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莫菲

2017-03-06 06:18:34

哪個人還沒點分裂呢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雙線電影,男主:一美飾演的kevin,因幼時被母親苛責而分裂出來不同人格來保護他,主導的有服裝設計師Barry(對外的身份和角色,主導角色)、潔癖並有犯罪傾向的Dennis(綁架女孩的人格,並想要釋放怪獸)、有點躁鬱的Patricia總是穿著高跟鞋出現(是Kevin想像的母親角色)、狡黠又天真的9歲小孩兒Hedwig等等,不同人格不僅思維智力不一致,還會有身體的差異變化。而同時他們不停提到的野獸在慢慢浮現出來。他需要神聖的食物於是綁架了三個女孩,其中女主敏感、冷靜、克制,她阻止同伴試圖用暴力解決,而試圖在小孩這個人格獲得幫助。在試圖自我解救過程中,女主不斷想到自己的童年,叔叔和父親帶她去狩獵,叔叔卻性侵了她,她拿起槍對準叔叔但沒能下手,後來父親去世她便落入了叔叔手中。她想要躲避人群的特質引起hedwig的共鳴。



   綁架女孩也激化了他自身的分裂,他一邊不斷地尋求心理醫生幫助,一邊又慢慢讓自己的獸格浮現出來。心理醫生相信他不是分裂而是一種人類的自我開發和進化,她相信病人並試圖幫助他,而一次來訪中Dennis假裝Barry被發現後,她決定親自上門拜訪,但在發現被綁架的女孩後被一美放倒。影片一直在談論怪獸的陰影里行進,房子在動物園旁/低下一個幽閉的大宅自里,裡面層層封鎖的房間是不同人格的寄放處,被Hedwig帶出來後,女主在電腦上找到了男主分裂不同人格的視訊,同時獲得了安全詞,是kevin小時候媽媽喊他的名字。男主最後在列車上爆發為獸,在女主喊出安全詞後,Kevin暫時甦醒並請求她殺死他,然後獸格出現徒手勒死了心理醫生,生吃兩個女孩,因為女主同樣創傷經歷卻放走了女主。

    人格分裂的電影已經是個老梗了,童年創傷也是。最早出現探討人格分裂的文學作品《化身博士》就以兩個人格展現了自古以來探討的善惡兩級。分裂存在在每個人身上,大概念小學我就意識到自己在家、在學校展現出來的樣子是不一樣的,而且在路上會告訴自己,回家要扮演天真無知的小女孩,為此我是欣喜的。在不同身份里塑造的不同角色,本身是很正常的,甚至我們有追求多重身份的願望也是為了滿足自己更多的人格需求,這是自我探索的一個過程,可能成為的自己。但歸根我們都知道,這是由「我」掌控變換的,我有我喜歡的人格,我有我需要的人格,我有我隱匿的人格,這也決定了喜歡做什麼事喜歡和什麼人在一起,也許是你喜歡和那件事那個人所存在的自我。那麼我們就像是一株植物,在同一個根上,也許開一朵花也許開兩朵,那全憑你開心。但電影裡面展現的多重人格以及史實上真實存在的人是令人震驚的,還沒看過《24個比利》,腦補一下各個人格相互獨立並且並不知曉其他人格存在,自我混亂,每天醒來都是一個不認識的自己,甚至有不同體格,這樣是否是大腦開發的結果?當然是一個推測,但是內心潛伏的多重自我和如何平衡的疑問確是牽引著這些電影不斷衍生髮展,現實中的比利最後有一個老師的人格出現統領其他人格,他也學會了接納自己甚至自己想來拍攝成電影,卻也被社會輿論所激化,想起伍迪艾倫的《Zelig》也是如此。成長的過程或者就是發散最後落葉歸根。
     再次致敬一美,還有小夥伴的腦洞說人格分裂成x教授也是棒棒噠。
     查到《為什麼是kevin》,同時想起自己有個劇本好像一直沒看叫《誰怕弗吉利亞伍爾夫》。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