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米粒

2017-01-28 22:18:48

走不出悲傷的人


這是一部非常「喪」的電影。時隔四五個月終於下定決心重看,還是被悲哀擊潰。

故事是很典型的美國獨立電影感覺的:Lee(卡西·阿弗萊克)獨居在波士頓做公寓大樓勤雜工,得知哥哥Joe(凱爾·錢德勒)因心臟疾病去世的消息,他驅車趕回家鄉曼徹斯特。Joe的16歲兒子Patrick(盧卡斯·赫奇斯)的監護職責同時也落在了Lee的頭上,需要他一併解決。其實最早在聖丹斯首映後看到這個劇情介紹的我,內心是拒絕的。這種中產療傷電影,主角無非就是以下幾種情況,1和前任重修舊好,2遇見新的愛情,3和侄子冰釋前嫌,甚至4得到上帝的救贖。有太多太多這樣的電影了,多到覺得沒有再看的必要。而看畢才知道這部《海邊的曼徹斯特》是完全相反的:走出過去、遇見新感情、冰釋前嫌這裡一個都沒有,它說的是一個被悲傷擊垮再也回不去的人,它說的是一個活著彷彿死了的人,它說的是死亡的力量——死亡不僅帶走生命,更給生還的人留下痛苦,而這痛苦可以有多大呢?

肯尼斯·羅納根一共三部自編自導的長片(他寫了更多話劇),無一例外都跟死亡有關。第一部《你可以依靠我》上來就是一對姐弟的父母出了意外,導致他們成了孤兒;第二部《瑪格麗特》故事起因是主角間接製造了一起車禍導致路人重傷去世;這部《海邊的曼徹斯特》又是以死亡開始,全程用回憶的形式介紹了其他的人物,以及——更多的死亡。

很難不注意到本片最大的特點是毫無徵兆地不斷插入多斷閃回,沒有任何字幕或效果提示時間跳到了哪裡,有些甚至很短只有一個鏡頭。起初我對這種做法不甚適應,直到影片的情節慢慢開始才發現是這樣:Lee駕車回曼徹斯特,看見海對面隱約的房屋和樹木,閃回一個他坐在船尾吹著海風的鏡頭;Lee感到醫院,無奈還是晚了一步,到達時被告知哥哥已離世,和醫生乘電梯去底樓太平間,這時候突然切回哥哥被確診的時候,一家人在病房裡五味雜陳演變為爭吵。我想這些閃回就真的像是人很自然的思維體現:或許Lee已經有一陣沒有和哥哥聯繫,或許他們聯繫了但哥哥身體聽上去還穩定。但看見好久沒見過的熟悉的海面,會想起幾年前的夏天自己享受的片刻寧靜;看見醫院冷冰冰的天花板和白熾燈的時候,才會突然一下想起醫生告訴他們壞消息的那一天。其實從確診那天起,這悲哀的一天就已是註定,只是沒有人知道它什麼時候到來。Lee早就預知到了這天,所以似乎是很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現實。

曼徹斯特是一座位於波士頓東北約40公里、人口五千、有著三百多年歷史的小鎮,也曾出現在其他的電影裡,比如《情聲深訴》(1970)和《假結婚》(2009)。它是一個普通的風景秀麗的麻省海濱小鎮,有度假旅遊聞名的海灘。這裡的居民生活安穩富足,許多人家還有小船以供夏天出海。曼徹斯特作為影片的標題,不僅是一個地名,同時也像是一個角色,而導演鏡頭下的曼徹斯特是灰濛濛的。電影裡,天空和海的界限模糊不清,不知道那一大片灰哪裡是空氣哪裡是冰冷的海水。連街道建築都顯得普通冷清,沒有特點。這個城也小得不可思議,似乎所有的居民都互相認識——Lee所到之處,人們竊竊私語:這就是那個Lee嗎?是他,就是他。人們投來復雜的神色,而Lee也習以為常似的全部接下。或許Lee已經很久沒有回曼徹斯特了。他記憶裡的曼徹斯特,有輕風徐徐的夏天。兄弟二人帶著Patrick一起出海,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海面。

但現實似乎永遠是冬天。東海岸的冬天,寒風刺骨,陰冷無盡。曾聽過無數的年輕人半開玩笑地說,我現在努力工作存的錢,都是為了退休搬去加州曬太陽。東岸的冬天一來就是半年,在這樣的天氣里,似乎連悲傷都會被無限放大。

回憶的片段慢慢拼湊成整體,Lee和Randi(米歇爾·威廉士)是如膠似漆的年輕小夫妻,三個孩子個個可愛,房子看上去舒適溫暖,很有家的感覺。Lee也有一群狐朋狗友,大家沒事就聚在一起喝啤酒打桌球,一大屋子人吵吵鬧鬧。很簡單但是幸福的普通人家生活。電影進行到這個時候,Lee的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讓觀眾們的好奇心達到了峰值。所以隨著謎底揭開,我們和Lee一起陷入大型崩潰。這樣的一個連正面鏡頭都沒忍心給的悲劇,普通人要怎麼才走得出來?

羅納根是一個紐約上西區猶太家庭中長大的的劇作家,父母都是心理諮詢行業人士,條件優渥。這讓他非常擅長描寫人物心理的同時,也有著不可避免的中產知識分子視角——「人的生存狀態取決於自己的選擇」。他的幾部前作故事和人物在這方面的設定都比較明顯,其實這種完全圍繞單個人物思考和糾結的故事很容易陷入影響敘事的怪圈(比如《瑪格麗特》),因為純粹依靠角色的內心活動和道德判斷,能說的還是有限的。就算《瑪格麗特》設定在導演最熟悉的上西區,也不覺得紐約這座城給故事的重量增添了籌碼;主角雖然出於道德糾結忙忙碌碌做了很多事,我感覺最終的刻畫還是歸於單薄——不僅僅是因為我對主角的行為沒有認同。

環境和社會是人物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於是很聰明地,電影的創作者們(不僅是導演,故事最初的想法是來自麻省本地人馬特達蒙和約翰卡拉辛斯基)把角色的身份置於了普通的海邊小鎮的家庭,讓他自帶一種工薪階級的接地氣氣質。雖然最終因為羅納根的視角問題,電影仍舊沒有把矛盾集中在外界條件上,比如Lee的老闆雖有台詞但只是拌嘴,不製造麻煩;Lee的哥哥雖然不希望他走,卻什麼也不多說隨他去;Lee似乎沒有經濟上的壓力,沒有誤工的壓力,就算要撫養侄子也沒有錢方面的壓力,等等,這些瑣事電影選擇不去提及,所有的矛盾完全是來自Lee的內心的,是他自己的選擇。其實我想Randi經歷的痛苦不會比Lee少,甚至更多,但是電影沒有給她更多的描寫,而是讓她直接選擇了改嫁、釋懷,重新建立家庭。而Lee選擇去做一個公寓維修管理員,因為這份工作要求他投入許多體力勞動,每天打掃前門、去不同的人家檢查漏水,跟不同的脾氣各異的住戶接觸,在這種條件下,一個人忙得團團轉連坐下的時間都沒有,自然被回憶纏身的時間會相對少些吧,他是在用辛苦而消耗體力的工作麻醉自己。選擇離開自己以前的工作、選擇離開曼徹斯特去波士頓,都是同樣的原因:他可以過得更好,但他一心只想離開自己過去所有經歷過的人和事,用餘生懲罰自己。

但因為故事悲劇的特殊性,觀眾會本能地產生更多情感上的認同。除了各位配角同樣也寫得很好以外,最重要的是卡西阿弗萊克把Lee這個角色詮釋得非常棒。在警局試圖自殺那段令人動容,我想Lee本來是做好自己這輩子都要在監獄裡度過贖罪的打算,沒想到警長直接對他說「這是意外,你回去吧」,他才一下子覺得天塌下來,自己連最後贖罪的機會都被剝奪了,不如一死了之。而除了警局那場戲稍微動作大些,其他時候幾乎都算是收著演的。不是有個說法是現在的人表面看上去平靜但內心其實已經崩潰了嗎?Lee應該說是他的心早就碎成渣了,碎成灰了,沒有了,什麼都找不回來了——「哀莫大於心死」。我想他無法跟任何人訴說的原因是,他自己仍舊處在矛盾的漩渦里:內心深處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對火災負責,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他不知該向誰道歉,Randi嗎?還是說誰應該向自己道歉?這是一個痛苦的不上不下的狀態,而Lee選擇了全盤由自己接受。

Lee回到曼徹斯特以後,工作也暫時做不了了,每天帶著侄子在熟悉的鎮上處理各種事務,見到過去每天見到的景色和人,回憶就像開閘泄水一樣自己再抗拒也阻止不了它們撲面而來。在閃回中,Lee是一個朋友很多,性格外向甚至大大咧咧的人。而現在的他,變得脾氣喜怒無常,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喜歡雙手插兜眼睛盯著自己腳趾。生活的悲劇能多麼徹底地改變一個人,卡西的表演讓我有了最深切的認識。

侄子Patrick是戲份第二多的角色,小帥哥Lucas演活了一個正處叛逆期想保持自己酷酷形象但父親意外離世不得不藏起內心波瀾的高中生形象。「我在冰球隊,有兩個女朋友,還有個樂隊,我不能離開我的朋友們」,他這麼說道。羅納根筆下的青少年似乎都是這樣,脾氣臭,臉更臭,說話沖,不知道他們到底想怎樣。但這次的青少年形象比《瑪格麗特》里那個女高中生要來得層次豐富很多了。Patrick和父親平時的關係是怎麼樣我們並不知道,想必和普通高中生一樣矛盾不少;他肯定也很久沒有見到叔叔,兩人相見甚至都不太聊起父親的過世。他的行為舉止早就褪去了同齡人的稚氣,像個小大人一樣強忍著悲傷也要照做每天安排好的事。只有在看見冰箱裡速凍雞的那場戲他崩潰大哭,才會想起他畢竟只是個16歲的孩子。羅納根說過,自己喜歡刻畫青少年的形象,因為生活中很多事情對他們來說是第一次,和大人的反應自然會很不一樣。Patrick這個角色,和Lee一樣,既有本身故事背景的悲劇籠罩,又維持了人物自己的性格,電影裡他們會和身邊的人開開玩笑,有一些很有趣的台詞。觀眾們不會陷入巨大的悲憫,也不會把故事完全變成喜劇看待:縝密而豐富的對話下,是苦澀也要堅持的生活本身,它不能用任何一種單一的情緒來解釋。電影的在悲和喜之間達到了很好的平衡。

總的來說,《海邊的曼徹斯特》是羅納根三部長片中最完整也最能讓人產生情感共鳴的一部。雖然還是留著莫名其妙的配樂和令人齣戲的導演自己客串(那個穿藍顏色加拿大鵝羽絨服的就是他,那場戲真的太奇怪了),以及一些看似可有可無的配角戲份,還有略顯奇怪的女性角色刻畫,但故事整體真誠動人的光芒是無法被掩蓋的。卡西這個角色太好了——我想不到任何近些年的電影有比這部更豐富的人物肖像。羅納根的故事都有個激發一切發生的突發事件,比如《你可以依靠我》、《瑪格麗特》中的車禍,和《海邊》中的火災。這種大型變故,甚至都不能讓觀眾產生「感同身受」的想法,誰會真的製造一起車禍導致路人在自己面前斷氣,或者不當心一把火把自己家房子燒了一屋幾命全沒了呢?或許我們不能「感同身受」,甚至假如真正認識Lee這樣一個人也完全不知如何寬慰他,因為任何人都做不到。《海邊的曼徹斯特》傳達的是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我們只能任由卡西這樣用悲傷懲罰自己的餘生,任由曼徹斯特冰冷的海風深入骨髓。

羅納根的前作因為和製片人、發行公司的意見不一致,被雪藏在剪輯室五六年之久,並在上映後兩週就銷聲匿跡,還差點因此被告上法庭。他本來順風順水的職業生涯一度被此事打擊至谷底。這次由一個講述死亡的故事來宣告自己回歸,此時竟像是一種命運的輪迴。

奧系最佳提名9部電影如果只選一部觀看,我會推薦《海邊的曼徹斯特》,雖然它沒有華麗的鏡頭,抓馬的表演,也完全沒有療愈作用,甚至致郁。小時候我住一樓,一個小姐姐住六樓,我們時常一起玩。突然在有一天她爸爸患急病去世後,這段友誼也隨之結束了。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她,想起那些被悲傷和變故擊垮後消失在我生活裡的人。現實不是電影,沒有那麼多美好的人和事讓人走出來,很多人或許永遠都走不出來了。《海邊的曼徹斯特》就是描繪了這樣一個永遠走不出悲傷的人,並且拍拍他的肩膀說:"It's OK"。

拓展閱讀:

1 紐約er關於羅納根的一篇人物小傳:THE CINEMATIC TRAUMAS OF KENNETH LONERGAN

這篇提到了一些他的前作《瑪格麗特》和製片人、發行方的糾葛

2 The 紐約 Times的影評,關於電影深處體現的階級、種族隔離問題有不少提及,對這方面內容有興趣的朋友十分推薦閱讀。

Review: 『Manchester by the Sea』 and the Tides of Grief

3 關於麻省小鎮曼徹斯特的簡單介紹來自wiki 頁面:Manchester-by-the-Sea, Massachusett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