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烏鴉火堂

2017-03-04 17:14:15

每隻寵物,都是你命中注定的精靈


這個週末來說兩部「動物」電影,今天先說狗,明天說狼。倆片差得很遠,但共同點都是很虐,先說這部————

現在都在關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今兒咱們來聊聊「四生四世萬里尋主」的故事。

一個比較玩笑的開頭,並不能掩蓋這部電影的讓人哭的稀里嘩啦的。其實「把人看哭」對一部商業電影來說是有負面影響的。畢竟一部娛樂作品,大家歡天喜地的去電影院,最後整的聲淚俱下、七葷八素實際上是不可取的。

但好的地方在於,這部《一條狗的使命》並不是虐心電影,電影結尾是一個happy ending,各位觀眾大可放心。本片雖然有苦情與煽情之處,但最令人動容的地方,還是一個極度暖心與溫馨的結尾。

《一條狗的使命》不能算是傳統意義上的寵物電影,電影根據W·布魯斯·卡梅倫同名小說改編,一條狗的幾次輪迴視角,帶有奇幻色彩,以及那麼些許的擬人手法,呈現給觀眾一道特殊的萌寵大餐。

電影的整體用意比較淺顯,比起傳統寵物電影如《忠犬八公的故事》《導盲犬小Q》,本片並沒有實事求是的按照相遇——馴化——相處——相別這樣循序漸進的情感爆模式去發展,而是從「相遇」開始,就直接進入到了「相處」模式,狗狗與人類的情感來得有些迅猛,直接進入到「我和我的小夥伴」的互動情感描寫之中。

這樣的跳躍式進擊,顯然不符合常規寵物飼養模式的標準,說白了就是「超現實」。為此本片除了正片劇情中的轉世設定之外,還時不時的加入了狗狗視角,以及狗狗內心的獨白。由於沒有看過原著,不知原著小說中是否也是如此。

但本片之所以進行這樣擬人化的設定,為的就是讓觀眾在欣賞本片的時候,從傳統寵物類型作品的桎梏總跳脫出來,電影更偏向於《叢林赤子心》、《子貓物語》這樣的動物電影,以動物擬人化的情感作為核心,才是本片所要表達的主題。

就像本片中的轉世設定,有著那麼點宿命論的味道。對比其他寵物類電影中,人寵互動作為重心,而本片通過轉世記憶的噱頭,突出的寵物的主動情感。以狗狗的視角來強調動物對人類的不離不棄和善解人意。儘管這樣的主題有些虛無縹緲,但還是如上所述的那句話。讓觀眾跳脫傳統寵物電影人類對寵物的情感,以這樣的情感設定方式進行逆向轉化,著重寫寵物對人類的情感,將其演變成為一部寵物童話故事。

而且四生四世過程中,四種狗狗,有大型犬也有小型狗,在鏟屎官的眼裡,用句俗話來形容,總有一款適合你。

本片的導演拉斯·霍爾斯道姆就是《忠犬八公的故事》的導演,當然他還拍過不少著名的電影包括《不一樣的天空》、《總有驕陽》、《濃情巧克力》等等。

聯繫這些電影,不難發現,導演之前的作品幾乎清一色的是情感向,這是一位非常善於刻畫情感的導演。本片的在狗狗的輪迴過程中,首尾兩段為電影主線故事,交相輝映。第一段內容用了大量篇幅去鋪墊小主人與貝利之間的故事,

中間兩段情緣篇幅相對較短,但這裡用到了大量煽情段落,來填補劇情上的空白。

也就是說,在平鋪直敘的故事中,從電影40分鐘之後,就進入到了苦情的階段。狗狗與主人的相聚與離開,意外事件,生老病死,狗狗對人類的情感,有的是是主人唯一的夥伴、有的幫助主人牽紅線,這兩段故事目的就是為了強化電影的主題——寵物對人類的情感。加上大量煽情段落,淚點較低的朋友,這個時候已經忍不住了。這樣的處理方式,有些常規,依靠煽情來強化情感,但細想一下也是無可厚非。

因為寵物與人類,那種相伴已久最為純潔的情感,恰恰格外動人,永遠不會變。

當然,讓本片昇華之處在於最後一段,一段隔世重聚的溫馨結尾,我覺得沒幾位能忍得住的眼淚。不是悲情,而是太美好了。前期大量的情感鋪墊,中期隔代兩世的情緣,最終以這樣的方式相遇,怎能不讓人淚流滿面。

我不是一個很迷信的人,但我更願意相信宿命和因果,你對他不離不棄,最終他終究會回報你。這部電影,以狗狗的視角來表達這個核心,動物單純的情感,對比人類駁雜的世界,最終達成的因果訴求,所以才會令結局顯得如此動人。

這部電影,描述了陪伴,但不是描述失去,而是回歸。

善待自己的寵物吧,因為每個寵物,都是你命中注定的精靈。

PS,說說我自己的故事吧,不是踢館,而是真實發生。

我沒養過狗,但養過貓,小時候家裡有一隻小橘貓,陪我度過了大約兩年的時間,生病去世了,當時難過了很長時間,覺得以後不養寵物了,否則失去的時候太難受。時間過了大概十多年,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在小地方打工,租了一個小平房。有一天晚上加班,回來的晚,然後突然不知怎麼地,門口就突然蹲著一隻橘貓,起初沒在意,貓身上髒兮兮的,估計是野貓,但第二天下班這隻貓還在,我就餵了它點東西吃。此後這隻貓就沒再離開過,乾脆我就把它領到屋裡養了起來。那個時候,我真的覺得,是我小時候那隻小貓回來了,因為可想嘛,橘貓都長得差不多,就給它取了一個當年那隻小貓一樣的名字——咪咪(額,確實很俗套,但沒辦法)。每天下班,有時候跟狗一樣蹲或睡在我們口,有時候不在,但一叫名字,馬上回來(吃飯),這是我見過最聽話的貓。後來咪咪產了兩代,其中有一短時間還被房東要了過去,養在了她自家的糧店,但沒過多久咪咪真的就自己回來了,我自己都感到詫異。最後一次,她產了一對雙胞胎之後,離開了,再也沒有回來過,從相遇到離開,時間也是兩年。後來搬到了北京,咪咪的孩子還一直養著,已經成了一對老貓,每天吃吃睡睡,很懶散很愜意。但我永遠忘不了它們的媽媽。

PPS,電影中出現的四條狗,第一隻金毛、第二隻黑貝(我最喜歡這類狗)、第三隻小柯基。第四隻種類不太清楚,有點像聖伯納,但顯然不是,查了一下,原來是聖伯納和澳洲牧羊犬的雜交。

PPPS,關於電影虐狗的爭議,已被闢謠。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