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柏林孤影--Alone in Berlin

柏林孤影/Jederstirbtfürsichallein

6.5 / 9,960人    103分鐘

導演: 文森培瑞茲
原著: Hans Fallada
編劇: 文森培瑞茲 Achim von Borries
演員: 布蘭頓葛利森 艾瑪湯普遜 丹尼爾布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懸子

2017-02-06 23:31:10

有佳句,無佳章



  《Alone in Berlin》確實沒拍好,劇本問題最大。
  原著是大部頭,承擔線索功能的主要角色就達五六人之多,再輔之以十數位次主要角色,編織成一張足以表現戰時柏林各階層精神狀態、思想認識的恢弘網路。在短短一百分鐘的電影裡再現原著風貌是不可能的,因此,劇本必須圍繞影片主創欲表達的核心意圖來對原著情節加以取捨:是譜寫一曲歌詠平民英雄的史詩,還是創作一部有歷史質感的驚悚罪案影片?是關注個體,還是塑造群像?
  一方面,影片保留了原著中Quangel家所在公寓樓的所有住戶,這傳遞給我它想儘可能展現當時柏林市民對納粹態度的多樣性的信號,然而另一方面,影片卻沒有涉及書中佔有相當篇幅的地下抵抗組織的相關內容,因拒不入黨而備受迫害的Eva也僅僅只是個郵遞員而已。一方面,影片把原著中Enno和Emil的情節線刪減殆盡,把Escherich的破案過程加以壓縮、簡化,從而使Quangel夫婦成為統領全片的絕對核心,看似是要專注於他們螳臂當車般的悲劇性壯舉,可是另一方面,影片對Otto、Anna的個性、心理卻著墨甚少——他們確是孤僻、內斂的人,但原著中並不缺少可用於多層次豐富他倆人物形象的絕佳素材(如一開始他們經受喪子之痛的不同表現,夫妻二人從隔閡走向融洽的經過,以及終章兩人被捕後的情狀種種),可惜電影子乎將其全部捨棄。這些在意圖上彼此矛盾的取捨,導致看完影片後,我對導演想實現的效果一頭霧水。
  劇本的另一個問題是,主要角色行為的鋪墊沒有作好,這或許也是由於對原著情節加以取捨時有矛盾、猶豫之處,花費了太多創作精力與螢幕時間在那些回顧時發現其實本就無力承擔劇情意義的角色上。比如郵遞員Eva、Persicke一家,他們在影片中的稀薄作用使他們沒有作為有名有姓的角色存在的必要,也就更不用提什麼在工廠里與Otto不對付的「黨代表」了。Enno的出場時間簡直以秒計,完全可以把他和Emil合併,以Quangel家鄰居的身份偶爾出現,給Escherich的偵破工作增加些許曲折即可(不過,書中的Enno和Emil非常經典,如果哪位劇作家在改編劇本時,把他們作為明線,把Quangel夫婦作為暗線,那麼我一定給他點讚)。Rosenthal太太的存在如果只是為了塑造法官Fromm,以及為Escherich提供一隻鳥,而法官Fromm的主要作用也只是在最後探訪時讓Anna得以閉眼想像Otto的陪伴,那麼在這兩位身上花去這麼多時間,實在是過於奢侈了。(看電影時有個明顯的感受:影片後半段的節奏好於前半段。這是因為在後半段,劇情收束到幾位主要角色身上,一來不再有雜亂無章之感,二來也不用費心去「照顧」次要角色游離與劇情主線的生活,而且謝天謝地,Anna終於離開了那莫名其妙的「工作」。)
  影片把這些次要角色們蜻蜓點水般的捋了一遍,遠未達到展現時代眾生相之目的,卻犧牲了梳理主要角色行為邏輯的時間,在我看來是得不償失的。Escherich已經算是本片中非常立體的角色了,但即便是他,殺人與自殺這兩場重頭戲之前的引導與鋪墊都是很不到位的,這甚至使他的行為轉折顯得有些突兀。原著中,Escherich是個腦子活絡但對政治不感冒的警察,自豪於他的專業能力與職業操守,所以殺死Enno才會令他遭受那麼大的打擊:這是他第一次違反法律。此後,他由自信變得自疑,進而變得「軟弱」,也正是因此,Otto在獄中鋼鐵般的堅強才會給他那麼強的震撼,以致舉槍自盡。
  電影沒有強調Escherich一直以來對自己能堅持「奉公守法」的驕傲,也沒有採用足以表現Otto堅強不屈的有關情節,那麼它如何解釋Escherich在殺人後和自殺前的心理軌跡呢?影片的應對方式是,把Escherich「人道化」和「政治化」——它給Escherich加了兩段情節:在Rosenthal太太自殺後,他放走了她家籠中的小鳥,是為「人道化」;在Otto被處絕後,他顫抖著手拔下地圖上的小旗,無比痛惜地摸著Otto那些明信片喃喃自語「I read all your cards」,「惺惺相惜」的同志情誼撲面而來,是為「政治化」。作為一名狗血愛好者,其實我在感情上非常喜歡這兩段情節(不怕丟臉地承認,Escherich說「I(重音!) read all your cards」時,我都感動得哭了),然而在理智上,我還是認為用它們來解讀Escherich的所作所為不怎麼站得住腳。
  我一直覺得,絕大多數觀眾是有與影片主創的意圖相呼應的心理傾向的,他們會下意識地去迎合影片主創想要實現的影響效果,彷彿害怕會辜負後者的信任似的。本片的問題是,主創的意圖過於模糊,不是那種與生活真實、情感真實相對應的「健康」的曖昧,而是一種讓人不太舒服的主觀的不確定感和某種難以言說的不一致性。觀眾就好像孩童面對喜怒無常的父母: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不知道我怎樣做才會令他們滿意——我知道編導們是用了心的,但我不知道他們在這一刻、在這一刻、在這一刻想喚起我怎樣的思想感情,我感到自己無法契合編導的期待,因而有些無所適從。
  本片雖非佳篇,然仍有佳句。觀影過後,心裡的感受不會是憤怒或無聊,而是遺憾:本可以拍得更好的,可惜了……
  
(通篇都是批評,卻打了四顆星,一來是因為實在討厭《La La Land》,所以最近看的電影,只要在我心裡好過它,便是四星起評,二來也是因為看的時候畢竟灑了幾滴眼淚,星給得太少,對不起自己付出的感情。)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