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大癲

2017-03-24 23:48:45

斯隆女士與蘇格拉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斯隆如何設計擁槍派的「王牌」?

並非「斯隆親筆寫表格」和「安插臥底女助手簡」而已,影片在這兩件事之前還交代了一個關鍵「人物」——蘇格拉底,沒寫書卻為人熟知的蘇格拉底。

片頭的聽證會後,是13周前,斯隆尚未跳槽,她疾步趕往洗手間吃藥,簡緊密相隨(從攝影角度看,倆人關係密切),簡說她要辭職,她更愛學術,斯隆說簡很蠢,剛還清大學的欠款又回去讀研究生。

除開斯隆在洗手間吃藥,兩人幾乎都同框,從她們對話中我們越發清晰了解倆人不同的價值觀。斯隆說,人讀書是要為進入現實世界做準備,簡回答,她可能並不喜歡現實世界。

關鍵點到了——斯隆又說,你就喜歡把自己埋在蘇格拉底的書堆里嗎?簡回答,不,那都不是蘇格拉底寫的。此後,斯隆轉移了話題。

這是蘇格拉底第一次出場,不著痕跡的出場。

之後,斯隆和擁槍派領導鬧僵,夜晚被彼得森·懷亞特公司的CEO史密斯招募,斯隆猶豫了,應該是在深夜三點(笑),她打電話給簡,問如果蘇格拉底什麼都沒寫,那別人是怎麼知道這個人的呢?簡怎麼回答,電影沒交代。

這是蘇格拉底第二次出場,痕跡很重。

接著就到第二天開會的場景,斯隆親自填寫了表格還和簡確認一番,被之前挨罵的富蘭克林質疑了,富蘭克林告訴我們這麼做是不妥的,斯隆在日後的對頭康納斯進來前制止住了富蘭克林,至此,「王牌」的設計完成。

倒回「那夜三點」,簡的回答的內容很容易得知——蘇格拉底的書是柏拉圖寫的。

蘇格拉底和孔子一樣,都是述而不作的人,他們的思想言行都由弟子們記錄。羅素講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是一個始終一貫而又極其有趣的人物,遠非大多數人能創作出來的人物,但他認為柏拉圖是有能力創作出蘇格拉底的。總之,我們知道的蘇格拉底幾乎出自柏拉圖筆下。

所以,斯隆當了一回「柏拉圖」,「偽造」(填寫)了那張表格——設計了那張「王牌」。

為什麼簡會跑去當斯隆的助手?

還貸是其一,其二是她學的是哲學,可能專攻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時期的希臘實行民主制,哲學與政治交集很大。公民積極參與政治,每位公民皆需具備辯論演講的能力,若有訴訟,公民皆親自上陣為自己辯護,哲學家更是精通此道,所以那時的哲學家也被稱為辯士。當時十分流行花錢(或束脩)聘請辯士教導雄辯術。

因此,研究蘇格拉底的簡來做政治說客斯隆的助手就不出奇了。

律師問斯隆為什麼不向同事透露計劃,斯隆說至少要有五年的信任。斯隆沒有一個合作超過五年的同事,要嘛她跳槽頻繁要嘛行業人員流動過快,側面反映此行業艱險。

只有兩年助手經歷的簡對斯隆的計劃知道得最多(她應該只知道:「王牌」這部份),在目睹斯隆翻牌時她意識到在政治上有作為實在太難。

《申辯篇》(蘇格拉底被判死刑前的申辯),蘇格拉底說:「雅典同胞,我如果從事政治,早已死於非命……」所以,簡「逃」了,不想再碰政治。

但,簡在斯隆身上更多的是感動而非恐懼,所以她並非「逃」而是「重新擁抱」自己的學術,可以說,斯隆間接鼓勵了她,她也功成身退。

蘇格拉底後,雅典民主制度迅速走向沒落,消逝在馬其頓王國、羅馬帝國及漫長的中世紀,直到義大利城邦的成長與文藝復興同時並起,人文主義者才能將對「自由」的愛好,及「約制與均衡」說,由古希臘傳給文藝復興時期,再傳給近代、現代,現代民主承繼了古代民主,當然也承繼了古代民主的腐敗、險惡與黑暗……

「打個奇怪的比喻吧——(我)就像一隻牛虻,叮在我們城邦的之馬的身上,這匹馬雖然身體強壯,但個子高大懶惰,非有這個牛虻刺激不可。」——《申辯篇》蘇格拉底如是說。

斯隆翻開「王牌」那一刻,真像一隻現代民主制的牛虻。

從康納斯翻開簡的辭職信夾著的小紙條來看,斯隆有殉道者的意味。

斯隆與蘇格拉底皆能運籌帷幄,蘇格拉底能帶別人兜一個大圈後別人逐漸發現自己的錯誤;蘇格拉底贏了申辯,但還是被判死刑,斯隆贏了,也下獄,斷送職業生涯。

蘇格拉底被冤判死刑後,有機會逃跑,但他不跑,他說他跑了就是棄雅典民主制度於不顧,而且他相信死後能進入天堂,能和神在一起,和以前的哲學家在一起自由自在地討論問題......蘇格拉底的殉道者行為影響了後來的基督教......

在斯隆身上,我見到蘇格拉底復甦,人性復甦。

片末,我相信有人來接她。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