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腥紅山莊--Crimson Peak

猩红山峰/血色庄园(港)/腥红山庄(台)

6.5 / 158,529人    119分鐘

導演: 吉勒摩戴托羅
編劇: 吉勒摩戴托羅 馬修羅賓斯
演員: 查理漢納 潔西卡雀絲坦 湯姆希德斯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汪佳琪的閒扯

2017-02-13 19:23:38

只有愛情才能讓人徹底變成魔鬼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紅色的黏土不斷吞噬著阿勒代爾莊園,那個即便破敗也不難令人一窺當年其雍容華麗的氣息,面對著莊園裡那些隆隆作響的機器,老舊的屋子用過堂凜冽的寒風發表著無力的抗議。紅色的黏土是這片土地滲出的血液,染紅了潔白的雪地,它不僅僅是一個無力挽回即將消逝命運的時代的傷口,更是兩個無法逃離的靈魂越陷越深的罪行。

《猩紅山峰》和大部份在感官刺激之外有著自己訴求的恐怖片一樣,也和伊迪斯•庫欣所寫的小說一樣,鬼怪之下是一段愛情故事,終歸落到了人性本身。這符合了吉爾莫•德爾•托羅一貫的風格,整座莊園都散發著一種憂鬱而黑暗的氣息,然而卻不再像《潘神的迷宮》那樣與童話色彩融為一體,而是在復古的格調中刻畫著一齣悲劇的落幕。

當《瘋狂的麥克斯》捲土重來,用撲面而來的廢土風斬獲了奧斯卡眾多美術獎項時,我很詫異《猩紅山峰》絕美的畫面與細節甚至連提名也沒有得到,拋開評委們的口味偏好,吉爾莫•托羅在服化道上精準而獨特的眼光是在電影界所公認的,與蒂姆•波頓的黑暗風相比托羅的顯然更為華麗,雖不執著於童話,托羅一貫的風格在不同題材中卻有著匹敵波頓的堅守。而《猩紅山峰》算得上是托羅美學的登峰造極。


為了追求極致的視覺風格而花費重金打造實景拍攝,影片的質感完全對得起托羅的用心。拍出一部優秀的恐怖片不容易,年代戲亦是如此,但《猩紅山峰》所打造出的「1+1>2」的模式卻需要極強的掌控能力。影片所展現的時代氣息渾然天成,尤其是甩開了明顯暖色調做舊的美國之後,阿勒代爾莊園真正的將觀眾帶進了那個希望與絕望如那些躲在暗處盤根錯節的老樹根一樣扭曲在一起的工業革命時代。

優秀的年代感追求的是服務於故事的終極目標,不過不少電影在年代元素的打造與融合上就已經寸步難行或是洋相百出。諸多的年代戲即便再考究也仍有著不和諧的瑕疵,若是沒有看到米婭•華希科沃斯卡、湯姆•希德勒斯頓與傑西卡•查斯坦所散發出的與影片基調完美搭配的氣質往往很難會意識到選角也會對質感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幸好男主角不是由原定人選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近期能與其相媲美的也只有《怪奇物語》了。不過越是風格化,受眾的兩極分化也就越極端,既然都有人完全get不到杜菲兄弟的點,那讓嫌棄托羅的人自娛自樂也算是仁慈善舉。

面對如此精緻的哥德美學,若是繼續沉浸在廉價的jump scare與血漿中無疑是一種褻瀆,托羅的做法在影片前半段有些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原因就在於訴求與觀眾的期待產生的錯位。早早出場的鬼怪與看似大鳴大放的陰謀都讓這些經過大風大浪的觀眾感到疑惑,抱怨著史蒂芬•金樂於公然打臉,但托羅並沒有將恐懼本身寄託在鬼怪身上,恰好相反,就如同《潘神的迷宮》裡的地下世界,一切都取決於你對一個時代的看法以及對於人性的揣摩。

《猩紅山峰》的矛盾不僅僅停留在表面上,不僅僅是一個試圖爬出泥潭卻令自己越陷越深的准男爵,也不單純是工業文明與舊時代隱晦的較量,而是「愛情」。本片最令人膽寒的與唯獨溫暖的,都來自於這種情感。片中罪惡的起源便是露西爾•夏普與托馬斯•夏普姐弟之間扭曲的愛情,悖逆人倫卻不是憑空產生以牽強附會,而是來自於歐洲舊時代對於情感的壓抑,也來源於姐弟的父母對於人性的扭曲,這似乎是一個與時代相符而不斷傳承的詛咒,終會有一個不可避免的爆發點結束這一切。


夏普姐弟二人不禁令人想起了《理髮師陶德》中的悲劇愛情,閃爍著希區•柯克《蝴蝶夢》的影子以及《無辜的人》中英倫風的恐怖元素。為了守護住莊園,守護住沒落貴族的尊嚴,姐弟二人用盡陰險手段,用托馬斯的假愛騙取上鉤者的真錢,看似冷酷的露西爾將愛情作為工具,然而真正令露西爾走入極端,殘忍的殺死那些女人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冷血怪物的恰好就是她對於弟弟失控的愛,最終讓她失去理智將利刃插進弟弟面頰。

「勞模姐」在表演上無疑增加了角色恐怖的氣質,身著白裙卻被鮮血染紅的露西爾就是活生生的惡魔。即便是死後,她仍然被情所困,如果你將要面對的是一個註定毀滅的未來,那麼與過去同歸於儘是對尊嚴極端的保留。這是露西爾的選擇,她的執念令她對伊迪斯這樣的女孩有著天然的厭惡感,當托馬斯在伊迪斯的影響下逐漸開始將目光轉向前方,三人之間緊張的關係開始支離破碎。

《猩紅山峰》的故事主要就發生在這三人之間,在謎團不斷地被揭曉得過程中,也是三人不斷博弈的過程。一邊是獨立堅強並滿懷希望的伊迪斯,一邊是已徹底墮落的露西爾,而中間則是不斷被撕扯的托馬斯。已然無法回頭卻尚有良知,托馬斯的掙扎與性格轉變是本片的關鍵所在,一方面沉淪於扭曲的愛情無法自拔,一邊又渴望著愛情美好的一面,無論選擇哪邊,都必經背叛,到了電影中的這段故事,結局早已成為定數,抖森精彩的詮釋了古典的人物悲劇命運。

托羅坦言在《猩紅山峰》中有著「性別解放」的寓意,這一點在伊迪斯的身上非常明顯。影片一開始熱衷於寫小說的伊迪斯的作品被拒絕,在她看來對方要求故事中帶有愛情元素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性別。她不像那些沉迷於美好愛情幻想的傳統女性角色,尤其是在恐怖片中,更多的是處在一種較為強勢的地位。這一點是她逐步識破陰謀與釋放了托馬斯內心良知的重要原因,影片沒有著重刻畫特定年代對於女性的壓迫,而是令伊迪斯這個角色不斷地堅持自我。

解鈴還須繫鈴人,萬不可視愛情為兒戲,要知道能將人徹底變成魔鬼的,只有愛情。同樣也只有愛情能化解人心的大惡。還有啊,不要光顧著看抖森的屁股啊你們!
----------------------------------------------------------------------
如果您對我和小夥伴兒們的文章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葡萄槽電影」(funnygrape)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