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爱乐之城/爵士情缘/啦啦之地

8 / 672,728人    128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雷恩葛斯林 艾瑪史東 Amiee Conn Terry Walters Thom Shel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大奇特(Grinch)

2017-02-14 16:33:38

知道《愛樂之城》這89個梗,你就能了解大半個歌舞片史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歌舞片已經不像它們在上世紀30至60年代那樣普遍了,雖然每隔一兩年我們還是能看到幾部,但這些屈指可數的歌舞片大都在原地踏步,已無法恢復鼎盛時期的天真與爛漫。此番《愛樂之城》能夠脫穎而出,正是由於它返璞歸真地採用好萊塢傳統歌舞片的形式及法國導演雅克·德米(Jacques Demy)歌舞片的技法,去講述一場通俗化的愛情故事。從服裝、歌曲到編舞都在創造一種懷舊的基調,使人懷念舊時的歌舞片。不過它依然現代感十足,以免疏遠當代觀眾。對於歌舞片的探索精神也延伸至故事層面,就像《藝術家》(The 阿提斯t,2011)的默片形式,《愛樂之城》是用歌舞片的子類型(包括:傳統的麥克梅歌舞片、華納歌舞片、大爵士及當代的樂隊片、演唱會電影)在各段落相映成趣,有傳承,又能帶出類型演變,擁有歷史底蘊的積澱。它們同時又能服務於愛情主題,做到內外兼修。

導演達米安·沙澤勒深深知道如何保有過去的風格,還要朝前看。男主角塞巴正是這樣一種懷念過去好時光的樂迷,與當代那些傑出的音樂家相比,他陷入了一個尷尬處境——沉迷於對傳統爵士之中,無法自拔。片中組建樂隊的塞巴同學(約翰·傳奇 飾)對他說的那番話一語道破:「我知道,這不一樣(指當代樂隊),但你說你要拯救爵士,如果沒人聽,還怎麼拯救? 因為你這樣的人,所以爵士才在消亡。你在燈塔咖啡屋對著90歲的老人表演,孩子們在哪裡?年輕人在哪裡?你執迷於肯尼·克拉克和塞隆尼斯·蒙克,這些人是革新者,如果你固守傳統,怎麼能成革新者?你抱著過去不放,但爵士講的是未來。」這是話中有話,影片也在借爵士樂去訴說歌舞片的未來。當代歌舞片不該默守陳規,應當在維繫傳統的同時去革新,使人呼吸新鮮空氣,帶來希望與榮耀,才能擁有閃爍、活潑的生命力,這才是它們曾經深受歡迎的原因。

相較於其他類型,歌舞片可能是最喜歡談情說愛的,不同的是角色們都是能歌善舞的好手。歌舞片也最仰仗公式化的創作套路,因此常被批評「幼稚可笑」。這種看法,顯然錯失了用歌舞展現故事的魅力。歌舞片難就難在控制故事與歌舞(音樂)的均衡,《愛樂之城》成功把歌舞融入故事,推動故事,替代對白。不過在當今,能唱會跳又會演的明星幾乎為零,高司令和石頭姐都是非職業舞蹈演員,所以只能表演簡單的舞蹈動作。好在導演懂得用畫面揚長避短,效果看起來仍然非常好了。儘管不少技巧在前作《公園長椅上的蓋伊和瑪德琳》和《爆裂鼓手》中也見過,但此番效果和語境已然不同。當然,洛杉磯的城市載體也很突出。

劇作上,用四季比喻愛情、事業的不同階段,探討個人對它們的妥協與堅持,以及它們的無法兩全。兩人其實是用愛情為彼此的事業(夢想)樹立了信心。用悲劇收場,避免了傳統歌舞片對於大團圓愛情的天真描繪,那隻存在於童話中。最後幻想的大團圓結局是一面鏡子,從現實抽離又關照著現實。用歌舞表現幻想、造夢是歌舞片慣用伎倆,可以彌補遺憾,道出夢想與現實的落差,加深音樂的治癒能量。

自古歌舞片就喜歡幻想奇景,因為多數時候,它們都是角色內心世界的外化。說到底,歌舞片的柔情夢幻與現實世界是格格不入的,這也是為什麼歌舞片在60年代後期由街頭巷尾走向高山草原,由礦場學校走向歌樓舞廳,部部大場面的自然主義歌舞片應運而生之後,逐漸走向下坡路。因為觸及真實,便會把它原來的浪漫本性毀滅殆盡。所以現在我們在很多動畫片中,並不覺得它們突兀的原因,如《冰雪奇緣》《海洋奇緣》《了不起的菲麗西》等。

我們都知道,《藝術家》並不能為默片帶來復興,《愛樂之城》當然也無法對歌舞片帶來革命,它有的一種情懷。簡單、純粹,每個節拍(場)、每個鼓點(幕)都能敲中聽者(觀眾)的心。讓人進入一個美妙世界,忘卻現實的種種,我想這就足夠了。

當然,《愛樂之城》更是一場精心為歌舞片愛好者設計的迷影電影,編導還把自己對於爵士樂的一點小趣味也藏在其中,玩的不亦樂乎。影片在模仿前人的姿態時,還能延續其精神,迷影、復古又革新。下面回到我的常規套路中來,展開說一下藏在片中的陳年老梗。我已經在腦(掉)洞(影)聯(袋)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然而(不止本片)很多都得到了導演本人的承認。

ps:我給桃姐的時候是82個梗,晚上夢遊時又補充了7個,剩下一個留著你們補充吧,最好給我強有力的論證。

1.

《愛樂之城》中的「西尼瑪斯科普」

《聖袍千秋》中的「西尼瑪斯科普」

首先,《愛樂之城》採用了古老的西尼瑪斯科普式寬螢幕立體聲電影(Cinemascope),這是20世紀福斯於1953年推出的螢幕系統,螢幕比例是2.55:1,電影《聖袍千秋》(The Robe)由此成為第一部寬螢幕電影,後來各大公司對於寬螢幕的競爭激烈(此處省略一萬字),使得《諜報飛龍2》(In Like Flint,1967)成為最後一部西尼瑪斯科普影片。算起來,《愛樂之城》還是時隔50年之後的回歸。

「舞王」弗雷德·阿斯泰爾最後一部麥克梅歌舞片《玻璃絲襪》(Silk Stockings,1957)有一首歌就調侃過:「這個時代想讓觀眾進電影院光有明星已經不夠了,還要有Technicolor、Cinemascope和立體聲。」

《愛樂之城》用的是超35毫米膠片,配合潘納維新 (Panavision)兩倍壓縮比變形鏡頭(左右略裁)仿2.55:1畫幅。所以我們在片頭看到的是「Presented in Cinemascope」而不是「A Cinemascope production」。開頭的黑白+4:3「頂峰娛樂」的廠標結束後,畫幅慢慢拓展成色彩斑斕的西尼瑪斯科普式寬螢幕,已傳達了它的復古定位(國內院線版在「頂峰娛樂」之後還加入了香港某公司的廠標,實際上破壞了黑白4:3的過渡)。

2.~3.

《紐約,紐約》

影片縱向比較的參照對像是《藝術家》,理由上文已說明;橫向比較是馬丁·斯科塞斯的歌舞片《紐約,紐約》(紐約, 紐約,1977),那部片男女主角的身份是爵士樂手和歌手,同《愛樂之城》中爵士鋼琴家、演員相似,同樣圍繞他們的愛恨交纏與人生困惑展開。其實,無論是百老匯音樂劇還是好萊塢歌舞片,都喜歡讓主角在愛與工作中找尋幸福,兩個目標交織在一起更是驅動劇情的動力。兩部影片的共性還有很多,稍後再續。

4.~9.

《愛樂之城》

《柳媚花嬌》

《名揚四海》

開篇那場一鏡到底的洛杉磯交通阻塞,據導演本人證實,是從戈達爾的《週末》(Weekend,1967)、費里尼的《八部半》(8½,1963)片頭和喬·舒馬赫的《城市英雄》(Falling Down,1993)片頭找尋的靈感。

但是人們紛紛下車起舞歌唱,是在呼應雅克·德米歌舞片《柳媚花嬌》(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1967)的開場部份,讓歌舞場面具有臨場感。這場戲也與德米的另一部歌舞片《瑟堡的雨傘》(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1964)一樣,所有對白都是唱出來的,好像他們生來就用歌聲表達一樣。仔細看能發現,這場戲的歌曲應該均為幕後配唱,這也是遵循《瑟堡的雨傘》的特點,演員不會唱歌,由幕後配唱。整場戲一鏡到底(由三個鏡頭後期拼接而成)調度酣暢淋漓,充滿活力。雅克·德米歌舞片就是將場景置於實景中,輕快、時尚、朝氣蓬勃。當然,包括如嘉年華般的街舞、體操的融合,包括人們在車頂起舞,是借鑑了艾倫·帕克的歌舞片《名揚四海》(Fame,1980)。

《公園長椅上的蓋伊和瑪德琳》

導演一直都是雅克·德米的死忠,在其處女作《公園長椅上的蓋伊和瑪德琳》開場,就能看到《瑟堡的雨傘》的印記。

《愛樂之城》

順便說,米婭擋住了塞巴的去路,結下一個小小的樑子是典型的好萊塢神經喜劇(Screwball comedy)的開場套路,引出冤家男女的相遇方式。不少歌舞片也喜歡採取這種出場,比如《我愛馬文》(I Love Melvin,1953)等。

10.

英格麗·褒曼是貫穿米婭靈魂的人物,米婭的臥室床邊掛有一幅巨大的英格麗·褒曼海報,後被撤下。在導演2013年完成的原始劇本中,其實有更多關於褒曼的故事:

① 米婭公寓的海報對應結尾結婚之後新家的海報(正片中新家並未再出現);

② 米婭和塞巴聊天時有詳細講過《美人計》中被褒曼表演打動的細節(正片只提到了她的姑媽小時候帶她去看過很多老電影,其中包括《卡薩布蘭卡》和《美人計》);

③ 褒曼在DOS的第一次試鏡,米婭給這個試鏡做了旁白。

④ 播放《美人計》那段經典吻戲時,米婭念褒曼的台詞與螢幕上的男主角加里·格蘭特互動。結尾米婭還說了一句:「Here I am crying for a dead actress I never even knew. That’s L.A.」

儘管正片中已經看不出褒曼這條線,但涉及她的點還是散落於各處。

11.

《愛樂之城》

《卡薩布蘭卡》

除去《紐約,紐約》,另一大致敬影片是《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1942),這是導演有意為之的。它雖不是歌舞片,主軸卻有共通之處。對白約有兩次提到《卡薩布蘭卡》,

當米婭向塞巴介紹華納片場時,指著咖啡館外的窗戶說那兒曾是褒曼和鮑嘉拍《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1942)的場景。仔細看,還能看到窗下一家名為「Parapluies」的店舖(法文「雨傘」的意思),這裡一定是導演有意為之,因為這又是一處小小的對《瑟堡的雨傘》的致敬,《瑟》片名也有「Parapluies」的單詞,女主角家也是經營一家傘店。

《愛樂之城》

《卡薩布蘭卡》

《愛樂之城》最後20分鐘充滿深深的惆悵與遺憾,已經成家的米婭和丈夫偶然走進塞巴開的爵士俱樂部,他們各自實現了夢想,卻與他們的愛情失之交臂。當兩人的目光交織在一起,正是《卡薩布蘭卡》情節的再現。「全世界有這麼多城市,城市裡有這麼多酒吧(俱樂部),可她卻偏偏來到了我這兒。」《卡薩布蘭卡》中是里克夜總會,里克不得不對他的命運做出一次抉擇;《愛樂之城》是塞巴爵士俱樂部,也通過臆想的方式做出了命運的另一版結局,它從現實抽離卻又關照著現實,是一面鏡子,映出夢想與愛情、現實與童話的落差。

12.

《瑟堡的雨傘》

最後一幕的錯過與遺憾,也令人想起《瑟堡的雨傘》的悽美結局——多年後,已嫁做人婦的女主角在加油站見到同樣已婚的男主角,但他們只能相視以對,默默離開。

13.

《愛樂之城》

《無因的反叛》中的葛瑞菲斯天文館

塞巴和米婭的約會電影是《無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後來米婭提議去葛瑞菲斯天文館,不只因為可以在館內看到「繁星」(呼應主題曲〈繁星之城〉),更因為那是《無因的反叛》高潮戲的發生地。在影院看電影那場戲,剛好演到《無因的反叛》天文館一幕。

14.

《匪幫傳奇》中葛瑞菲斯天文館的刪減片段

石頭姐和高司令之前拍《匪幫傳奇》(Gangster Squad,2013)時,也有在葛瑞菲斯天文臺拍過一段感情戲,不過最終成片被刪掉了,可以在藍光碟的刪除片段里找到。對比看來,頗有前世今生的感覺。

15.

《愛樂之城》

《無因的反叛》

男女主角都穿過的同一件紅夾克也是《無因的反叛》中詹姆斯·迪恩的經典行頭。迪恩在片中演一個反叛青年,那件紅夾克可以說是年輕、反叛的象徵。影片似乎有意把英格麗·褒曼視作米婭的精神符號,把詹姆斯·迪恩視作塞已對於老電影的一種精神符號。在《愛樂之城》開始,米婭經過好萊塢大道旁的《You Are the Star》壁畫時,裡面也有一個穿紅夾克的詹姆斯·迪恩。

16.

《愛樂之城》

《無因的反叛》

「繁星"在《無因的反叛》中的天文館中也有出現

17.

《愛樂之城》

《百老匯旋律1940'》

在星空共舞的設計靈感出自《百老匯旋律1940'》(Broadway Melody of 1940,1940)中弗雷德·阿斯泰爾與埃利諾·鮑威爾共舞的場面。百老匯舞台的美術置景仿若星空, 兩人輕盈無瑕的舞姿更是置身星空。

18.

《曼哈頓》

另外,需要知道的一點是——導演達米安·沙澤勒和攝影指導萊納斯·桑德格倫(Linus Sandgren)都是伍迪·艾倫的粉絲(我甚至有理由懷疑導演可能也是單簧管手伍迪·艾倫的樂迷),這部電影你能看到很多深受《曼哈頓》(Manhattan,1979)影響的橋段。包括兩部片對於城市和愛情的描繪,讓人感覺鮮活無比。

《曼哈頓》有一場戲就是伍迪·艾倫和戴安·基頓為了避雨躲進一個天文館,有場對話戲也是在星空的背景前展開。

19.

《愛樂之城》

《曼哈頓》

「冬天」之前那一幕,兩人氣定神閒坐在格里芬公園的長椅上,發現從未停下來欣賞過白天的景色,這又是一處致敬伍迪·艾倫《曼哈頓》的鏡頭,那裡面伍迪也說從未真正欣賞過這裡的風景。

20.

《愛樂之城》

《人人都說我愛你》

再說飛天戲,伍迪·艾倫的歌舞片《人人都說我愛你》(Everyone Says I Love You)中也有歌蒂·韓騰空飛舞的鏡頭,不過兩部片的最大共同點,恐怕還是用四季來代表敘事篇章了,只不過《人》沒有明確用四季的標題來區別,但《瑟堡的雨傘》是分標題講故事的。

21.

《愛樂之城》

《紅磨坊》

雲層之上牽手共舞的場面可參考的對像是巴茲·魯赫曼的音樂、歌舞片《紅磨坊》(Moulin Rouge!,2001)。

22.

《愛樂之城》

《睡美人》

星空中的翩翩雙人舞是迪士尼動畫片《睡美人》(Sleeping Beauty,1959)的再現。

23.

《愛樂之城》

《雨中曲》

米婭和賽巴踱步到山上時,賽巴抓著燈柱開嗓無疑是《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1952)中金·凱利唱著《Sing'in the Rain》在雨中繞著路燈起舞的畫面,就差手裡拿把傘了。

《我愛馬文》

《雨中曲》兩年後,另一位主角唐納德·奧康納在歌舞片《我愛馬文》又照搬了這個動作。

《愛樂之城》裡的好多路燈…

路燈是好萊塢歌舞片的常見元素,即便進入60年代,由舞台走向了真實世界,路燈依然是經久不衰的佈景、道具,無論是60年代的《電話皇后》(Bells Are Ringing)還是70年代的《紐約,紐約》。

24.~29.

《愛樂之城》

《禮帽》

《篷車隊》

《愛樂之城》山上的雙人舞明顯致敬了麥克梅「舞后」和「舞王」——金姐·羅傑斯與弗雷德·阿斯泰爾,(費里尼的《舞國》(Ginger e Fred,1986)就是以他們倆為原型拍攝的),在導演的原始劇本中也是這麼描述的:「dissolving into a Fred-and-Ginger-style dance」。金姐和弗雷德是統御30年代的歌舞搭檔,他們從1933至1939年間,合作九次,十年後又又一次。他們主演的歌舞片,從劇情、歌曲到視覺韻律,完全隨二人悠然自在的螢幕人格達成。

《愛樂之城》這場舞遵循兩人舞蹈場面的特點,用一鏡到底的長鏡,任由攝影機單純跟隨舞步,甚少使用面部特寫,以便完整保留流暢的肢體動作。不過由於高司令和石頭姐舞蹈功底不高,所以只好用慢舞呈現。

真正比較起來,金姐與弗雷德主演的《禮帽》(Top Hat,1937)是與之最接近的,其一,他們在中跳完這支舞后,才「化解」了之前結下的「小樑子」;其二,這場舞曾被雷聲打斷了一小下,而《愛樂之城》最後是被手機鈴聲打斷。

公園和路燈的主場景又如《蓬車隊》(The Band Wagon,1953)裡的復刻,這兩部老片梗也是得到導演本人承認的。

那個經典表情「土豪,我們做朋友吧」就是出自《蓬車隊》。

《愛樂之城》/《黃金夢》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倫巴》

高司令和石頭姐在海報上這個動作,頗像《黃金夢》(You'll Never Get Rich,1941)中弗雷德·阿斯泰爾和麗塔·海華斯的劇照(注意,是劇照,與正片有所出入)。至於米婭的黃裙能在百老匯歌舞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和法國歌舞片《倫巴》(Rumba,2008)覓得蹤跡。在此特別介紹《倫巴》主創合作的所有影片《仙女》、《倫巴》、《愛上冰山的女人》,都是非常棒的帶有歌舞色彩的喜劇。

《愛樂之城》

《伴我婆娑》

米婭和塞巴坐在長凳上的舞步,比較接近的是金姐與弗雷德在《伴我婆娑》(Shall We Dance,1937)中經典旱冰舞的前奏小熱身。

30.

《愛樂之城》

《伴我婆娑》

弗雷德·阿斯泰爾被譽為「舞王」,你能在《愛樂之城》中找到他多部作品的影子,帽子和枴杖(或棍子)是弗雷德的經典道具。塞巴在碼頭拾起一頂帽子,歸還前用了幾個簡單的動作,這正是弗雷德帽子舞的入門級。帽子是弗雷德的符號,並沒有明確的電影指涉。

31.~32.

米婭的女室友段落,如《油脂》(Grease,1978)+《巴黎之戀》(Les Girls,1957)中的女室友段落。

33.~37.

《愛樂之城》

《西區故事》

米婭和室友們共舞,她用窗簾圍在身上做出一個女神打扮,60年代經典歌舞片《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1961)裡的娜塔莉·伍德也用一條綢布裹在身上,扮演女神。

《愛樂之城》

《花鼓歌》

其中一名女室友的扇子舞來自《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1961),這是好萊塢屈指可數的以中國人為題材的歌舞片,片中除展現南方的花鼓歌之外,還有扇子舞。實際上,片中只出現了黃白相間的摺扇,藍色這把只存在於海報封面。

廣告畫《傘下的狂歡》

遠處餐廳位置的黃色海報並非《雨中曲》的某款海報,它是廣告繪畫之父卡皮耶洛(Leonetto Cappiello)的廣告畫《傘下的狂歡》(Parapluie Revel),比《雨中曲》還要早。值得注意的是,法語"Parapluie"這個單詞再度出現。

《愛樂之城》

《生命的旋律》

米婭和室友在大街上翩翩起舞,對應的是60至70年代的歌舞片大拿鮑勃·福斯的《生命的旋律》(Sweet Charity,1969)中天台那場戲。《愛樂之城》這場戲的優勢在於色塊的運用明亮飽滿,編舞具有衝擊力,且不失俏皮活潑。不過鮑勃·福斯對於《愛樂之城》並沒多少影響,他的歌舞片多是將歌舞與故事分離,除了《生命的旋律》,他也並不擅長用色。鮮艷著裝是雅克·德米歌舞片的特點,他以各種鮮艷的顏色去妝點角色,單從顏色就已經做到賞心悅目。

《愛樂之城》

《紐約,紐約》

威廉·克萊因在紀錄片《百老匯之光》(Broadway by Light,1958)里拍攝的夜色中的霓虹燈光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許多老電影在表現舞林酒池、聲色犬馬的場面時,也喜歡用這種霓虹燈的色彩與角色的行為進行疊化,這是一種慣用手法,老馬的《紐約,紐約》里也有這種鏡頭。之前有國外網友剪的視訊里指出這裡對應的是《雨中曲》,我認為是不恰當的。

38.~41.

《愛樂之城》

《甜姐兒》

米婭那條黑色緊身長筒褲+白襪+黑鞋的造型,是《甜姐兒》(Funny Face,1957)中奧黛麗·赫本的經典款式。

《愛樂之城》

《一個明星的誕生》

米婭在獨幕劇中穿的黑西裝聯想起《一個明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1954)中朱迪·加蘭演出歌舞劇時的那身。話說朱迪·加蘭的女兒麗莎·明奈利也是鮑勃·福斯超級無敵牛逼歌舞片《歌廳》(Cabaret,1972)的女主角,石頭姐可是演過百老匯版本的《歌廳》。

《愛樂之城》

《瑟堡的雨傘》

塞巴在片頭、片尾兩次身著咖啡色西裝,應當還是參考了《瑟堡的雨傘》中男主角在中後段的那身服裝。咖啡色也符合塞巴這個「懷舊人士」的象徵。

《愛樂之城》

《瑟堡的雨傘》

米婭與塞巴有次夜晚散步,穿了件粉長裙,也借鑑自《瑟堡的雨傘》中女主角的長裙,儘管款式不同,但顏色和領口設計卻極為統一,且同樣出現了相似的構圖和走位。

42.

米婭與塞巴相愛後的第一場戲,她在寫自己的獨幕劇,劇中角色叫吉娜維芙(Geneviève),此名正是《瑟堡的雨傘》里女主角的名字。感謝@汽車大師 告知,一度以為這是寫信……

43.

塞巴在餐廳裡演奏的音樂是耳熟能詳的聖誕應景歌"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和"Deck The Halls",在導演的原始劇本中寫的曲目是《銀色聖誕》(White Christmas),出自老一輩美國觀眾都曾看過的經典同名聖誕電影的主題曲。不過現在正片中用的兩首更能俘獲年輕觀眾,也更有喜感。

銀色聖誕7.7導演 麥可·柯蒂斯 主演 平·克勞斯貝 / 丹尼·凱耶 / 美國 / 7.7分(239評價)

這家餐廳是在WB studio lot附近的Smoke House拍的,歷史悠久,和好萊塢的聯繫也很深。大本的《逃離德黑蘭》(Argo,2012)也有在這兒取景。

44.

《愛樂之城》

《葛倫·米勒傳》

塞巴帶米婭去聽爵士樂那場戲,是向上世紀50年代的大爵士電影致敬,尤其像極了《葛倫·米勒傳》(The Glenn Miller Story,1954)中搖擺爵士大師葛倫·米勒帶妻子去聽路易.阿姆斯壯(由本人親自扮演)的音樂一幕。

《愛樂之城》

這場戲與之後的演唱會(炫目的燈光、躁動的觀眾)一幕戲形成對比,同時帶出音樂類型片的演變(也就是現在的演唱會紀錄片),暗示爵士樂時代的一去不復返,更加闡明了約翰·傳奇那番話的精髓:固守傳統,怎麼能成革新者?(想來我這種「老片痴影患者」也是如此吧……)

《愛樂之城》

另外,60至80年代帶有清新活力的音樂片(披頭士、貓王的音樂電影和之後的樂隊電影,導演初始劇本中描繪的是80年代風格)在片中也有出現(上圖一幕),他們用流行歌曲豐富文化內容,為一成不變的歌舞片帶來一股新風,對於音樂電影的革命也是標新立異的。

45.

《愛樂之城》

《蔑視》

很多影片都有通過背景牆的色彩變化來表現人物,金·凱利在歌舞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中也用過,戈達爾在《蔑視》(Le mépris,1963)中的使用保持了動作的連貫性。

46.

《愛樂之城》

《迷魂記》

塞巴家的夜戲幾乎都是全綠色的室內戲,包括兩人的第一次情感轉折戲,是通過霓虹燈透過窗簾來營造效果。這顯然是從希區柯克的《迷魂記》(Vertigo,1958)那裡學來的,《迷魂記》中的酒店外擁有巨大的綠色霓虹燈,透過細孔窗簾映射在朱迪的房間中,使整個房間瀰漫綠光。最經典的一場戲,當更衣後的朱迪走出浴室,視覺上感覺她變成了瑪德琳,沐浴在朦朧的綠光下,如夢幻柔軟的回憶,而史考特也在此時退出他的浪漫幻想進入現實。在《愛樂之城》中,綠色霓虹燈也突出了一種朦朧的美感。

(托朋友專門嚮導演進行了求證,導演的解答是:對,對,綠色的霓虹燈光從背景打過來。那其實是一個臨時的主意,Lina,我們的攝影師想要這樣一個致敬的鏡頭。這也說明就算在那樣一個情感上非常現實的場景,你也想要一點點魔術,一點點老派好萊塢,整部電影的各個方面,都是這個來一點,那個來一些,保持一個混搭的狀態。)

47.~54.

《愛樂之城》

《迷魂記》

《迷魂記》中的旋轉多圈接吻鏡頭已經影響了不少影片,《愛樂之城》臆想部份的的開始段落也使用了該手法,只不過它的轉速要比《迷魂記》快許多。

《愛樂之城》

《瑟堡的雨傘》

臆想段落中的紅色舞廳是參考自《瑟堡的雨傘》中的舞廳,這裡是水手流連的地方,注意左邊那根柱子也得到了保留。

《愛樂之城》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通過小號轉變的半圓黑洞,是參考自《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中的塞納河畔的場景,半圓黑洞即橋洞。

《愛樂之城》

《紅氣球》

臆想部份的歌舞串聯,出現了法國片《紅氣球》(Le Ballon Rouge,1956)中手持紅氣球的男孩身影。它並不是歌舞片,可能只是導演的個人喜好,不過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男孩發現一個紅氣球,它彷彿有生命,在它的帶領下,男孩走過巴黎的大街小巷。影片充滿超現實的風格,讓人聯想到保羅·克利以及傑昂· 米羅等畫家的作品。所以放在《愛樂之城》臆想段落中,同時搭配藝術佈景和巴黎的背景。

這場戲還有一位水手形象,水手可是歌舞片的常見角色,無論是弗雷德·阿斯泰爾(《海上戀舞》(Follow the Fleet,1936))、金·凱利(《起錨》(Anchors Aweigh,1945)、《錦城春色》(On the Town,1949))還是雅克·德米(《柳媚花嬌》)歌舞片或多或少都有水手的形象。

《愛樂之城》

《甜姐兒》

《甜姐兒》(Funny Face,1957)中奧黛麗·赫本在凱旋門前的七彩氣球也有出現。在形式方面頗有風格,服裝以及攝影上鮮艷的色彩運用令人印象深刻。

《愛樂之城》

《雨中曲》

後台入口這個潔白空曠的大舞台,是《雨中曲》中兩個元素的結合。

這場戲的舞台是典型的麥克梅歌舞片的場景,並沒有明確的電影指涉。值得一提的是,該場景在男女主角之前參觀華納片廠6號棚時已有出現(包括路燈、地球儀),所以說電影是造夢的藝術,而夢又是來源於現實。

55.~57.

《愛樂之城》

《1933淘金女郎》

剪影效果重現了試鏡一段,這是舞蹈指導巴斯比.伯克利(Busby Berkeley)在《1933淘金女郎》(Gold Diggers of 1933,1933)中的獨特烙印。之前曾介紹過巴斯比(可跳轉至:請您欣賞:肉山人海萬花筒),他除了具有用攝影機運鏡把團體表演轉化成部隊操練的本事外,最厲害的就是能將極具創意的攝影技巧融入舞蹈形式中。而男女主角的剪影最後相擁的鏡頭出自《廣告員》(The Hucksters,1947)中蓋博和寇爾的劇照(正片中並無)。

另外,前兩年有新聞說,高司令要拍巴斯比.伯克利的傳記片,也算個有趣的巧合了。

《廣告員》劇照

《公園長椅上的蓋伊與瑪德琳》

實際上,達米安·沙澤勒在導演處女作《公園長椅上的蓋伊與瑪德琳》中就有用過側面剪影的拍法。

58.~59.

《愛樂之城》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1951)的芭蕾舞蹈部份,剪輯轉場用的都是舞蹈姿勢(最出名的可能是復刻羅特列克的畫作《Chocolat Dancing in the Irish American Bar》那段),而《愛樂之城》里則用到了很多次樂器(鋼琴海報,演奏中的小號等)來做剪輯轉場。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整個歌舞串場更是從《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結尾長達17分鐘金·凱利的臆想中得來的,隨著印象派佈景的變換,加上不同的舞法與形式,令人目不暇接。兩部片同樣營造出巴黎的氣氛。只不過《愛樂之城》的臆想片段里埋有很多老好萊塢歌舞片的影子。

幻想其實也是歌舞片經常使用的手段,文森特·明奈利是用歌舞場景展現角色幻想和情緒的高手,《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以前另一個比較典型的是《風流海盜》(The Pirate,1948)里對朱迪·嘉蘭演的女主被傳奇海盜的故事吸引,從而春心萌動的部份(其實就是藝術的表達女主角的性幻想)。此外,巴斯比·伯克利在《1935年淘金女郎》(Gold Diggers of 1935,1935)》中的"Lullaby of Broadway"部份也是典型的用歌舞段落表現夢境,而且還是個非常殘酷的夢境結局。

其他場景性內容:

60.~73.

《愛樂之城》

《柳媚花嬌》

米婭所在的咖啡館似乎也參考了《柳媚花嬌》中的小館。

《愛樂之城》

咖啡館裡的三張黑白照分別是:好萊塢女星拉娜·特納、電影《好萊塢巡遊》(Hollywood on Parade,1932)劇照:平·克勞斯貝和瑪麗·碧克馥、好萊塢女星麗塔·海華絲。

《愛樂之城》

《人人都說我愛你》

用牆上的海報來做迷影,在很多影片中都出現過。《人人都說我愛你》中德魯·巴里摩爾的房間中也出現過很多歌舞劇的海報。米婭房間的牆上還貼有《金髮女吸血鬼》(The Blonde Vampire,1922)、《勇氣》(The Dove,1927)、《野百合》(Lilies of the Field,1930)、《黑貓》(The Black Cat,1934)的和《百老匯的淘金者》(Gold Diggers of Broadway,1929)海報,客廳還有《繡巾幪面盜》(The Killers,1946)的海報,奇怪的是這些影片都不是歌舞主題。

《愛樂之城》

亞里托影院門口張貼的海報則有兩張《無因的反叛》、《無線電巡邏》(Radio Patrol,1937)和《永別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1932)。

以及詞彙方面的:

74.

《愛樂之城》

影片中使用的語言和詞彙也很舊式,比如塞巴和姐姐的對話中,他用到了「Shanghaied」這個詞,這是個老詞,有「拐騙」之意。曾出現在多部好萊塢老電影中,1909年美國拍了部電影《Shanghaied》,後來用「shanghai」命名的影片不下十部,內容多是有關綁架和誘拐的。卓別林1915年也拍過一部《Shanghaied》的海上誘拐喜劇。包括後來的《上海特快》(Shanghai Express,1932)、《上海小姐》(The Lady from Shanghai,1947)、《上海驚奇》(驚爆天狼星/Shanghai Surprise,1986)的片名都有貶義。希區柯克在《奇怪的富翁》(Rich and Strange,1931)結尾,也是讓主角上了中國人的船,同樣有這層意思(它的另一個片名叫「East of Shanghai」)。

75.

《愛樂之城》

《紐約,紐約》

片尾結束時,"The End」下方用了"Made in Hollywood U.S.A"字樣,這也是一個非常標準的老電影片尾。老馬的《紐約,紐約》裡的戲中戲「happy endings」裡面也有這個細節。

片中的爵士樂梗:

76.~72.

約翰·柯川和比爾·伊文斯

塞巴家中出現大量關於爵士樂的梗,首先是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和比爾·伊文斯(Bill Evans),這兩張照片都是兩人非常標誌性的照片。前者是人類歷史上最牛X且著名的薩克斯風手,後者是人類歷史上最牛X且著名的爵士鋼琴手。

《愛樂之城》

霍奇·卡麥可

塞巴不讓蘿拉坐的小板凳,是著名爵士男歌手、作曲家霍奇·卡麥可(Hoagy Carmichael)坐過的板凳。而塞巴說的「The Baked Potato」把它扔了,「The Baked Potato」是洛杉磯富人區Studio City的一家爵士樂餐廳俱樂部。

塞巴後來成立俱樂部後,約翰·柯川和比爾·伊文斯的照片以及霍奇·卡麥可坐過的板凳再次出現。

蘿拉說給塞巴帶了一塊小地毯,塞巴不要,蘿拉說「如果邁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在上面尿過尿你是不是就要了」。邁爾斯·戴維斯是最偉大的爵士樂大師,小號手。無數偉大爵士樂大師的導師,Cool Jazz創始人,最早開始Bop Jazz演奏的人之一。前面出現的兩張照片裡的約翰·柯川比爾·伊文斯,在50年代末都曾經是邁爾斯·戴維斯的五重奏樂隊中的樂手,錄製過包括《Kind of Blue》在內的多張爵士樂經典唱片。

蘿拉走後,塞巴開始隨著唱片練琴,曲子是爵士鋼琴演奏家西洛紐斯·蒙克(Thelonious Monk)的曲目《Japanese Folk Song》。

73.~83.

在塞巴工作的餐廳裡,「魔鬼老師」J.K.賽門斯不讓他演奏自由爵士(Free Jazz),但其實塞巴只不過是一些即興演奏,而不是真正的自由爵士。可能是,如果使用真正的自由爵士的話,不光是餐廳裡的客人,恐怕連螢幕前的觀眾們都會受不了的。

當米婭說她恨爵士樂後,塞巴帶她去了一家爵士樂俱樂部,台上的樂隊是典型的爵士五重奏組合,即:小號手、薩克斯風手、貝司手、鋼琴手和鼓手。在這個部份,最突出的是介紹爵士樂和調侃肯尼·基(Kenny G)。這裡有幾點需要說明:

1、關於爵士樂的起源,塞巴講的只是很小的一個方面,其實爵士樂的起源非常複雜,是一黑人音樂為根源的多民族多類型音樂經過很多年多融合後形成多音樂類型。

2、重點來啦!調侃肯尼·基。在塞巴興緻勃勃地發表了一大通關於爵士樂的blah blah之後,米婭很認真地提到肯尼·基和「電梯音樂」!這幾乎是現實生活中爵士樂迷和爵士樂手都無法容忍的,就是,把肯尼·基和他的「電梯音樂」當成爵士樂。

肯尼是人類歷史上最暢銷以及最被鄙視(被爵士樂界)的薩克斯風選手。至今並且仍然繼續被賣出的唱片已經超過75,000,000張,這個數量「甚至比所有爵士樂手的唱片銷量總和還要多。雖然肯尼先生從未說過自己演奏的是爵士樂,但無奈很(suo)多(you)他的粉絲都認為自己聽的是爵士樂。而肯尼另一個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其樂曲經常被用在電梯內和商場關門時,所以他的音樂也被調侃成「電梯音樂」。

順便說一句,想到米婭當時那張認真的臉,我就想笑。

3、在米婭很認真地提到肯尼·基之後,塞巴說到了薩克斯風演奏家,以高音薩克斯風為主奏樂器的先驅者西德尼.波切特(Sidney Bechet)。台詞是這樣的「Sidney Bechet shot somebody because 他彈錯了一個音…」

導演達米恩·查澤雷似乎很喜歡在自己的電影中使用一些爵士樂手們並不存在的趣(hu)聞(bian)軼(luan)事(zao)。就像在《爆裂鼓手》中說爵士打擊樂傳奇人物喬.瓊斯(Papa Jo 瓊斯)向爵士樂歷史上最才華橫溢的薩克斯風手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扔鈸片一樣,都沒有真的發生過。

不過,在米婭給塞巴未來的俱樂部設計logo時,塞巴又一次提到了查理·帕克,並且說他的綽號是「Bird」,這個倒是對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過他的傳記片《火鳥重生》(Bird,1988))

84.

塞巴上台介紹樂手,這個橋段設計的很有深意,每一個樂手的名字都對應了一個現實中的偉大爵士樂音樂家:

薩克斯風手:Cal Bennett → Tony Bennett

Tony Bennett:這個不用說了吧,現今唯一存活的爵士樂大師,爵士男歌手,一大堆名曲,就算你沒停過這個人,但我不信你沒聽過他的歌。

小號手:Javier Gonzalez → Ruben Gonzalez

Ruben Gonzalez:著名拉丁爵士樂手,古巴三大鋼琴手之一。

貝司手:Nedra Wheeler → Kenny Wheeler

Kenny Wheeler:著名小號演奏家以及柔號(Flugehorn)演奏家。

鼓手:Clifton「Fou Fou」Eddie → Eddie Higgins

Eddie Higgins:爵士鋼琴演奏家。

鋼琴手:Khirye Tyler → 這個完全想不到對應人物,但我覺得既然前四個樂手都有對應人物,那這個應該也有。要嘛就是這個樂手是鋼琴手,而塞巴自己就是鋼琴手,所以故意沒有設計成有現實對應人物。當然這個就純屬個人YY了。

導演前作的影子:

當然,片中還埋有導演前作的影子,包括《公園長椅上的蓋伊與瑪德琳》、《爆裂鼓手》及編劇作品《奪命鋼琴》,在這裡也可以看出他的作者風格了。希望將來能看到沙澤勒不拍音樂題材的電影會是什麼樣。

85.

《愛樂之城》

《爆裂鼓手》

《公園長椅上的蓋伊與瑪德琳》

達米安·沙澤勒的三部電影都有對於架子鼓的迷戀。

86.~87.

塞巴和瑪德琳在廚房烹飪時,出現的配樂《Summer Montage/Madeline》是《公園長椅上的蓋伊與瑪德琳》的旋律之一:

電影院一吻中也有用到《爆裂鼓手》的配樂《No Two Words》:

88.

達米安·沙澤勒的導演處女作《公園長椅上的蓋伊與瑪德琳》中男女主角的名字「蓋伊」、「瑪德琳」出現在了華納片廠的一塊背景板之上(似乎是一部虛構的寶萊塢歌舞片)。

89.

《愛樂之城》

《爆裂鼓手》

《奪命鋼琴》

沙澤勒特別喜歡「你要是彈錯一個音符,你就死定了」這個點,《爆裂鼓手》長短片版以及編劇作品《死亡鋼琴》(Grand Piano,2013)都有這一概念,到《愛樂之城》變成彈奏自己曲目就要被開除,且三次這個主控者都是由J·K·賽門斯扮演。

好了,寫完。再次感謝凍鴉和t-_-f的幫助,辛苦!祝大家過個好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