寥幾人掌控得了。 很明顯,王千源此次的演繹,用了許多技巧,既有方法派的東西,即通過外在的肢體和表情深入地挖掘出人性、人心的複雜性,影片中王千源為華子這個角色設計了不少小動作小表情;又有體驗派的內容,強調真實的體驗和內心的感受,說白了,就是感受過華子這種內心情感的體驗,王千源肯定嘗試揣摩過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的感覺;另外也有一點表現派的技巧,這應該和王千源專業出身,本身就能通過高超的演技充分的調動情緒有關(說簡單點,表現派就是我在演戲,體驗派是這就是我的生活,方法派就是這是我的藝術生活)。 內地電影圈因演過反派而聲名鵲起的演員並不是很多,《黑洞》的陳道明、《征服》的孫紅雷、《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馮遠征、《黑冰》的王志文等,多數都是小銀屏上的形象,大螢幕上寥寥,王千源此次並不另類但十分癲狂的表演,實質上並沒有全盤摒棄傳統內斂含蓄的表演手法,而是在彰顯自己特色的同時,適當合理的加以利用各種表演技巧,達到因一發而牽動一身得演繹效果。就像朴樹《《傲慢的上校》裡唱的:人如鴻毛,命若野草,無可救藥,卑賤又驕傲;無所期待,無可乞討,命運如刀,就讓我來領教……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