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路易的第9條命 The 9th Life of Louis Drax

路易·德拉克斯的第九条命/路易的第九条命

6.3 / 10,991人    108分鐘

導演: 亞歷山大阿甲
原著: Liz Jensen
編劇: 麥斯明格拉
演員: 傑米道南 艾登隆沃夫 莎拉蓋登 Michael Adamthwait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YBS~hss

2017-02-09 17:04:53

柔弱,你的名字是女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大概是見過的套路有些多了,觀影時就少了許多樂趣。故事講到十來分鐘就猜到結局遠不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既不能說明智力上高人一等,也不能說明洞察力上勝人一籌,反倒是逼出了那個被世俗的機巧詭詐和人性的陰暗潮濕面侵蝕的自己。

本片開頭幾分鐘氣質很是不俗,陌生感、奇異感雕琢得十分到位,激趣效果強烈。然而突然放慢節奏並裹挾著一股撲面而來的悶片氣息令人很不適應,既失去了原著人稱交替敘事所產生的懸疑效果,也失去了原著細節描寫所營造的恐怖氛圍。好像武林大會上跳出一位挑戰者,乍看其起手式,渾然一副宗師風範,以為是絕世高手,誰知交手兩三個回合便被人掀下台去,令人大跌眼鏡。

這麼說未免刻薄,故事本身確實是個好故事。或許正是因為原著光芒太過耀眼,文字完成度太高,才使得在視覺呈現時難以拿捏,以致於本片的價值實現最終只停留於對「代理型孟喬森氏症候群」的科普,而無力如原著那般引領受眾對人生、人性作深入的思考。

正如羅丹的雕刻所昭示的生命全景,莉茲·閻森拒絕了社會群體意識長期約定俗成的要求,把眼光從生命的凱旋門轉向地獄之門,探求人性深海之中的隱秘領域以及人性的非常規或隱性驅動機制。這一機制,我們暫且稱之為「病態」,並且不應帶任何歧視和排斥。

小男孩路易斯和美女娜塔莉,用現今時髦的詞彙來說,是一對相愛相殺的母子。深摯的愛與殘酷的殺這兩個完全對立的元素竟然在這對母子身上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母親用各種手段殘害孩子,卻又從來不希望他死去;孩子洞悉母親的行為動機,竭力配合母親行使她對自己的「處置權」。於是,孩子一次次被母親逼向死亡的深淵,又在一次次瀕臨死亡時被母親拯救,然後再次被母親推向死神......

進化心理學對人類的殺嬰現象做過細緻的探討,一般認為殺嬰是親緣投資和基因篩選行為,似乎沒有指出殺嬰也是女性的自我增值策略。歐里庇得斯筆下的美狄亞弒兄弒夫弒子,實質上都是一種自我增值,尤其是自我信念的增值。娜塔莉面臨著作為女性所獨有的生存困境發展出的這一策略使她欲罷不能,造就了她與路易斯之間奇特的刺眼的人倫悲劇。

與此同時,娜塔莉還發現了另一種更高效的策略:示弱。《哈姆萊特》中有這樣一句台詞:柔弱,你的名字是女人!柔弱的女人更容易激發男性的保護欲,女人越是柔弱,越是襯托出男性的偉岸與強大,因而女性的柔弱便從先天的劣勢變成了後天求偶競爭的優勢,成為女性生存策略中最為銳利的武器。譬如,女性更擅長描述自身的悲慘遭遇,更容易讓人相信她在一段失敗的兩性關係中屬於被傷害、值得同情的一方。娜塔莉利用自己在兒子生命垂危時表現出的孤獨無助成功為他博取了男性的同情,獲得了生存所必需的安全感。但這種本無可厚非的策略在殘酷的前提之下顯得異常卑劣,從而產生一種荒誕與虛無之感,使得女性生命的深層悲劇性昭然若揭。

遺憾的是,本片對於娜塔莉的塑造完全浮於表面,人們很難透過她美艷的外表審視她內心的痛苦,所得出的結論也只能是「最毒婦人心」和「綠茶婊」之類的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