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吳耀

2017-03-20 19:53:01

錯過《愛樂之城》的艾瑪沃森,才是最會選片的人


《美女與野獸》上映兩天了。 說實話,還沒看。 但今天我想聊聊女主角——艾瑪·沃森。

她最近被黑慘了。

先是拒演的《愛樂之城》得了奧斯卡,女主角艾瑪·斯通封后。

她成了大家的笑柄。

然後是《名利場》刊登了她的半裸胸照,一位英國女主播說她「拿性感討好男人」,是偽女權主義者。 一時間出現了很多文章,專寫她的劣跡,說她演技差、假學霸、偽女權。 然後我發現,在所有黑她的點中,我最不同意的是—— 艾瑪·沃森挑選電影的眼光一塌糊塗。

「屈臣氏(watsons)」指艾瑪·沃森(Emma wats

我覺得,艾瑪·沃森是好萊塢年輕女星里最會選片的。 要說清這個問題,先得鬧明白一個概念,什麼叫會選片? 演了賣座大片,不叫會選片。 演了獲獎電影,也不叫會選片。 真正的會選片,是選擇了與你人生目標一致的電影。 而艾瑪的目標,本來就不是拿獎和賺錢。 很多人知道艾瑪·沃森是女權主義者,2014年,她受邀出任聯合國婦女署親善大使,並做了10分鐘演說。

在演說中,她總結了自己小時候遭遇的不公: 「我八歲時,別人說我霸道,因為我想在舞台劇中當導演;十四歲時,媒體開始強調我的某些性別特徵。十五歲時,我的女性朋友開始退出運動隊,因為害怕變得強壯。十八歲時,我的男性朋友不能夠盡情表達他們的感受。從那時起,我決定做一名女權主義者。」 這似乎是命中注定。 艾瑪5歲時,父母離婚,艾瑪和弟弟跟了爸爸,她親眼見識了媽媽是如何獨立生活的。

因為成名過早,她從小就接受媒體和大眾的審視。 在2011年的紀錄片《哈利波特故事中的女性》,她坦言自己的苦惱: 「我覺得,我會比男生更多的置於顯微鏡下審視,僅僅因為我是女孩子,不論我吃什麼,穿什麼,去哪上學。我覺得公眾在各種意義上,總是對女性更苛刻。我們都懂那種感覺,被嚴苛審視的感覺。」

童年的經歷,奠定了她的人生基調。 講真,她出演的角色,全都有女權色彩。 2001年,艾瑪第一次演電影——《哈利波特》中的赫敏。

聰明、勤奮,出身卑微卻不懼權勢。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這樣評價赫敏: 「做女孩子,別人總會要求你犧牲,而赫敏不會……在聰明這件事上她絕不讓步,她不會妥協去裝傻,她從沒為了讓羅恩感覺良好,而掩藏自己的能力。」 典型的女權形象。 2007年,在拍攝《哈利波特》的間隙,艾瑪出演了一部電視電影《芭蕾舞鞋》。

她扮演的孤兒寶琳,從舞台劇演員變成電影演員。作品將映,她在床上痛哭: 「明晚我的臉就會被放大到房子那麼大,每個人都想找到我。」 正是艾瑪所說「嚴苛的審視」。

《芭蕾舞鞋》講了三個女孩追求各自夢想的故事,因為結構像小說《小婦人》,所以有網友叫它「芭蕾版《小婦人》」。

而《小婦人》本就是一本強調女權意識的小說。

2011年,《哈利波特》拍完,艾瑪出演了《我與夢露的一週》。 她演夢露的助理,和小雀斑談戀愛。

「小雀斑」指演員埃迪·雷德梅恩

後來小雀斑被夢露迷住,出了軌,於是艾瑪微笑著離開,沒有一絲的怨念。

這個角色戲不多,但她的漂亮、獨立、決絕,讓人印象深刻。 而這部電影,也有一個「女權」標籤。

2012年,她出演《壁花少年》。

在片中有兩個男性朋友,共同點是「不說」。 第一個朋友小時候受過傷害,不說,所以性格內向害羞,人稱「壁花少年」。 第二個朋友是個男同性戀,也不說,因為當時的環境仇視同性戀。 這兩個角色正如艾瑪演講中所說:十八歲時,我的男性朋友不能夠盡情表達他們的感受。

為什麼不能盡情表達? 因為社會對男性的要求是堅強的外表,而從來忽略男人的內心。 《壁花少年》看起來沒講女權,但它觸及了女權的本質——平權。 即男人也有脆弱的權利,同性戀也應該得到尊重。 2013年,艾瑪出演了《珠光寶氣》。

講一夥年輕人去好萊塢明星家偷東西,漸漸沉迷於浮華,最後被抓的故事。 諷刺了社會上常見的拜金少女。 為了獲得法庭輕判,艾瑪·沃森扮演的角色拼命裝好人,她說: 「這件事讓我嘗到了教訓,我要成為一個高尚的人,我想領導一個大型慈善組織,我甚至想領導一個國家。」

記者到他家,問她是不是在做善事,她說: 「是的,我們通過教堂做了很多善事,現在我妹妹跟教堂的人蓋房子去了,他們每年去非洲,挖井,給孩子們建學校。」

可電影最後,她面對鏡頭,卻說: 要關注我更多資訊,歡迎訪問我的個人網站。

艾瑪借這個角色,諷刺那些沒思想,不獨立,以自我為中心的無知女性。 她說: 「這個角色的一切都令我強烈反感——她的膚淺、物質、虛榮、毫無是非感。我發現這很有趣,給了我全新的視角去審視我的職業到底能做什麼。」 再往後。 2014年的《諾亞方舟》,艾瑪演一個沒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她拒絕上船躲避世界末日,因為她覺得,沒有生育能力就是沒有價值。

而關於生育的話題,是女權的老生常談。

2015年的《尊嚴殖民地》,艾瑪為了救男友,潛入智利一個前納粹分子基地,最後逃出來的故事。 講的是人權。

同年的《回溯迷蹤》,講的是女孩被父親性侵,也具有女權色彩。 到了今年的《美女與野獸》,主人公貝兒,仍是個女權角色。 她聰明,獨立,愛讀書,別人叫她「怪女孩」,她卻毫不在乎。

艾瑪不光演貝兒,還把她「拉進現實」,用來闡述自己的思想。 最近網上有言論,說貝兒對野獸的愛,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意思是,因為野獸囚禁了貝兒,貝兒才對他產生感情,這種心理又叫人質情結,就像人質對劫匪的依賴一樣。 艾瑪不同意: 「我讀了關於斯得哥爾摩症候群的書,這個症候群是指,被囚禁者失去自己的個性,而愛上囚禁她的人,但貝兒主動與野獸爭吵,提出自己的意見,她身上沒有斯得哥爾摩症候群的特徵,因為她保留了自己的獨立性。」

不斷地出演女權角色,又借角色闡釋自己的理念。 所以,艾瑪會選片,在於她扮演的女權形象,塑造了現實中的她。 這種方法很成功。 在百度搜索「女權主義 女明星」,會被艾瑪·沃森「霸屏」。

她對女權的貢獻,不能僅用「作秀」概括。 事實上,知道艾瑪·沃森的人,比知道波伏娃(法國作家,女權運動家)的人更多。 她確實對女權主義起到了宣傳作用。 在「90後愛上的B站」有這樣一個視訊——《艾瑪·沃森對話馬拉拉》。

馬拉拉是巴基斯坦著名女權運動家,以爭取婦女受教育權聞名。 她曾在2012年遭受塔利班政府的槍擊,並在2014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於對不關心女權和政治的人,這個名字還是很陌生。 而在以二次元文化為主的B站,居然出現了很多對馬拉拉的讚美。 「馬拉拉太厲害了,多麼有能量的人啊。」

「兩個都是我女神。」

當有人諷刺馬拉拉的相貌時,有人出來伸張正義: 不要比較兩個人的長相好嗎?有意義嗎?

說真的,如果不是艾瑪·沃森,我都不知道馬拉拉是誰。 而在艾瑪的百度貼吧,她的粉絲們記錄下她的話,鼓勵大家要自信,要努力。

還有一個高中生聊起了《壁花少年》。

艾瑪去非洲馬維拉探望剛剛被解放的童養媳,粉絲們貼出她的照片,稱讚她的美,表示要向她學習。

如果貼吧里都是孩子,我相信當他們長大,我們的國家已經可以對同性戀更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平等、自由和博愛。 而這些,都是艾瑪·沃森用她的電影、公眾形象以及實際行動推動的。 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女權啟蒙——不是波伏娃,是動畫片《花木蘭》。

很多人可能一生都不會去讀波伏娃的著作,但這樣的娛樂電影仍會告訴他:你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活。 我覺得這樣的女權,同樣是偉大的。 謝謝!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