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走過煉獄的女人--Brimstone

悍女/走过炼狱的女人(台)/石女

7.1 / 26,609人    148分鐘

導演: 馬丁寇霍文
編劇: 馬丁寇霍文
演員: 達科塔芬妮 基特哈林頓 卡莉絲凡荷登 蓋皮爾斯 保羅安德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秀山鯉魚

2017-03-16 00:58:17

一位堅韌的女性對男權社會誓死抗爭的無聲史詩《悍女》2016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范家姐姐的新作,去年威尼斯電影節首映,獲得金獅提名,影片口碑兩極分化褒貶不一。鯉魚個人非常喜歡,一部非常優秀的女權主義電影。鯉魚給8分,去年坎城於佩爾大出風頭的《她》在此類題材的影片中同屬佼佼者,鯉魚給7.5分,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這部大氣硬朗的風格。

男女主角的演技這部里都非常出色。蓋·皮爾斯作為老戲骨本來就是鯉魚喜歡的一位演員,無需多說。倒是范家大姐讓人刮目相看,之前看過幾部范家姐妹的電影,少年成名,天生麗質,至於演技好像真的沒有。這部達科塔·范寧扮演的是一位啞女,出場的三分之二的時間裡沒有對白,而且角色情緒波動是很大的,范寧完全用肢體語言和表情成功的演繹了這一角色。一臉木然卻透過雙眼,將驚慌,恐懼,堅韌,永不屈服的性格特點表現的一覽無餘。

十九世紀荒涼野蠻的美國西部小鎮,啞女莉姿(達科塔·范寧飾)和丈夫伊萊(威廉·休斯頓飾)辛苦養育一子一女,生活清貧卻安詳寧靜。莉姿雖然身有殘疾,卻是一位善良勇敢的助產士,不辭辛勞的幫助小鎮上的孕婦度過份娩的難關。 伊萊作為虔誠的基督徒,每個禮拜全家都會前往小鎮簡陋的教堂聽牧師佈道。當新來的牧師(蓋·皮爾斯飾)的話語響起時,並未失聰的莉姿大驚失色,用驚恐的目光望向了牧師,而牧師則一臉木然冷酷的回望著莉姿。禮拜之後莉姿為一位難產的孕婦接生,面臨母子只能保住一人的抉擇,莉姿選擇了母親。而這一選擇使莉姿全家陷入了困境。 就在莉姿全家進退維谷之時,牧師施以援手使莉姿一家得以脫困。可牧師和莉姿之間好像有著血海深仇,牧師更威脅要用殘忍的手段迫害莉姿的小女兒,懲罰莉姿。之後莉姿家所有懷孕的母羊,全被刨開了肚子,羊胎鮮血淋漓的散落一地。當晚牧師更用極其變態的手段殺害了伊萊,謀劃已久的血腥復仇徐徐拉開帷幕。

女權主義電影作為當今電影的一種重要題材,產量不小,精品卻不多。尤其是以復仇為主線的電影,一不小心就會淪為血肉橫飛的B級血漿片。例如《我唾棄你的墳墓》和內地人氣很高的《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鯉魚曾經在部落格粘貼了一條關於《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評論。

影片一半是對城鄉差距的波瀾不驚的描寫,一半是瘋狂殘忍的復仇奇幻劇,影片在不同類型中間搖擺不定。該片對於韓國恐怖愛好者來說過於文藝,對於喜好外國電影的真正影迷又太用力和愚蠢,導演營造了很濃的氣氛,但他並不知道該把暴力帶向哪裡,最終只留下了四不像的半成品。(網易娛樂)

雖然鯉魚很小心的特意留下了網易娛樂的字樣,可惜很多女同學還是恨屋及烏的,把鯉魚罵了個狗血噴頭。正好這部和《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橫向比較的地方很多,鯉魚來聊聊什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女權主義,男權社會對於女性壓迫體現在哪?走向男女平等的出路在哪裡?

雖然說新社會婦女翻身成了半邊天,可當今社會性別歧視還是無處不在隨處可見。這是這部電影的另一版海報,一部女權色彩如此嚴重的電影還能搞成這樣,想起來都好笑諷刺意味很濃。范寧的角色在這部里戲份遠遠大於蓋爾斯,而海報中和打醬油差不多的雪諾躲在了蓋·皮爾斯的身後,商業宣傳把吸引觀眾的賣點放在最顯眼的位置無可厚非,這就是現實。天王和天后區別很大,同一級別的幾位天后片酬加起來才能趕上一位天王,在女權運動轟烈烈的搞了一百多年的歐洲和美國還是如此,更別說我們這種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了。

鯉魚給《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評分勉強7分,中肯點也就6.5分。在我心中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女權主義電影。就電影技巧來說,人物性格的爆發太過突兀,逆來順受的受氣包,瞬間小宇宙爆發,半程開掛變成勢不可擋的奧塔曼之母大殺四方,這種劇情太過漫畫風格。激情殺人砍死一個兩個,還是有可能的,招式凌厲的虐殺一群仇人,沒有殺人狂的本質絕對做不到。

作為一部優秀女權主義電影,很重要的特點是要深刻反映這個社會對女性的壓迫。《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前半段好像在說這些,可惜交代的混混沌沌不清不楚。偏遠,封閉,愚昧的環境設定,已經使電影不具有社會的代表性,而一對懵懵懂懂精蟲上腦的兄弟也不具有男性形象的代表性。相比之下《她》就非常出色,社會各個層面對於女性的壓力都清晰的反映了出來。這部在這點上更為優秀。

這部雖然將時間點定在一百多年之前,可是這些壓迫到如今有所減輕卻沒有根除。這部脈絡清晰的將,宗教,父權,社會對於女性的壓迫反映了出來。

蓋·皮爾斯牧師的身份代表宗教壓迫,他在毆打妻女,和女兒亂倫時都能引經據典的背誦大段經文,鯉 魚不是教徒不知道他背的真假,但是導演的用意我可以體會。這裡沒有宗教歧視的意思,鯉魚雖然沒有信仰,可是生活有很多有宗教信仰的朋友,鯉魚覺得他們在精神層面上是高於自己的。可是不要忘了現在還有很多的極端宗教存在,一夫多妻制,榮譽殺人在很多教義里是推崇的。即使沒有宗教信仰的國人,把三從四德視為美德的大有人在,三從四德究竟說些什麼可能倒是沒幾人認真想過。

蓋·皮爾斯的形象同時又是父權壓迫的象徵。順便說一句電影的敘事結構,電影分為四章,非常工整3214的格局,開始和結尾敘述人旁白的完全銜接,精細的像看上個世紀的歐洲小說。父權對於子女視為自己可以任意支配的財物,而忽視子女精神意志的獨立性。這個說實話現在是非常嚴重的,我肯定不是一位保守僵化的父親,可我在管教兒子時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事後雖然有所反省可從來沒對孩子表露過,而且不能避免下次不犯。以點帶面,我是爹,我管你是為你好,不聽我就揍你。可能是很多父親潛意識的想法,可是當爹的錯了呢?當爹就永遠正確?這個概念已經荒唐的可怕了,電影裡蓋·皮爾斯也是當爹的。

社會壓迫,電影中有兩段因為妓女傷害嫖客而被懲罰的戲,一個被吊死了,一個被割去了舌頭。最後莉姿的結局也是關於社會壓迫,嫖客和男人的利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個當然有時代性,現在不存在了可是在電影的背景中,這種壓迫感卻是鋪天蓋地全方位的。有評論說這是部荷蘭西部片,通心粉西部片,壽喜燒西部片也好,都要有西部片的價值觀在裡面。說這是鬱金香西部片定義搞錯了,電影唯一的一次決鬥,要為女性伸張正義的老人槍還沒拔,就被妓院老闆的同夥用步槍幹掉了。莉姿的男性家族成員無一例外的被她的變態老爸用千奇百怪的方式掛掉了,導演清晰的告訴觀眾面對惡魔女人不會因為男人的保護得到救贖,這個不是西部片的價值觀。即使電影有西部的風光,佈景,服裝可這不是一部西部片。

所有的女權主義電影都會試圖為性別歧視找尋出路,這個課題蠻大的,恐怕最權威的的社會學專家也給不出準確答案。還是先說說《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關於這點我一直懷疑導演是想拍一部關注女性的電影,還是壓根就想拍一部血漿濃厚的商業片。以暴制暴絕對不是女權主義的初衷,這個壓根女性就在生理上處於弱勢地位。沒有熱兵器的支撐,女性對男性如果不是偷襲,女性成為被害的機率遠遠高於對手。我不是和平主義者,有些仇恨要手刃仇人,而不是依法嚴懲我從潛意識是認可的,可我的價值觀裡是完全否定仇恨無限度擴大化的。我被人侮辱壓迫忍無可忍,就放把火點了仇人房子,燒死仇人老婆孩子製造滅門慘案,這在我這絕對不是復仇,這就是變態殺人狂。豆瓣評論有女權主義大爆發男人都該死的論調,點讚的還不少,這話是女人說的嗎?殺光之後女主註定的結局該是如何,女權主義就是一起毀滅嗎?女權還是法西斯?

想起另一部豆瓣評分非常高的韓國電影《恐怖直播》,看過一遍記不準確,大意是社會體制對一群螻蟻殘酷壓迫和剝削,其中一只比較血性的螻蟻不斷殘殺身邊的其他螻蟻報復社會,可能也殺了幾隻螳螂,蝙蝠之類比螻蟻大點的,但是大部份還是螻蟻。報復也談不上要一個說法,暴力版秋菊打官司,韓國媒體非常有良心的對此進行了直播,我們沒有這種直播,我們有腫菊,於是我們這些螻蟻就跺著腳為韓國吶喊助威,於是一部熱血的偉大電影產生了。

《悍女》在復仇這點上和《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完全是背道而馳,這部其實就沒有復仇,莉姿一直就是在逃亡,壓根就沒有能力去想要復仇,莉姿的抗爭,是堅韌的,無聲的,從未屈服的。蓋·皮爾斯的所作所為更跟復仇沒有一絲關係,他只不過是變本加厲用更加變態的手段來迫害莉姿。雖然有莉姿爆發的一槍,可是電影的結局還是壓抑的。這是一部討論社會問題的電影,負責任的安排,男女平等今日仍然沒有實現,革命尚未成功,姐姐妹妹仍需努力。壓抑的氛圍貫穿整部電影註定這部在豆瓣的評分不會太高,能夠勉強爬到七分已屬幸運。因為更多的人喜歡在意淫的層面上得到情感宣洩後的快感,而不願直面殘酷的現實。

一部女權主義電影不是只有女性觀眾,不是討伐男權社會的檄文。而當男性觀眾看過之後也同樣感到壓抑的時候意義更大。讓男人體會女人的痛苦遠比跟男人宣戰更加有用。生活里像蓋·皮爾斯這種變態很少見,每個男人都有自己需要關愛的女人,母親,姐妹,愛人,女兒,當看過一部女權主義電影之後的男人,會反省自己在潛意識的大男子主義會傷害到自己愛的女人時,這部電影的意義更大。

一部讓我看過後能夠思考的電影我就認為是一部好電影,這部看過後我一直在思考男女平等的可能性。我覺得男尊女卑是因為幾千年人類文明的社會化生產中體力勞動佔有決定性的地位,而生理條件讓男性自然而然的處於絕對優勢,所以男權社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可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越來越不再依賴體力優勢的推動,男性的優越性也就會越來越弱化,最終男女平等會實現的。只是時間可能會久一點,作為男權社會的既得利益者,這個我不是很著急。這不是我無節操,這就是絕大多數男人的想法,既不是男權主義者,也不會為了女權主義吶喊疾呼。

鯉魚的微信公眾號:lydysc2017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