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國者行動 Patriots Day

爱国者之日/爱国者日

7.3 / 113,201人    133分鐘

導演: 彼得柏格
編劇: 彼得柏格 Matt Cook Joshua Zetumer
演員: 馬克華柏格 Dicky Eklund Jr. Michael Marchan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野評人

2017-03-17 20:03:47

乾死那些傷害跑者的畜牲 | 愛國者日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本人是一名跑步愛好者,所以觀看前半段的時候非常憤怒,後半段則非常痛快,並隔著螢幕為波斯頓警方叫好。

一、愛國者日的由來
波士頓這個城市對美國有這很重要的意義。244年前(1773年),波斯頓茶黨帶領當地人民將東印度公司剛剛運抵港口的342箱茶葉倒入大海(因為英國允許他們將賣不掉的茶葉運到波斯頓傾銷),導致東印度公司直接損失18000英鎊。隔年,英國政府取消了馬塞諸塞州的自治,封鎖了波斯頓港口,並且派兵駐軍。
3年前的波士頓慘案已經讓殖民地人民情緒沸騰,這起事件直接激起了大家的強烈反對,引發了愛國者民兵和殖民軍的交火。獨立戰爭正式拉開序幕。

1775年4月19日,民兵戰勝殖民軍,獨立戰爭首戰告捷,1776年,大陸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美國獨立。1783年,英國人被美法聯軍打敗,簽署凡爾賽合約,戰爭正式結束。從那以後,每年4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成為美國的愛國者日。

二、『馬拉松爆炸案』

本片講述的爆炸事件,發生於美國獨立後237年(2013年)的波斯頓街頭,世界第117屆馬拉松比賽的現場,在第一名選手到達終點兩小時之後,人數眾多的非職業跑者也陸續到達,下午14:50,兩顆自製炸彈在終點附近爆炸,前後相隔數秒,造成了3人死亡(其中1人為來自中國瀋陽的女留學生),17人生命垂危,156人不同程度受傷。

FBI特別行動組長官、波斯頓市長、當地警察局局長帶領數百人,在案發現場附近成立了臨時指揮中心,全城實施戒嚴,所有警力隨時待命,只等指揮中心一聲令下就衝上街頭。在案發20多個小時之後,指揮中心依靠監控認出了嫌疑人的照片;90多個小時之後,警方鎖定了嫌疑人的位置,雙方發生槍戰,其中1名嫌疑人受傷倒地,另一名嫌疑人駕車跑路,慌忙之中將受傷的嫌疑人碾壓致死。這名逃跑的嫌疑人也在案發100多個小時之後被警方緝拿歸案。

2013年6月27日,波斯頓檢方對這名90後罪犯提起了訴訟,罪名達30多個,地方法院判其死刑。他的律師提出了上訴,直到2015年6月24日,法院才正式宣判他死刑。這期間他沒有表示出半點悔意,直到死刑判定以後,他才說了聲『對不起』。

二、影片告訴我們的
影片中的案發現場和時間進度都高度忠實於真實事件,只在個別角色身上加入了演繹成份,如演技一向浮誇的馬克沃爾伯格,他為影片注入了些許不真實的色彩。JK賽門斯看上去也有點戲劇性,讓人好氣又好笑。此外,《紙牌屋》第一季最正點的女角色——瑞秋波斯納的演員出現在本片中,讓人眼前一亮。

本片為我們展示了兩個混帳王八蛋的穆斯林,不知道是不是有加工成份,因為我也沒接觸過真實的穆斯林,從電影裡這兩個傢伙來看,真不是什麼好東西,連他的老婆也是,吃穿用度都是美國的,受著世界上一流的教育,卻要對這個國家做出這麼大的傷害,而且還對馬拉松跑者下手,實乃豬狗不如。
對待這種人渣,最好的態度如警長所說——我們不會欺負你們,但是別惹事,因為我們不會罷休的。

本片告訴我們雖然FBI、波斯頓警方的辦事效率都很高,但在此起案件中,波斯頓市民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人都很急切地想要為警方提供線索,甚至參與到緝拿嫌犯的槍戰中來。當指揮中心從監控中認出嫌疑人的照片,警長和市長都強烈要求讓市民知道這兩人的長相,在警察和嫌疑人火併的時候,市民們恨不得上前助陣,被警察斥責回屋後,又扔了把錘子出來以表心意。最後,逃跑的嫌疑人能夠迅速落網,也完全離不開勇敢市民的報案——如果他聽老婆的話乖乖回屋,波斯頓警方可能就要在街頭再巡邏幾十個小時。

結案後,波斯頓紅襪隊在比賽現場舉行了慶祝和悼念儀式。這裡也可以看出這個城市乃至這個國家的精神,他們用自己最喜歡的運動來結束一場災難,在汗水和歡呼聲中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而某銀河系大國一般只會派個腦滿腸肥的官員對遇難家屬表示哀悼,此後事件的追蹤便無人問津了,甚至一場慘絕人寰的地震之後,捐贈款被官員侵吞的事情都要數年之後才被發現,而且還要看朝廷紀委是否想查。這不一定全是正負的事情,波斯頓市民在警匪交火的時候開門咒罵罪犯,銀河系大國的子民看到少女被欺負只會拿手機拍下來發朋友圈。只能說,什麼樣的人民配什麼樣的正負吧。

微信:野評人
2017-03-17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