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美國心風暴 American Pastoral

美国牧歌/美国牧歌

6.1 / 11,714人    108分鐘 | Germany:102分鐘

導演: 伊旺麥奎格
編劇: John Romano (Ⅰ)
原著: 菲利普羅斯
演員: 珍妮佛康納莉 達科塔芬妮 伊旺麥奎格 Uzo Adub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rozenmoon

2017-02-25 19:10:36

這不是無因的反叛,而是美國精神史的病理切片


(文/楊時暘)

說起來,菲利普·羅斯也絕對算得上美國的國寶級作家,迄今為止,除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外,這位老人已經拿下了幾乎所有象徵著文學最高榮譽的獎項。這部《美國牧歌》改編自他著名的作品《美國三部曲》之一。與其說,它講述了一段虐心的父女間斷絕關係的絕望故事,不如說它更像是一個反越戰浪潮當中的精神切片。它可以成為一個心理學和社會學樣本,從眾多角度都有著解讀空間。那父女關係撕裂得如此令人心碎,似乎讓人無從理解,但他們之間不只是個人與個人,個人與家庭的拒斥,更像是整個代際精神變化的縮影。

相較於小說原著更加豐沛的維度,電影版本當中選取了更加窄化和銳化之後的衝突。故事是從回憶開始的。多年之後的一場同學會上,已經60歲的「我」意外聽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兒時好友的哥哥「瑞典仔」已經去世。在很多人心中,他是兒時明朗的記憶之一,彼時時局動盪,這個帥氣的學生運動員總能讓人暫時忘記那些苦難。他是猶太人,父親善於經營,他繼承了工廠,娶了青梅竹馬的選美冠軍為妻,生了一個女兒。他是標準意義上的人生贏家。而這場第45屆高中同學聚會上,「我」卻意外得知了一段悲傷、失意和破碎的人生下半場的故事。

用回憶的方式呈現故事,其實是非常老套的表達,但在《美國牧歌》之中,這樣的引入和結尾時回到現實的呼應,卻有了另外一層「審視」的意味——如今,一切正常化之後,回頭抽離地注視一個特殊年代的心理景觀,那已經變得不可挽回的悲劇猶如夢境。

「瑞典仔」的女兒很可愛,只是有點結巴。她成長的年代正值美國反戰思潮的高峰時刻,年輕人開始用激越的行為表達自己的訴求。但問題在於,很多時候,他們的行為已經近似於另一種形態的戰爭。用當下的眼光去看,那就是一群恐怖份子。他們在郵局、商店安裝爆炸物,用一種暴力反對另一種暴力。這讓大批無辜的人受到傷害。瑞典仔的女兒加入了一個地下組織,親自安裝了炸彈,並且就此逃亡,不知所蹤。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家庭頓時陷入慌亂,父親開始了漫長的尋找,從未曾放棄,而母親變得乖戾,只能從整容,消費和婚外情中尋求慰藉。一個家庭早已分崩離析。

從表層去看,這不過就是一個悲劇故事,莫名其妙的青春期反叛,只不過反叛的程度過於驚世駭俗罷了,但是,從社會意義上看,我們能發現那些美國曆史之中不可逃避的一頁,對於越戰和反戰年代的重新認識,曾經被描述為青年恢弘精神圖景的反戰行動,那些浪漫主義的敘述,都被這個故事徹底改寫。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牧歌》成為了一種揭露,在浪漫和青春勇氣的遮蔽之下,隱藏了多少血肉橫飛。相較於戰爭的殘忍,這些打著和平與愛的旗號的年輕人,到底是否真的有如他們所言的那樣溫柔的訴求呢?當追問進展到此,就成為了一種精神層面的追問,從精神層面上看,一切又遠非到此而至那樣簡單。其實,女兒的乖張舉動,不可能只用一句青春期的叛逆就可以解釋。因為那行為持續了如此長久的時間,後來,女兒日益遁入不可理喻的境地,她在路途中被人強暴,被人脅迫,卻又自願信仰了某個印度的小眾宗教,拒絕清潔自己,也拒絕物質世界。從心理根源上講,這更像是一種對於原生身份的厭惡與撕扯。戰後那段日子,人們盼望著重新興旺經濟,她降生的這個猶太家庭,是一種標準意義上的中產階級環境。而她自己終其一生所反叛的就是這樣與生俱來的人設。中產階級的一切都如同商業廣告中呈現的一樣,有一種表演性的,近乎不可能的完美,而這一切卻真的在「瑞典仔」的生活中切實地呈現著。女兒與生俱來的結巴成為了一種反諷,像是完美生活上的天然瘡疤。在那個中產階級的大房子裡,她永遠無法連貫地說話,而日後,她過上了骯髒的乞丐生活,卻意外治癒了結巴。這成為了一道充滿嘲諷的隱喻。

有人覺得這不過是一個極端個案化的悲劇,但如果放眼那個時代,就會發現,那個女孩的身後潛藏著眾多同僚,那個時代催生出了眾多這樣的故事,只是它們沒有被講述和發掘。這個故事是對於一段精神史的總結,一份沉痛的病理報告。個人承受了眾多大時代巨變施與的重壓,那些內心版塊的扭結和錯位,最終需要找到一個出口。或許,直到最終,那些內心火山噴發殆盡的當口,連那個女孩自己都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會做出如此激越的抉擇。但悲劇的是,在當時,那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衝突。那更像是宏大的、無形的時代重量藉由一個個弱小肉身進行的紓解。在父親的葬禮上,消失多年的女兒,衣著正常地出現的時候,那到底算不算是一種悔意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