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大海裡的針

2017-03-01 02:04:06

痛苦有時是一劑慢性毒藥(關於米歇爾·威廉士)


從某種意義上說,《海邊的曼徹斯特》是一部反雞湯電影。影片中的天空是灰濛濛的,地面覆蓋著皚皚白雪,人與人之間的對白平淡簡潔,舒緩的配樂中透露出一絲傷感,故事中沒有救贖,也沒有解脫,但這種遺憾恰恰是本片最好看的地方,因為這才是人生啊。

----------------------------------------------------------------分割線-------------------------------------------------------------------

和很多人預想的一樣,2017年奧斯卡的重量級獎項呈三足鼎立之勢。

最佳影片給了《月光男孩》;影帝為《海邊的曼徹斯特》男主卡西·阿弗萊克;影后為《愛樂之城》女主艾瑪·斯通。

其中影帝卡西·阿弗萊克可謂風光無兩,包括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在內各大獎項的影帝拿到手軟,和去年爛片無數的哥哥本·阿弗萊克形成強烈反差。


和另外兩部獲獎作品相比,《海邊的曼徹斯特》稍顯低調,但不平庸。影片憑藉細膩的表演和情感共鳴,在這個過於政治化的電影評選時代猶如一股清泉,以不圓滿的結局詮釋了人性的糾結和生活的遺憾。

有人用一句話總結了本片的主題:「我們都有權利不與自己的過去和解。」


《海邊的曼徹斯特》有兩條時間線,一條是男主經歷哥哥去世的現實線,另一條是男主觸景生情進入的回憶線。表面上是講述水管工李(卡西·阿弗萊克 飾)與侄子(盧卡斯·赫奇斯 飾)之間的叔侄情,實際上隨著回憶的展開,揭示了李在曼徹斯特小鎮經歷的悲慘過去——因他的過失導致三個孩子死於火災,妻子(米歇爾·威廉士 飾)也因此與他離婚。


關於親情,卡西·阿弗萊克在現實中也有叔叔的身份,他和哥哥大本都已結婚,各自都有孩子,但為了帶入感情去表演,卡西在片場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來醞釀感情。

而我更想說的是影片的女主,飾演前妻的米歇爾·威廉士,她憑藉在本片中的表演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拍攝時,米歇爾由於檔期原因不能常駐劇組,只在有戲份的時候趕回片場,但她每次都能馬上進入角色,我覺得這可能和她的個人經歷有關。

有媒體曾如此評價米歇爾:「她曾是《斷背山》裡的沮喪妻子,也曾是好萊塢最悲傷的女人,她一直是狗仔們最關注的對象,更是一位渴望真愛的單身母親。」


2004年6月,米歇爾·威廉士和希斯·萊傑因拍攝李安的電影《斷背山》相識,雖然影片中兩人飾演的夫妻因丈夫的性傾向而磕磕絆絆,但現實中的米歇爾和希斯·萊傑很快擦出愛火。據《斷背山》的另一名男主演傑克·吉倫哈爾透露,在片場排練時,米歇爾和萊傑常常眉來眼去,濃情蜜意藏都藏不住。


(《斷背山》四名主演合影,左起傑克·吉倫哈爾、安妮·海瑟薇、希斯·萊傑,前為米歇爾·威廉士)

2005年,米歇爾懷孕了,她挺著大肚跟著萊傑遷居布魯克林。當時的米歇爾說:「在那裡我們的生活非常非常甜蜜,我最希望就是能夠保持這種甜蜜。」2005年底,米歇爾生下女兒瑪蒂爾達。次年3月,米歇爾和萊傑憑《斷背山》雙雙獲得奧斯卡提名,兩人一起盛裝走上紅毯,手挽著手,滿面春風。


(《斷背山》中的希斯·萊傑和米歇爾·威廉士,因為是同性片,很多人忽視了這對現實中的真愛)

2007年,就在希斯·萊傑離世的4個半月前,米歇爾與他分手了。知情人說,分手原因是萊傑對藥物的依賴越來越嚴重,到了米歇爾無法忍受的地步。但她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不久後萊傑就與她天人永隔了。

希斯·萊傑的英年早逝,對影迷來說是一個巨大損失,對於米歇爾就是天翻地覆。有朋友說:「那是她生命中一個極度黑暗的時期。她是個浪漫而感性的人,她總是認為自己對未能幫助萊傑負有部份責任,這給她帶來了沉重的心理負擔。」

而希斯·萊傑生前的一些朋友也認為,米歇爾是造成萊傑死亡的重要原因。有人說:「在希斯·萊傑生命的最後時期,他的情緒接近崩潰,因為米歇爾在和他分手之後帶走了女兒瑪蒂爾達,這實在讓他感到撕心裂肺。」


自責加上懷念,讓米歇爾無法走出希斯·萊傑的陰影。她說,希斯·萊傑走後,她覺得自己如同把傷口暴露在空氣里聽之任之的行屍走肉。

但作為一名單身母親,米歇爾沒有讓希斯·萊傑的形像在女兒的成長中缺席。

在她位於布魯克林的家中,依然擺放著希斯·萊傑的照片,萊傑送給女兒的毛絨玩具也完好無損,就連米歇爾那一頭標誌性的精靈短髮也是為萊傑而留的。她說:「我為了那個喜歡短髮的男人剪了這個頭髮,我現在留著它,就是為了表示對那個人的懷念。」


影片《海邊的曼徹斯特》中,我們也能注意到李每次搬家都要精心包裹的三個相框。導演自始至終也未給這三張相片一個正面鏡頭,但每名觀眾都可以在欲言又止的鏡頭中猜出相片的真正內容:李死去的三個孩子。


影片最後,侄子派屈克在看到叔叔房間內的三個相框,終於理解叔叔為什麼無法繼續在小鎮生活,決定尊重叔叔的選擇。

失去親人的痛苦往往並不在一瞬間爆發,而是在親人離開後的日常生活中,每當看到熟悉的景物,感受到熟悉的氣息,都會睹物思人,回想起親人陪伴的日子,突然地心如刀絞。

影片中李失去孩子時,侄子得知父親的死訊時,都沒有失聲痛哭,或者默默流淚,但導演運用大量白描去鋪陳情緒,讓我們能夠感受到人物內心的真實痛苦,這種無處發洩的痛苦比大哭一場更顯壓抑,也更加折磨。

侄子在父親死後一直沒有哭,直到他見到父親在停屍櫃中被冰凍的屍體,又見到冰箱裡的凍雞肉,突然崩潰痛哭,壓抑的情緒才宣洩出來。


而失去孩子的李,早已將自己活成了一具行屍走肉,甚至失去了哭的權利,他在不順心時只能用暴力行為自殘,或者在酒吧滋事鬥毆。


如果說《海邊的曼徹斯特》中,米歇爾飾演的妻子蘭迪在失去三個孩子後選擇重組家庭,開始了新的生活,那現實中的米歇爾則更像卡西·阿弗萊克飾演的丈夫。


治癒傷痛的良藥只有時間和新歡,米歇爾也曾嘗試用戀愛把自己從回憶中拯救出來。她先後和《雲端情人》導演斯派克·瓊斯、《簡愛》導演凱瑞·福永、演員傑森·席格爾等人產生戀情,但全都沒能走到最後,其中不乏因對方無法接受女兒瑪蒂爾達導致的分手。

如今的米歇爾似乎已經適應了單親媽媽的生活,獨自一人將女兒養大,有媒體拍到女兒瑪蒂爾達的照片,發現其長相已經與希斯·萊傑有幾分相似。


有媒體評論,《海邊的曼徹斯特》不談理想也不商業,是一部討論人生遺憾的嚴肅藝術。它從生活的細節出發,講述了一個個人的悲劇和大部份失意者的真實狀態——他們跌倒後並沒有再爬起來,遺憾大約佔了他們人生的一半長度。

從某種意義上說,《海邊的曼徹斯特》是一部反雞湯電影。影片中的天空是灰濛濛的,地面覆蓋著皚皚白雪,人與人之間的對白平淡簡潔,舒緩的配樂中透露出一絲傷感,故事中沒有救贖,也沒有解脫,但這種遺憾恰恰是本片最好看的地方,因為這才是人生啊。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