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剛:骷髏島 Kong: Skull Island

金刚:骷髅岛/SkullIsland

6.7 / 350,763人    118分鐘 | USA:120分鐘

導演: 喬丹沃格特羅伯茲
編劇: 丹吉洛伊 邁斯鮑倫斯坦
演員: 山繆傑克森 布麗拉爾森 托比凱貝爾 湯姆希德斯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heGZMovieGuy

2017-03-14 19:41:51

嚴肅影評#33:怪獸電影世界?為時尚早 – 6/10


友情提示:對的......不要急著走,因為電影的最後會有彩蛋哦!

《金剛:骷髏島》
在漫威以開拓者的身份成功示範如何創建系列電影的電影世界後,各大電影發行商逐漸紛紛效仿,希望能在主流電影世界中以電影世界分得更大的份額。這其中當然包括好幾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偏門電影世界了,比如今年給足了觀眾驚喜,以《分裂》突然正式拉開序幕的沙馬蘭電影世界;以及由J•J•阿布拉姆斯製作,以《科洛弗檔案》為基礎開發的科洛弗電影世界(我對第二部作品《科洛弗道10號》的影評: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813269/)。但作為主流電影,覆蓋面最廣的當屬以標誌性超級英雄人物組成的DC電影世界。雖然目前已經發行的三部電影均是質量中等甚至偏差(我的《自殺小隊》影評: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027446/),但華納完全沒有放慢擴張的腳步。

而除了DC電影世界之外,另一個備受影迷們關注的電影世界,則是由傳奇影業公司(已被汪達收購)製作,以哥斯拉和金剛為核心的怪獸電影世界。在以2014年的《哥斯拉》拉開序幕後,圍繞金剛的第二部作品《金剛:骷髏島》如約而至。而在這部金剛的重啟作品中,片尾的彩蛋似乎也給留守到最後的觀眾們足夠的刺激——摩斯拉、基多拉、羅丹(熟悉怪獸世界的朋友請糾正我的翻譯……)的紛紛出現宣告著怪獸電影世界正式開始。

至少在紙面上是這樣的。

對於在電影院坐足120分鐘的我來說,如果要講出對《金剛:骷髏島》甚至整個怪獸電影世界的評價,大概引用黑人影星塞繆爾•傑克遜在電影中的台詞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The world is bigger than this…」(這個世界要比這大多了…)女主角正準備開始大段的說教。

「Bitch please!」(閉嘴巴!)塞繆爾•傑克遜所飾演的帕卡德中校就這樣把她打斷了。

強大的演員陣容依然無法挽救羸弱的角色
實際上,要說《金剛:骷髏島》是一部充滿矛盾的電影並不為過。

作為典型好萊塢大成本製作爆米花片,電影的特效以及動作場面當然是可圈可點、娛樂性十足的。吸取了三年前《哥斯拉》中哥斯拉出場時間不足的教訓之後,《金剛:骷髏島》沒有試圖把金剛渲染為一隻神秘的怪獸。相反,金剛的出場時間大幅度提前,甚至在剛出場的時候就給期待已久的觀眾們一場心滿意足的動作戲。同樣出彩的則是獨立電影出身的導演喬丹•沃格特•羅伯茨為觀眾所帶來的視覺效果——漂亮的寬景鏡頭在大成本製作下給出了應有的水準,但最出彩的莫過於散落在電影中的各種依然充滿著獨立電影印記的畫面。比如金剛第一次出場時,直升機的摧毀跟隨著尼克森的人偶快速下降的畫面。雖然這些都不是什麼驚世駭俗的攝影鏡頭,但正是有趣的處理手法讓《金剛:骷髏島》能夠一直充滿著娛樂性。

可惜的是,本片犯了大多數爆米花片同樣會犯的錯誤——薄弱的多角色設定以及幾乎不存在的劇情。對於爆米花片來說,數量眾多的人物通常都會預兆著薄弱的人物設定。正如早前上演、在人物交代以及設定上表現異常出色的《金剛狼3:殊死一戰》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所說的一樣,這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120分鐘的片長,扣除高成本大製作應有的動作場面,剩下來所剩無幾的時間裡如果還要分給好幾個人物的話,勢必會讓他們每個人所得到去交代和豐富他們背景的時間受到進一步的壓縮。

而這種對角色背景交代的壓縮在《金剛:骷髏島》中可謂表現得「淋漓盡致」。開場的20分鐘內,被交代背景的角色數不勝數不在話下,但更讓人失望的則是電影那種幾乎以角色對白直接告訴我們這些角色都是來幹什麼的、他們有什麼背景這種處理方法。都說電影作為視覺媒介應該憑畫面給觀眾們顯示而不是直白地告訴觀眾們應該知道的資訊,因為這樣既可以讓觀眾們對電影保持興趣,更是尊重觀眾們智商的最好方法。但大多數爆米花片卻因為角色的眾多而不得不走直白陳述的路線,比如上一年的《自殺小隊》,為的僅僅是省去給觀眾們介紹這些角色的時間。「抖森」 湯姆•希德勒斯頓飾演的男主角是叢林地帶的搜索專家;由影后布麗•拉爾森飾演的女主角是攝影師;而剛在好萊塢大道加冕星星的准影帝約翰•古德曼飾演的則是深信這個世界有怪獸存在的探索專家;黑人影星塞繆爾•傑克遜飾演的則是無法接受戰爭結束的中校帕卡德;還有眾多只有半分鐘時間交代的士兵們。

哦對了,還有景甜,飾演一名年輕的生物學家。

要說《金剛:骷髏島》中最豐滿的角色是誰,大概沒有人會反對是由老戲骨約翰•C•賴利飾演的馬洛。但我很難說清楚這到底是因為演員的表現力十足,還是劇本真的給足了我們關心他的理由。

對於這些交代不明的角色,觀眾們很難對他們產生應有的感情寄託,而這也讓他們在電影中的最終命運變得無關緊要。當我一開始看到如此強大的陣容的時候,尤其是當我看到約翰•古德曼(我曾經在《科洛弗道10號》的影評中稱他的演出值得被提名奧斯卡: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813269/)、布麗•拉爾森(依然記得她在《房間》中絕佳的演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753796/)和約翰•C•賴利(作為PTA迷當然明白他的表演能力有多出眾)的存在時,我對《金剛:骷髏島》是那麼的充滿希望。但最後卻只能是讓人失望收場,即便是這些能力出眾的演員也無法挽救這些淺薄無意義的角色。

當然,這對於很多觀眾來說並不是什麼問題,因為他們來看金剛電影並不是為了關心角色和劇情的發展,更多的只是想看金剛如何統治性地摧毀對手、如何威武地嚎叫、以及如何力道十足地捶胸罷了。

而這些羸弱角色為的是什麼?為的當然是更快速直接地進入動作場面了。

電影中大場景動作場面的攝影和製作都是娛樂性十足的
也正因如此,當《金剛:骷髏島》快速進入動作場面後,電影也隨即變得相當出彩。電腦特效與實物特效在大成本投入下都讓這部電影那些龐大的怪物顯得格外逼真(除了抖森在毒霧中砍鳥以外…),而各個大場面場景的佈置同樣不會讓觀眾們失望——尤其是開頭的直升機大戰金剛,讓對前20分鐘充滿失望的觀眾重燃信心。而希望參考《現代啟示錄》營造二戰氛圍的鏡頭和戰鬥設定甚至讓人有意外驚喜——金剛龐大身軀在太陽下的背光輪廓畫面讓人印象深刻,而在直升機上大聲播放充滿時代感的音樂則毫無疑問是在向《現代啟示錄》致敬。同樣向老片致敬的橋段在電影中可謂數不勝數——明顯的如女主撫摸金剛的臉、金剛救出的女主躺在手心中,小眾的如「Hold on to your butt」(《侏羅紀公園》)都給全世界留意大眾流行電影的觀眾提供了十足的趣味性。

而趣味性,大概也是《金剛:骷髏島》的唯一目標吧?就這個目標而言,它是相當成功的。可惜對於希望金剛能得到一部配得上它龐大身軀的電影的另一些觀眾來說,《金剛:骷髏島》並不是讓人滿意的存在。而傳奇影業能否在後續的作品中提供怪獸以外讓人更加印象深刻的人物角色,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但怪獸電影世界這個名字,似乎預示著我們並不應該要求這麼多吧?畢竟有著哥斯拉和金剛的標誌性吼叫,票房也就得到十足的保證了。

------------------------------------------------------------------------------------------------------------------------------------------

到底景甜的存在為的是什麼?國內上映的時候希望有人能告訴我她的戲份有被大幅度提升,因為我看到的版本她只有大概6句台詞,而且全部是一句結束沒有後續的台詞。最讓我不爽的一句?「What should we do?」

能不能有亞洲人角色是有能力告訴別人應該怎麼做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