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煤氣燈下--Gaslight

煤气灯下/煤气灯下/天使街

7.4 / 3,053人    84分鐘

導演: 喬治庫克
編劇: John Van Druten Walter Reisch
演員: Charles Boyer 英格麗褒曼 約瑟夫考登 Dame May Whitt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大力王亨利188

2017-02-05 22:34:12

不該被遺忘的英國原版煤氣燈下


提到《煤氣燈下》,很多中國影迷第一反應就是1944年的美國電影:庫克導演,英格麗褒曼主演(男主角為查爾斯鮑耶,第一男配角為約瑟夫科頓)。——並且還想當然地根據女主角是褒曼,而自行腦補出《煤氣燈下》是希區柯克導演的作品。實際上這部1940年就出品的英國同名電影才是原創,1944年的版本,充其量叫做翻拍。

兩部電影基本情節很相似:都是謀財害命的兇手男主角,行兇殺死一個貴婦人後,當場尋找貴婦人生前的名貴珠寶不成;多年後該兇手與一普通女性結婚,並搬進當年他行兇的老宅居住。由於兇手始終要瞞著妻子偷偷進入老宅閣樓中翻找當年沒找到的珠寶,加上能證明白己真實身份的一封信無意被妻子發現(收信人即是兇手本名鮑爾,英版名為路易鮑爾,美版名為塞吉斯鮑爾);為掩人耳目,他就採取了以攻代守的辦法,不斷人為地製造物品轉移的事件(畫像被藏,胸針失蹤,丈夫懷錶跑到妻子手提袋裡),以嫁禍於妻子,給深居閨房、沒機會接觸外部世界的妻子造成不自信的心理暗示,以為自己失去記憶,從而掩蓋丈夫已經暴露的馬腳,並為丈夫繼續進行的罪惡掃清障礙。當妻子孤立無援瀕臨絕境之時,主持正義的偵探及時介入,幫助妻子恢復自信和記憶,找到兇手的重要物證,並當場制服兇手。

兩版電影相同相似之處頗多。這裡談一些兩版不同之處。

一, 被害人身份不同。英版中的貴婦是兇手本人的姨媽,美版中的貴婦則是妻子的姨媽。這個不同,造成的結果是:最終知曉真相的妻子所能做出的反應不同。美版妻子對丈夫的痛恨程度顯然要更高,因為丈夫既欺騙了自己,又殺害了自己的親人;英版妻子則不包含第二層恨意。從邏輯上講,兇手殺死自己長輩而謀財的可能性,小於殺死一個與自己不沾親帶故的長者。但是,美版並沒把丈夫帶著妻子重新入住當年他行兇的房子的原因解釋清楚。英版則由於原因簡單,無需解釋:這座房子與妻子毫無關係,她當然不知道自己丈夫曾在這座房子裡幹過什麼,這座房子的原主人,與她也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美版的創作手法,是為了讓情節更跌宕起伏,更引起觀眾情感的起伏,而追求複雜的情節,但技術上無法自圓其說的風險也因此加大了。

二, 偵探的定位不同。英版的偵探是個五十多歲的胖子,與妻子沒有私人交情;美版的偵探則是英俊的正派青年(即約瑟夫科頓扮演的卡麥龍先生),與妻子居然是從小就有緣,而最後果然成為妻子的暗線戀人。負責破案的警方人員,要不要與涉案的受害人尤其女性,發生愛情交集——這個涉及到商業化思路。美版的設計更商業化,英版的設計更符合一般生活邏輯。不過受傷的女主角到丈夫歸案後,總得有個好男人負責安慰她的心靈創傷,所以英版特意增加了一個人物,就是妻子鄉下的表哥。而美版由於偵探本人身兼情人身份,就沒有這樣一個多出來的配角。


三, 整個故事敘述的視角不同。英版從頭到底採取的是客觀鏡頭,美版則大量使用了妻子為視角觀察丈夫言行的主觀鏡頭。當然二者都儘量用了一些偵探躲在屋子外圍,偷看觀察屋子內部的視角,但這畢竟不能經常採用。偵探不是這戶人家的常住人員,靠門外偶然的偷聽偷看,獲得的資訊終究是很有限的。怎麼才能讓觀眾儘可能仔細看清反面主角丈夫的醜惡嘴臉呢?兩個辦法:一,直接用鏡頭對準丈夫拍,英版就是這樣;二,通過妻子的目光和視角去拍丈夫,美版是這樣。我覺得美版的技巧要高於英版,因為透過一個正面人物的視角(妻子顯然是廣大觀眾一開始就給予信任的正面人物),去觀察反面人物,比導演直接給反面人物過多的正面鏡頭,要好得多。這表明編導的立場是很鮮明地站在正面人物這一邊的,而並非事不關己的。當然這一來,兩部戲的第一主角就有所不同了。英版的第一主角是沃爾布魯克扮演的丈夫,美版的第一主角則成了褒曼扮演的妻子。

四, 丈夫的角色定位不同。英版裡的丈夫,從外形到言談舉止,比較臉譜化,即一看就是反面人物:儘管演員相貌堂堂,但留著八字鬍,輕浮,好色,傲慢,兇悍,霸道。尤其是對待妻子的態度,從頭到底幾乎沒好過。美版的丈夫,則是性格非常豐富,立體,多樣化,變臉速度比翻書還快,人前人後表里不一的特點非常突出。也就是除了上述基本性格外,美版丈夫的性格里還多了一層更可怕的東西:偽善。美版反覆鋪墊了丈夫對妻子言不由衷的甜言蜜語以及「莊重承諾」,與他後來的真實面目形成的反差,足以驚心動魄。而且即便陰謀敗露,丈夫也被警方控制住,居然還能巧舌如簧在妻子面前替自己辯解。這些情感元素,都是英版所欠缺的。


五, 妻子的角色定位不同。英版妻子(黛安娜溫亞德扮演的角色)性格比較內向樸素傳統,美版妻子(褒曼的角色)則是活潑開朗但有點神經質。從情節的設計看,英版妻子的戲份不多,而且多為被動的反應鏡頭;美版妻子由於身兼導演視角的任務,不僅鏡頭多,而且角色的主觀意志體現較多。也就是說:英版的故事裡,丈夫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妻子始終是步步後退被動應對;美版故事裡,則經常是妻子主動發起事端,卻被丈夫加以壓制,妻子不甘心而有所反應,卻再次被丈夫予以壓制。美版非常好地營造出了夫妻之間互動飆戲的戲劇衝突效果。英版的戲劇衝突味道,就淡多了。

六, 女傭人角色定位的不同。心懷鬼胎的丈夫,若想在封閉的家中,實施對妻子的全面掌控操縱,必須得有一個不交底的得力助手,而這個助手,最合適的對象就是某一個年輕風騷又不本分的女傭人。女傭人的火上澆油和自作主張,能起到丈夫親自出馬也達不到的某種壓制妻子的效果。英版裡的女傭人與丈夫的關係,完全是真情人關係,丈夫完全是真好色而去勾引女傭人,這就把丈夫的性格刻畫得太簡單化了。美版裡的丈夫雖也有當著妻子面和女傭人調情的鏡頭,但很明顯,實質上是女傭人一廂情願想討好男主子,而丈夫的本意並不是真的要勾引女傭人,只不過是用這種手段拉攏女傭人成為自己的幫兇,以及拿女傭人當擋箭牌去擾亂妻子的注意力,以掩蓋自己搜尋珠寶的真正陰謀。美版里丈夫與女傭人的不正常關係,回味起來才是真正可怕的。


七, 英版篇幅較短,只有84分鐘;美版長得多,長達113分鐘。而故事的基本核心是一樣的。這就涉及到不同的導演講故事的方式。英版導演只負責把故事本身講清楚了,所以電影篇幅也就不長;美版導演則除了講故事外,還著重塑造刻畫人物,尤其是把丈夫,妻子包括偵探這三個角色的鮮明個性,通過各種與情節關係並不太大的大量台詞對話,在觀眾面前塑造了出來,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同樣是受騙後的反應,黛安娜溫亞德沒說幾句就沉痛得失語了(當然此時妻子話多與不多,對觀眾而言已經不影響了解情節走向了,關鍵是給觀眾精神上的衝擊力大不大),褒曼則是半真半假神經質絮絮叨叨地通過獨白式台詞,把妻子內心的精神狀態表現了個淋漓盡致。美版的做法,叫做商業片的雙贏甚至三贏:一,觀眾看了妻子的大段發洩獨白,覺得解氣;二,演員能通過這種表演,最大限度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華,增加演員獲獎的機率;三,作品能通過這種設計,提升文藝檔次,增加作品獲獎的機率。還有,在妻子先通過偵探的提示,得知丈夫是多年前的殺人兇手後,妻子的反應,美版也明顯優於英版。英版妻子的反應很木訥,只是呆呆地對偵探說:「你不明白,他無論過去做了什麼,畢竟還是我丈夫。」直到偵探提醒她:你的丈夫現在還正在和女傭人在外鬼混呢。妻子這才醒悟過來,並自願充當了偵探的幫手。也就是說,英版裡的妻子,變成了一個置身事外協助警察辦案的群眾身份,這對觀眾的心靈衝擊力就遠遠不夠大了。這樣愚昧的妻子,會讓觀眾覺得本身就不怎麼值得同情。而美版的妻子聽完偵探的話,則是情緒完全陷入了半幻覺半真實的恍惚狀態。一會兒自言自語,一會兒和應著偵探的問話,一會兒突然毫無徵兆地歇斯底里大發作;而最令人揪心的,是美版妻子那種不敢相信眼前事實的無力的反問。比如她聽了半晌,突然對偵探用很真誠的語氣說:「你弄錯了,你一定是搞錯了。他是我丈夫,我們一起在這個家裡生活了很長時間;你確信你所說的人,是和我同床共枕的那個人嗎?」——這種內心獨白式台詞,所產生的虐心效果是極其驚人的。美版妻子始終把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放置於戲劇衝突的核心位置,而不是讓自己暫時擺脫出沉重的衝突待在一邊喘口氣,這是比英版突出的優勢。

八, 英版唯一的優勢是:語言簡潔,演員惜字如金,邊說話邊做動作方面,結合得比較好。例如:妻子在畫像風波中,面對丈夫咄咄逼人的追問,驚愕間手拿著的畫像隨著丈夫的惡言而怦然落地(美版中沒有這樣的細節再現,夫妻倆對話時似乎純粹是在鬥嘴);妻子在音樂廳懷錶風波中的反應,比美版更豐富,也更自然,尤其是眼看著丈夫把懷錶從自己手提袋裡掏出來的一瞬間,發出了本能的倒吸一口涼氣的驚叫聲,美版里褒曼則一開始的反應沒那麼強烈迅猛(只是目瞪口呆的表情而已),是過了一會兒才忍不住當場抽泣的。在表現丈夫骨子裡的霸道性格時,都有丈夫粗暴打斷妻子正在持續的說話的場面,美版用的是咆哮+拍桌子動作,英版用的是咆哮+猛力扣壓照片鏡框動作。


九,美版有一個突出的毛病是:給觀眾多餘煽情或洗腦的內容太多。比如美版憑空設計了一個無事生非喜歡登門拜訪的老太太角色,最終收尾也是在老太太看到女主角與偵探在陽台上的對話後,對著鏡頭來了個well。感覺這個老太太是硬塞進去的導演視角之一,與整個故事不契合,是游離於故事情節以外的所謂「觀眾視角」。案情結束後,妻子與偵探在陽台上的那段對白,也很明顯有把導演意圖說給觀眾聽的味道。倒不如英版結尾:妻子無言地望著前來打算安慰她的表哥,把匕首一丟,獨自走過去打開窗簾,走到陽台上眺望著樓下一如往昔的寧靜街景,——這叫「此時無聲勝有聲」,留給觀眾的回味餘地顯然更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