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國者行動 Patriots Day

爱国者之日/爱国者日

7.3 / 112,578人    133分鐘

導演: 彼得柏格
編劇: 彼得柏格 Matt Cook Joshua Zetumer
演員: 馬克華柏格 Dicky Eklund Jr. Michael Marchan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r.Moonlight

2017-03-06 09:15:37

撕得開傷疤,卻看不見血肉


2013年4月15日,波士頓馬拉松賽終點發生兩起爆炸,造成3人死亡,183人受傷。其中一名受害者,是波士頓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呂令子。後「911」時代美國苦心鑄造的反恐圍牆,被撕開了一道缺口。

與「911」不同,這次襲擊的製造者來自牆內。他們是Tsarnaev兄弟,在美國居住長達十年,弟弟擁有國籍,在麻州大學達特茅斯分校讀海洋生物學,哥哥持有綠卡,娶了一個來自羅德島的美國妻子。

襲擊發生後,弟弟的頭像登上了《滾石》雜誌封面。那張照片中的他,像極了年輕的Bob Dylan,或是某位青澀的搖滾偶像,而不是一個19歲就想毀滅美國的恐怖份子。

3年後,波士頓人丶導演彼得博格將其搬上螢幕,影片名為《Patriots Day》。Patriots Day,是波士頓所在麻省的節日,紀念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的打響,也是那場馬拉松賽舉辦的日子。

恐襲電影的技術範本

《恐襲波士頓馬拉松》的主角,是Mark Wahlberg飾演的叛逆警長Tommy Saunders。

襲擊發生前,Tommy正因違紀而遭到停職,滿身正義感卻夾雜戾氣,堪稱好萊塢電影中孤膽英雄的典型人設。然而,他雖然親眼目睹爆炸丶指揮現場救護,幾乎參與了調查和抓捕的全程,卻從始至終沒有醒目的「英雄時刻」——事實上,他是片中少有的虛構角色,代表波士頓警察的群像,同時將各條線索一一串聯。

而該片的情節,也沿襲無數紀實影片的經典設置,在介紹完主角身份後,便從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開始了。

帶著對平靜生活的讚美,一眾配角紛紛出場:

小夫妻在打情罵俏,並不知道他們將各自失去一條腿;

嚴肅的爸爸眼中,嬰兒車裡的兒子就是世界的全部,然而他們在下次擁抱前卻將經歷一次漫長的離別;

憨厚校警與MIT女生的羅曼史彷彿即將啟幕,他的人生卻將先行閉幕;

木訥的中國留學小哥,剛剛向父母炫耀了自己的平治SUV,他無法預料,自己和這台車,將是令恐怖份子伏法的關鍵力量;

小鎮警長與同仁們如往常一樣嬉笑怒駡,幾天之後,這位老爹將用自己在陸軍中學到的經典包抄戰術,成為擊倒恐怖份子的英雄。

同時,複雜的仇恨正瀰漫在恐怖份子兄弟的家庭中,他們的預謀也已開始。

每一個配角和他們的經歷都是真實存在的。當若干條支線齊頭並進時,一切就在真實的時間軸上緩緩流淌,最終萬流歸宗,指向炸彈爆炸的那一刻。

不了解波士頓馬拉松恐襲真實情況的觀眾們,在此時可能立即陷入緊張的情緒中。他們看到了炸彈,卻不知炸彈將在何時丶何地丶以何種形式爆炸,只得跟著導演設置的節奏,在每一個人潮洶湧的場景中,主動閉氣凝神,等待「那一刻」的到來。

當「那一刻」最終來臨,本片瞬間變身為恐襲題材影片的技術範本。拍攝手法丶劇情結構都像教科書般精確丶高效而實用。無比緊張的節奏感,把觀眾死死按在座位上,讓大家的心情隨著Tommy Saunders對講機的一次次響起,飛速趕往不同的案發現場。

影片在美國上映後廣受好評,最重要的原因即是這種「還原」。不難想像,曾經體會了恐襲悲劇的美國人,會給出怎樣的反應。

「今日美國最需要的電影」?

這是一部「單純的」恐襲紀實片,而同類影片不可避免的困難,是要去撕開受害者的傷疤。

創作者可以選擇直面事件因果,用殘酷的現實引發巨大的爭議,反思宗教丶人權丶復仇丶國際關係等等重大主題。或許這才是一部嚴肅影片的真正血肉。

當然,像導演彼得博格這般,專注於譴責暴力與宣揚正義,也是另一種選擇。基於真實恐怖襲擊事件改編的影片,普遍都選擇了這條道路:《93號航班》著墨於勇於反抗的英雄乘客,剽悍如奧利佛 Stone,在《世貿中心》裡也只展現了脈脈溫情。

如彼得博格自己所言,他拍攝本片不是為拉仇恨和揭傷疤,更多的是為了展示波士頓警民在那場事件後團結一致丶應對危機的精神。換言之,這是一首獻給波士頓這座城市的讚歌。在諸多影評網站與社交媒體上,波士頓人與曾在波士頓生活過的人們,也紛紛為這座城市歡呼,讚嘆當時民眾的團結與堅強。

在本片的一張香港海報上,援引了一位影評人的話,稱這是「今日美國最需要的電影」,而恐怕一曲讚歌,是無法當此盛名的:

片中幾乎毫無諷刺元素存在,警長丶局長丶市長丶州長,全是頂著正義光環的人物,唯有主導調查的FBI領導,呈現出一絲點到為止的優柔寡斷與不識時務。即便是通常代表地下黑勢力的政府神秘機構調查員,也並沒有做出太過激的舉動(無視米蘭達警告,不向嫌疑人宣告權利),還祭出一個東非穆斯林女性移民的身份,放了一個政治正確的大招,令批評者無從下嘴。

影片主創也沒有深挖恐怖主義的社會根源,沒有探討族群分裂,沒有反思宗教極端思想,沒有渲染孤膽英雄,更沒有刻意撒播人間大愛,引導對施害者的同情。甚至影片最後對真實當事人進行採訪與悼念遇難者的段落,也沒有如影片名稱(Patriots Day,愛國日)所指那般,落腳在更為宏觀的愛國情懷,而是從各個角度,反覆表現遍佈街頭巷尾的一句口號——「Boston Strong」——這座城市堅韌無比,這裡的人民不可戰勝。

這可能是導演對現實的妥協,刻意不去觸碰敏感問題;也可能相反——他希望大眾忘掉複雜的社會問題,重拾單純而美好的堅韌丶勇氣和團結,這或許也是另一種解決社會問題的思路。

然而,假如這部影片有更大的表達野心,例如真正成為「今日美國最需要的電影」,把自己當作社會的粘合劑,反思當下時局的成因與解決之道,那這款粘合劑恐怕不夠牢靠。當然,這也不是一位導演或是一部電影便能承擔得起。

(首發於橙新聞)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