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oreen

2017-02-04 01:18:42

《海邊的曼切斯特》到底好在哪裡?


評判一部電影好壞的標準有很多,最直觀的大概有兩個:影像技巧和敘事策略。如果說爆米花電影訴諸於視覺奇觀,炫技炫到讓你忽略邏輯漏洞,那麼《海邊的曼切斯特》顯然倚重於敘事,用近乎白描的手法講述一個普通人的故事。當然不乏視覺和敘事俱佳的影片,如《美國往事》《肖申克的救贖》《駭客帝國》等等,視覺效果炸裂,還能給你講點大道理讓你記一輩子。
《海邊的曼切斯特》的調性沉悶而灰暗,因為生活本是如此。影像技巧乏善可陳,大段大段展現海濱風光的空鏡頭,大段大段人物對話的中景鏡頭,能把這部片子看完,一定不是因為曼切斯特的風景有多美,而是出色的敘事引得你不斷追問:「然後呢?」
劇照
Manchester by the sea
影片以男主角Lee Chandler為時空和情感的中心,根據他的所見與所感構建兩條敘事鏈:一是Lee的回憶,二是Lee在「當下現實」的行為。三個重要段落,基本劃分出影片的開端、高潮和結局:
段落1 哥哥Joe心臟病發猝然離世
段落2 由現實和閃回組合而成,「現實」是Lee得知自己要成為侄子Patrick的監護人,「閃回」是Lee過失造成火災的事件始末
段落3 偶遇前妻Randi
兩條敘事鏈並不復雜,都是按順時序展開,但敘事鏈相互交錯,毫無預警地在過去和現在、回憶和現實間跳切,令觀者雲裡霧裡,也因此鋪設了巨大的懸念和戲劇張力。在影片中段交代了火災始末後,才算完成了人物背景的拼圖,現實行為線開始得到強化。
當把所有的情節線索還原為順時序,一部成長史浮出水面,不是少年Patrick的,是Lee的成長史。
要體認其中含義,諸多細節有待索隱。做完文本細讀,我不禁感嘆編劇和導演的用心。幾個好演員,又將這份匠心完美呈現。

1. 性格埋下伏筆,過失不是偶然
在哥哥Joe去世之前,Lee一直是個大齡男孩。即便是兒女繞膝之時,他也沒有扮演好父親的角色。那時Lee的生活就像曼切斯特的海一樣平靜,他熱衷於出海釣魚,在船上喝夠一整天再醉醺醺地回家。妻子Randi重感冒也不能動搖他的行程,幸好有岳父母來照看。當出海歸來的Lee得知岳父母剛好離開時,他的反應就像家裡的保姆突然辭職了。
對於孩子,他的的確確是發自心底的愛,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挨個擁抱親吻他們,甚至還不顧妻子Randi的阻撓把嬰兒高高舉起。從Randi的反應可以看出,一旦嬰兒哭鬧,將會由她來收拾。
Lee的回憶片段,回到家中抱起兒子
哥哥Joe心臟病住院,醫生解釋病情時他一言不發,直到Joe為了緩解氣氛,抓住醫生的口誤問了一個題外話:「那什麼是好疾病呢?」醫生回答:「Poison Ivy」(一語雙關,DC漫畫的反派「毒藤女」,同時也有「皮疹」的意思)。
Lee這時候接腔了:「這個段子不錯。」激怒嫂子Elise憤然離開,父親和哥哥都要去挽留,避免在這個非常時刻再添家庭矛盾,Lee卻不嫌事兒大地撂狠話:「去她的!」 Lee表達不滿時根本不考慮父兄的感受。
父親和哥哥讓Lee消停點
妻子、兒女、父兄給予Lee的愛太多,這份愛將他的魯莽和自私包裹起來,以致於他的小打小鬧甚至恣意妄為總是被原諒,而孩子的死亡、父兄相繼離世徹底終結了所有包容。
凜冬之夜,酒肉朋友聚會、酒精、古柯鹼、妻子重感冒、壁爐……如此疊加,將Lee的粗心和自私放大成一個萬劫不復的錯誤,三個年幼的孩子葬身火海,消防員只救出了已昏厥的Randi,火災那晚她從天黑哭到天明,被推入救護車時仍在嗚咽。
全世界都背對你,還有哥哥在

2. 自毀之路通向墮落,愛與被愛才是救贖
Lee認定自己是罪人,於是選擇遠走他鄉,自我放逐。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裡,他同樣拒人於千里之外,避免任何社交。
工作之餘Lee在酒吧獨自喝酒,恍惚之間陷入被害妄想,對無意中與他視線相接的陌生人升騰起敵意,大打出手。這便是火災後到哥哥去世前Lee生活的全部,影片匆匆帶過,彷彿他不在曼切斯特的日子裡,所有生活都失去了意義。
哥哥猝然離世令他返回故鄉曼切斯特,驅車路上一組街景鏡頭,用Lee的視點呈現出曼切斯特綿延的海岸線、拖網漁船、熟悉的道路、社區、教堂和法院,他最美好的和最慘烈的記憶散佈在這座小城的各個角落,冷不防地出現在眼前,清晰地刺痛他的心緒。
在醫院裡,Lee提起要通知家人,是哥哥的生前好友George告訴他,他的叔叔嬸嬸已搬離原住址一段時間。Lee提起前妻,脫口而出的卻是「my wife」,經他人糾正改口為「ex-wife」。這麼多年來,他始終停留在過去的記憶里,連語言系統都未曾更新,在醫院也許是他第一次說出「ex-wife」這個詞。
哥哥Joe去世,侄子Patrick成為Lee這世上唯一的至親。以前Joe住院,都由Lee來接管Patrick的生活。但用Lee的話來說,他只是個「backup」(後備方案),從來不用真正為這個孩子的生活負責。但這一次,Joe把兒子的監護權完全託付給Lee。在律師所念遺囑的段落,不斷切入Lee回憶中火災的鏡頭,與現實類比、交疊。
Joe在遺囑里有極為周全的安排,包含了Lee搬回曼切斯特的搬家費、Lee找到新工作前的生活費等等,用意明顯——讓Lee回到曼切斯特。這既是為更好地照顧Patrick而安排,也是為了用Patrick去拴住Lee,讓他勇敢的直面過去,不要再一味逃離。但Lee卻執意在處理完後事立刻帶著Patrick搬離曼切斯特,他毋庸置疑的態度,遭到了Patrick的激烈反叛。
Patrick不願搬離曼切斯特
Patrick在父親過世後似乎雲淡風輕,他還是那個精力過剩的人氣少年,繼續呼朋引伴、參加樂隊排練、經營兩段戀情,如果教練同意,他還要保持曲棍球訓練。但也是與教練的對話中,Patrick道出了他「反常」的緣由:「說實話我需要找點事情分散注意力。」
Lee對此全然不覺,在與Randi的電話中他說:「我覺得他還好,他有很多朋友……」葬禮結束後,Patrick詢問Lee能否讓其中一個女朋友來家裡過夜,Lee斷然拒絕,理由是Lee不喜歡那個女孩。那個夜晚,無所事事的Patrick打開冰箱找吃的,卻對著掉落的冷凍雞肉崩潰大哭。
之後穿插了兩段閃回,是Lee的回憶,火災之後,陪著他、守著他的除了Joe,還有Patrick,他們一起給了他家人的溫暖。
哥哥Joe和Patrick幫Lee安置新居
翌日,Lee跟Patrick商量重新規劃未來,雖然以Patrick逆反告終,但Lee終於學會為他人著想。Lee載Patrick去他生母Elise家吃飯、設法找錢維修Joe的船、幫Patrick打掩護製造他和女朋友獨處的機會……對於Lee而言,所有人情世故已隨著多年的自我隔離變得生疏,照顧Patrick成了他的「演練場」,他笨拙而生硬地練習著,一顆冰封已久的心有了人情味的復甦。沿著這個趨勢,電影可以向一個美好的結局發展。直到Lee偶遇前妻,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3. 峰迴路轉之時,悲傷回到原點
在相遇的那一刻,Lee還能像正常人一樣交流,講一點場面話,誇Randi還在襁褓中的兒子帥氣。但是Randi話鋒一轉,哽咽聊起過往,Lee開始回溫的狀態瞬間跌回冰點,他再也說不出完整的句子。
偶遇前妻Randi
下一個場景Lee坐在酒吧前獨自喝酒,起身時撞到一個正好路過的陌生人,接受了對方的道歉,Lee卻又出其不意地打了對方一拳,瞬間被一群人圍毆。在誰都認識誰的的曼切斯特小城裡,「誰動我兄弟就等於動我」是人情網路的基本法則。
幸好George在場,替Lee解了圍。在George家,Lee醒來第一句話是問Patrick在哪裡。可是在酒吧買醉時,他只沉溺在悲痛的回憶裡,現實如此可憎,他恨不得自己被亂拳打死,全然忘記了自己作為監護人的承諾。
最後,Lee在家做飯時打瞌睡,差點引發火災,成為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他意識到過去是無法戰勝的夢魘,認清自己沒有能力照顧Patrick的事實。
結局是趨於圓滿的,編劇安排了一個巧合,George家的孩子正好到了獨立生活的年齡,空出房間可以接納Patrick。George對Patrick視如己出,Lee終究還是搬離了曼切斯特。
之所以說「結局趨於圓滿」,是因為Lee走出了進退維谷的困境,既能妥善安頓Patrick,也暫時獲得喘息,不必強求自己搬回曼切斯特。更重要的是,Lee沒有回到苟活、頹廢的狀態,他找了一份待遇稍好的新工作,也在找一個更像「家」的住所,隨時等待Patrick來訪。而從前,他的世界裡只有他自己。
影片結尾停留在Lee和Patrick出海釣魚的背影上,一切仿若如故,卻已滄海桑田。

Lee的過失固然難以寬恕,回憶已是對他最嚴厲的懲罰。自毀的人生不能令他獲得半分救贖,反而被悔恨與負罪吞噬得更深。Patrick既是Lee照顧的對象,也是無形中拯救了Lee的人,讓他慘澹混沌的人生有了一星光亮和焦點,幫他把未盡的責任、未酬的夙願完成。
影片主題沉重,卻有暖意瀰漫。快意和痛苦交織,這就是真實的人生。
一部好電影,就是把眾人皆知卻難以名狀的情感表達出來。那些深埋在繁蕪細節中的共鳴,也許不會在你觀影過程中觸發,但會使你在某個未知的時刻回想起某個片段,喃喃自語道:「是啊,是這樣的……」至此,這部電影完成了它的講述。

公眾號:樂多
ID:duofunny

===========附上我回答的幾個問題,與上文內容略有重複=========
1.覺得這電影很一般的人有沒有?
回答:你覺得電影一般很正常,有的人喜歡看熱鬧,有的人喜歡看門道。
電影拍得比較含蓄晦澀,如果不沉浸在它的細節里,隨時去思考導演拍這個鏡頭的用意,很容易忽略掉精彩的細節,邏輯線也斷掉,從而覺得它是一部平淡無味的片子。但是如果你認真的品讀,會發現它匠心獨運。
話說回來,誰也沒有資格要求你認真而平靜地看一部電影,這樣會很累。
我不同意你對這部電影的看法,但我理解你。我偶爾也愛看爆米花電影。

2. 能不能從專業角度給我講講這片好在哪?
回答:正好寫了長評,如果懶得看,這裡總結一下。你覺得這部電影一般,主要是因為攝影技巧不出彩,大段海濱風光空鏡頭和人物對話的中景鏡頭,這是最普遍的拍攝手法,甚至新聞聯播都愛用,所以直觀上會覺得這部電影很一般。
題材不是什麼驚世駭俗的故事,正如警察宣佈Lee無罪時說的:「世上保準有其他成千上萬個人也都在這一晚犯了錯」。
但一部好電影,就是把眾人皆知卻難以名狀的情感表達出來。那些深埋在繁蕪細節中的共鳴,也許不會在你觀影過程中觸發,但會使你在某個未知的時刻回想起某個片段,喃喃自語道:「是啊,是這樣的……」至此,這部電影完成了它的講述。

3. 前妻為什麼而愧疚?
回答:因為前妻還愛他,心裡沒有放下他。她在火災後對Lee說的所有刻薄的話,都是人之常情,設想一個母親,一夜之間失去三個孩子,都是慘死火海中,她如何能夠不憤怒、不悲痛。
Lee的過失是不可原諒的,但是時過境遷,前妻的傷口已經漸漸癒合,喪子之痛淡出,她渴望重新得到Lee的愛,所以她會感到愧疚。

4. 繼父家怎麼了?
回答:他們吃飯過程中三個人都很緊張,都處於防禦狀態,無法正常對話交流。
Patrick的媽媽Elise曾經有嚴重的心理問題,是繼父通過宗教力量引導她變成一個正常人。
Patrick的出現肯定會擾動Elise的情緒,刺激她的回憶,嚴重的話會把她打回到從前的狀態,酗酒、失常、墮落。
從後來繼父給Patrick發郵件可以看出,Elise還沒準備好,可能在Patrick走後她又崩潰了。所以繼父在郵件里說如果Patrick來訪要提前告訴他,委婉表達了Elise不會成為Patrick的監護人。

5. 毒藤女為什麼是good disease?
回答:醫生口誤,她其實想表達的意思是,Joe的病情嚴峻,不是那種可以治癒的病。相反,poison ivy(皮疹)是可以治癒的病,所以是「good disease」。poison ivy在DC漫畫裡還有「毒藤女」的意思,醫生編了個不錯的段子來緩解凝重的氣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