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異星入境 Arrival

降临/你一生的故事/异星入侵(台)

7.9 / 772,439人    116分鐘

導演: 丹尼維勒納夫
編劇: 艾瑞克赫瑟勒
原著: Ted Chiang
演員: 艾美亞當斯 傑瑞米雷納 麥可斯圖巴 佛瑞斯惠特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ody.L 李九弟

2017-01-21 17:08:57

電影與原著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電影會進行這樣的改編?(附女兒的一生故事)


漫談。除了對比電影與原著,還會聊一聊 1. 片中 「零和博弈」還能測試價值觀? 2. 七肢桶來地球的目的是什麼?3. 七肢桶的文字背後有何含義?4. 既然我看到了我人生的全部,我的人生又有何樂趣呢?還順便展望了一下如果有續集會怎樣。

俄國詩人萊蒙托夫在《一隻孤獨的船》中寫道:「一艘船孤獨的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尋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靜碧藍的大海,而頭頂是金色的太陽。」

(感謝豆友『誰也不是』的回覆:萊蒙托夫的詩原名為《帆》,後經柴靜和網友們的再加工變為上面這個版本。二度翻譯,確實很美,詳情請看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831242)

友情提醒:因為樓主很喜歡原著,所以本文細節盡我所能摳得比較細,文字比較囉嗦,不完善地方很多,請各位包涵。:D

本文主要解決兩個問題:1. 電影和小說的主旨是什麼?2. 為什麼電影會進行這樣的改編?

1. 表達主題的區別:

電影: 七肢桶降臨帶給人類的啟示——溝通的重要性,人類要合作共生。

小說: 女主因研究七肢桶語言參透未來後的個人感觸——人類的思考是遵循因果鏈的線性模式,從已知推測未知,我們活著希望能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但是假如你如七肢桶般知道未來會發生的一切,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

因為表達重心的根本區別,所以影片在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了改動。

1.1 敘述篇幅的改變

《降臨 Arrival》改編自特德·姜(Ted Chiang)的《你一生的故事》。從名字就可以看出本片對原著改編最大的地方——《降臨》的重心是七肢桶來到地球以及人類與外星人之間的互動,類似神啟;而《你一生的故事》則更關注母親講述女兒一生的故事。因此,電影大幅度削弱了女兒這條線。

片中女兒的故事大約閃現七八處,然而在文中卻是與女主破譯語言同時進行,穿插描寫。更有趣的是,電影中突然閃現的女兒畫面推動了女主理解七肢桶的文字。所以理解七肢桶的語言是根本的任務,理解它們的語言就能理解它們來地球的目的,就知道其實它們的語言是所謂的「武器」,因為按照它們語言思考就擁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也正是這種預知未來的能力讓女主看見商將軍的電話,以一己之力結束了可能的世界大戰,創造了大一統的和平;而小說,更像是女主的回憶錄,破譯語言是正序,與女兒的故事是亂序,正因為理解了七肢桶的文字,女主對女兒和自己的故事有了更深的體悟。電影與小說剛好是反過來的。

PS:書中與女兒有關的情節我已附在文末。對理解母女人物形象以及應該如何帶孩子有很大的幫助。

1.2 電影加強了女主與軍方的衝突,對應的是人類與外星人的衝突,本質上是強調了「溝通」對人類的重要性

1.2.1 什麼是 「零和博弈」?

片中有個情節,女主和七肢桶互相學習,而鷹派代表商將軍和七肢桶卻在打麻將(下棋)。女主說:「下棋是零和博弈,不是你輸就是我贏,背後反映了商將軍的思想是對抗性的。」而女主始終是站在七肢桶一邊,她認為七肢桶是善意的。所以在片中,她一直試圖說服軍方,一直在剝離軍方強加給自己的束縛。

電影中有大量鏡頭描寫主人公進入外星飛船前做的準備,又是穿防護服又是注射疫苗,回來就要清洗全身防止輻射危害。很明顯,這些步驟讓女主發自內心的疲勞;甚至為了和七肢桶近距離溝通,越過籠中鳥所在的警戒線,脫掉防護服,把手放到玻璃螢幕上。為什麼女主敢相信七肢桶?第一、片中有小鋪墊:七肢桶為了讓人類進入飛船,特意把室內氧氣量和重力調成適宜人類的,而且它們也不關飛船門。第二、更為本質的原因,女主本身更傾向於非零和博弈,所以她更願意冒一些風險合作以確保雙方都能達到利益最大化,而商將軍他更傾向於先保存自己實力。

如果單看電影,在七肢桶確實無惡意的情況下,女主的確更為「高尚」,因為她敢於犧牲自己的利益。但是實際生活中,這只是每個人的價值選擇,不帶有價值判斷;也就是說你傾向於零和或者非零和不代表你品行好壞,只代表你有多願意相信對方是善意的,但是我建議你和價值觀相近的人在一起,尤其是喜歡非零和的人。不然在危機關頭很大可能會被對方傷害。(具體案例以及想更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個人簡介中的「遊戲時間」,以後我會專門長文探討。)

萬幸的是,七肢桶的確無惡意,甚至為了保護女主把她從飛船里推了出來,但是自己也受傷了(這就是活生生的喜歡非零和的人面對喜歡零和的人的痛苦)。如果七肢桶是有惡意的,《降臨》可能就成為下一個《獨立日》。

以上情節都是電影新加的,小說裡面只是一段對政府派來外交官的諷刺:

國務院派來一個代表,任務就是教訓科學家。外交官說「它們從遙遠的星際來到地球,一定肩負著某種使命。謝天謝地,它們的目的似乎不是征服地球。但如果他們的目的不是這個,其目的是什麼?它們是採礦的?人類學家?傳教士?無論其動機如何,它們都想得到什麼。這一點我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要向諸位強調一點:我們與七肢桶之間的關係並不一定是對抗性的。如果我們雙方處理得當,雙方都能夠成為贏家。」

此時男主不屑地說了句,「他們竟然還想創造非零和博弈?」

這就揭開了本段想要探討的第二個問題。

1.2.2 七肢桶來地球的目的是什麼?

電影裡描述得很簡單,因為七肢桶擁有預測未來的能力,所以他們想把自己的語言作為禮物送給人類,以求人類能在三千年後幫助自己,順便他們在逃離時還留下了一個超光速方程,但是被分為了12個部份,這就要求人類團結一致把方程拼出來。

所以我們可以大膽推測,如果有《降臨2》拍攝三千年後人類降臨幫助七肢桶,有幾個先決條件——第一、因為人類普遍掌握了七肢桶的文字,擁有了預測未來的能力,所以彼此之間的理解和溝通不成問題,也就是能在幫助七肢桶這個問題上達成一致。第二、人類能用超光速方程成功抵達七肢桶所在的星球。既然七肢桶通曉未來,所以也就知道人類必然成功的解救自己啦,所以《降臨2》很大機率會是一個喜劇(講的跟真的一樣)。

電影裡有一個鏡頭我非常喜歡,也是新添的。電影中男女主第一次相遇是在飛機上。男主帶著麥,女主沒帶,所以不清楚男主在說什麼。後來男主通過手勢告訴女主把耳機帶上,用不同意女主書中「人類文明的基礎是語言」開場。這段表現很有趣,就通過女主沒帶麥一個動作告訴觀眾——語言多重要,沒有語言不懂對方的意思,甚至會誤解。就比如片中商將軍對七肢桶的誤解,大家對「提供武器」的誤解。這才是電影的魅力,寥寥幾個鏡頭就說清觀點。

但是在小說中,原文是:「語言學家不斷詢問七肢桶來地球的目的,七肢桶的回答每次都是「來看」或者「來觀察」。」人類懷著希望從七肢桶方面獲得好處的目的,希望與七肢桶進行「禮物交換」。但是直至他們離開,女主都「沒有弄明白它們為什麼來,它們為什麼走,為什麼像這樣行事。」

回到1.2.1外交官的話,「無論其動機如何,它們都想得到什麼。這一點我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男主不屑的姿態就告訴我們——你竟然還想從七肢桶那裡得到好處?你怎麼知道他們一定要得到些什麼呢?

為什麼我們就一定要站在效用論的基礎上看待外星生物呢?長期以來,人類固有思維是工具論,有用所以存在。包括整個社會分工日漸完善,什麼是分工?就像《摩登時代》那樣,你專注的幹一件事情,扭螺絲釘就扭螺絲釘,扭螺絲釘就扭成全球最好的。人不是人,而是一件能發揮作用的工具。人這樣,為什麼七肢桶也要這樣呢?

對比電影和原文,身為觀眾,如果電影不賦予七肢桶來到地球的「意義」或者「目的」,就這麼「看看」,這種開放性的結尾,你能接受嗎?或者說你能接受生命本身的無意義嗎?

這就到了本段想要探討的第三個問題。

1.2.3 七肢桶的文字背後有何含義?

《降臨》最成功的地方,是盡最大努力讓七肢桶文字語言原汁原味地展現在了螢幕上。看到抽象的文字變成如毛筆字畫符般的圖案時,我發自內心震驚了。影片對於七肢桶語言背後複雜哲學含義的呈現,也儘可能的簡化而不失內涵——人類的思維方式是線性的,而七肢桶是「同步並舉的意識模式」。

很可惜的是,為了降低觀眾的理解障礙,電影大幅刪去了科學家的「戲份」,而僅僅保留最後發現「時間」和方程。文中語言學家和科學家的地位是同等的,作用互補,男主也會教女主物理知識。

【以下原文很有趣,麻煩耐心看完,這段是裝逼的好機會】

比如,男主說七肢桶的思維方式體現了費爾馬最少時間律(光束實際選擇的路線永遠是最快的一條。大家都知道光在水中會發生折射,一折射看上去光到達水中某點的總路程就長了;然而光走到終點的時間卻短了,也就是速度最快的路線。)

女主在和男主探討該定律時,忽然明白,「這道光束,在選定路徑出發之前,必得事先知道自己最終將在何處停止。」對於我們人類而言,思維意味著說話,因為兩者是一套體系,但是對於七肢桶,思維不是通過聲音表達的,而是一團圖案;如果能像女主般熟稔的掌握,一下就能理解一個語義群,這種感覺就「像窗戶玻璃上的霧氣一樣漸漸展開」。

「七肢桶的文字好像並不僅僅是一種文字,它們幾乎類似於佛教中幫助禪定的象徵宇宙的幾何圖案。我發現自己彷彿進入了某種冥想狀態。在我的冥想中,前因與後果不再是各自獨立的兩個個體,而是交織在一起,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二者不可分割的。觀念與觀念之間並不存在天生的、必然的排列順序,沒有所謂的『思維之鏈』,循著一條固定的路線前進。在我的思維過程中,所有組成部份的重要性都是一樣的,沒有哪一個念頭具有優先權。如果有優先權這個說法,那麼,所有組成部份都具有相同的優先權。」「人類是前後連貫的意識模式,七肢桶是同步並舉的意識模式,它們同時感知所有事件,並按照事件均有目的的方式來感知他們,有最大目的,也有最小目的。」

這麼一說,七肢桶來到地球上也是有目的的呀?這不就跟你在前文說的1.2.2中七肢桶並不想得到什麼有矛盾嗎?文中有一句話,「語言與物理相同,也有因果和目的兩種理解方法;從因果論上看,語言是發送資訊的工具,因為我說了,所以你聽見了;從目的論上看,語言使預先知道的計劃成為現實。」

因為七肢桶知道自己註定要來到地球上,所以他們來到地球上。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就是為了讓未來成真。成真了有什麼好處?不知道。誰讓他們這麼做?不知道。這種原因跟我們平時所說的「目的」是一個概念嗎?我們所說的目的,總帶有「獲得」的含義,至少要為了什麼吧,不管是對你好還是對她好還是對大家好?但是他們的「目的」,是否有「獲得」是不清楚的。

再問這個問題一遍,身為觀眾,如果電影告訴你七肢桶的目的是這樣的,你能接受嗎?

這就到了本段想要探討的第四個問題。

1.4 既然我看到了我人生的全部,我的人生又有何樂趣呢?

影片中女主看到了自己和男主在一起結婚生子,她陪伴了女兒的成長,同時她又看到了女兒的死亡。因為把女兒的死亡告訴了男主,所以和男主分手。(男主顯然沒學會七肢桶的語言,不然他自己也能看到了;所以學門外語是多麼重要)這個改編很聰明,因為原文並未說明原因。

未解釋會讓人很難受,就像你上廁所插隊總要給對方一個理由吧,比如我真的憋不住了。儘管前面的人也不見得比你好哪去,但看到你那張猙獰的臉,很大程度他們會自己憋一憋的。

小說中,女主說:「從一開始我就知道結局,我選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來的必經之路。我循著而行,滿懷喜悅,也許是滿懷痛苦。我的未來,它究竟是最小化,還是最大化?」文中再次開放,作者沒有告訴你最大化還是最小化的是什麼。我的理解,女主為何會選擇擁抱自己必然的未來,即便是悲傷的,因為知道和體驗是不一樣的(具體說明可以見文末與女兒相關的情節)。女主要通過自己的行動把預言變成真的。

但女主是有自由意志的啊,為什麼不能改變未來呢?此處先撇開未來能不能改變這類深刻的問題。書中寫道:「會不會出現另一種情況:預知未來改變了一個人,喚醒了她的緊迫感,使她覺得自己有一種義務,必須嚴格遵照預言行事?」女主覺得她所看到的未來很重要,在與女兒的對話中她覺得有這樣一個女兒很緊迫,所以她有緊迫感必須按照預言行事。(非常感謝豆友『侍小貓』對此點解釋的質疑,的確牽強,我看書的時候也很疑惑。女主的這句話在文中就只出現了一次, 我覺得很重要,但是前後文都沒有更深的提示了。 個人認為理解『緊迫性』三個字可能需要回答前文提到的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未來究竟能不能改變?如果女主不選擇跟男主在一起是不是就能避免孩子去世?會不會結果更壞?女主在當時的情況下可能並沒有機會去權衡利弊,我做什麼選擇未來會更好,她的每個決定可能都會影響整個人類的命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既然她能看到自己幫助人類度過了難關,這件事最為緊迫,她就決定按照預言行事了。但是因為作者想表述的還是『即便未來已成事實,但還是要好好過一生』這個主題,所以我不覺得作者想要探討自由意志,或者說未來能否改變並不在這篇文章的設定內。我在此處談到這點,是希望解釋大夥看片可能普遍存在的疑問,因為我是被基友罵的狗血噴頭的堅定的宿命論患者,所以我接受這個設定很容易很自然,但對一些朋友來說可能就比較困難了。希望看到更好的解釋!謝謝!)

那麼面對我們註定無法改變的未來,於人類而言就一定要找到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目的」。也許是幸福,也許是痛苦,但我所理解的「目的」,就是經歷本身。或者像女主一樣,她有一種緊迫感去實現這些悲傷與幸福。如序言詩中寫的船般,她的存在不是為了尋找幸福,也不是為了逃避幸福,就是在既定的航線上,享受每一天的海浪與陽光。

作者在後記中寫道,「耐心點,你的未來會來到你的面前,像隻小狗一樣躺在你的腳邊,無論你是什麼樣,它都會理解你,愛你。」不幸是一種,幸福是一種,它們都是我作為人類個體要去體驗的事情;我在我有限的光陰里,體會人生的全部,不管酸甜苦辣,不管結局如何,都是值得的,因為我完成了預言;就如同七肢桶來到地球一樣。

作者在後記中表達得很明確,這篇文章算是我們給予自己的安慰——人類的命運難道不是預言嗎?出生在哪裡,什麼樣的環境,這些東西是由父母決定的,不是孩子。但是面對這些必然,即便不好,不是也得拿出千萬分的勇氣活下去嗎?

某公號影評寫道,對《降臨》唯一不滿的地方便是女主沒有發揮改變命運的主動性。與此觀點恰恰相反,我喜歡女主擁抱並珍視未來的態度,這恰恰是本片未落俗套的餘韻之處。人類以一己蠻力改變的事情已經太多,能改變就意味著擁有主動權嗎?更重要的是,女主所見的是女兒一生的故事,作為媽媽她能改變或「干涉」到何種程度呢?如果是把女兒救活,這就又陷入效用論的窠臼中——好像隻有大團圓才是成功的,那些悲傷的經歷,那些和女兒共同經歷的枯燥的時光是不是就沒意義了呢?

PS:關於為何女主選擇接受未來的另一種觀點:

帥氣的腋毛(朋友,你選這個名字很帥啊):

關於女主為何依然選擇生下女兒我有不同的看法。西方價值觀裡對每一個個體都無比重視,如同時空戀旅人(About Time)中Tim為拯救妹妹回到過去,卻使自己原來的小孩變成了另一個小孩(2歲同樣健康可愛),立刻選擇再回去讓妹妹碰到原來的車禍。即使都是自己的,每個小孩對於父母來說都是完全不同的。這部影片中女主的做法也許只是出於愛,在西方無比任性而珍貴的字。

1.5 總結:電影版在強調什麼?

兩相對比,電影版確實沒有完全展現小說的豐富內涵。為什麼不展現?請見後文。

《降臨》故事核心其實非常好萊塢:(女)英雄完成破解外星人文字秘密的任務,並幫助地球人達成和解。女主在實現過程中遇到很多「矛盾」——比如文字本身的難度,比如和各種利益相關方的對立。

女主與軍方的對立——比如影片中女主在與韋伯上校第一次見面時電影中女主是被動的。首先鏡頭上我們是以韋伯上校的視角看到女主的,此時女主背面對著觀眾;後聽到韋伯的聲音,女主把電腦合上轉過身來。整個環境中,上校一直是主動一方。情節安排更為明顯,韋伯一直是發號施令者,他要求女主僅憑錄音判斷意思並揚言要去伯克利找其他候選人,女主為自己爭取到機會。小說中女主先接到上校電話知道來意,之後主動與上校打招呼。上校的表現也非常有禮貌,儘管他還是非常嚴肅並且保持著對外星人的不信任,「我們要儘可能的減少外星人對我們的了解。」

軍方其實背後是民眾。而女主是站在外星人立場上,認為外星人無害的。這就衍生到民眾與外星人的對立:比如我們看到鏡頭前民眾們打砸搶燒,整個畫面氛圍一直是緊張濃重的,乃至軍人親人打電話過來問「爸爸你會不會被外星人吃掉?」

2. 為什麼這樣改編?

正如1.5中所述,電影版的主旨是很清楚的,矛盾更激烈;小說會更耐人尋味一點,但是確實不好讀。而且小說的整體質感非常像大型學術討論會。這樣搬上螢幕是不合適的。

電影從根本上講,是線性思維的體現:觀眾很難說我看到後面還能倒回去,看書儘管我們的腦子還是線性思考但至少能翻回去,很多同志都有看書沒看懂翻前面的習慣。電影過去就過去了,所以要簡化矛盾情節人物,讓所有的鏡頭儘量連接起來讓觀眾看懂,甚至最好一兩個鏡頭就能交代清楚,而且要直觀。

就比如電影弱化了不直觀的七肢桶聲音系統:電影中女主說「人」時,七肢桶發出了聲音,但後來女主證明單純靠聲音的做法是不可行的。隨後電影拋棄了聲音體系,只是簡單說了「文字和聲音無關」,轉為完全的文字展現。而小說,對七肢桶的發聲系統和發聲方式有非常詳細的描寫,而且總是與文字系統同時出現;隨著女主對七肢桶文字背後哲學含義的理解,越發明白了發聲系統的薄弱,只是文字「薄弱的替代品」。

為什麼要弱化聲音系統呢?畢竟大家都是看電影不是聽電影啊,聲音怎麼拍?好的商業電影一定都會有打破傳統的創新之處,有些是在鏡頭表達上,有些是在敘事邏輯上給觀眾製造難度,但是這個難度一定是要在掌握範圍內的可供解讀的(比如諾蘭的作品),不然大眾肯定不買帳。看不懂就說你裝逼咯?票房就不好咯。

《降臨》最偉大的地方是把《你一生的故事》改編上螢幕(這句話確實有些好笑)。

第一、很多人都說《降臨》是硬科幻,因為它以語言學為基礎,有較為嚴格的推理基礎,並且整部電影都圍繞兩類生物語言的不同(人類線性、七肢桶同步)展開,很完整。Roland Bathes說,所謂的常識不過是歷史的產物。那些我們認為是常識的東西,比如自幼習得的語言,大家是不會去探討他為什麼這樣子的,你不會去問媽媽為什麼喊你媽媽不喊你大媽對吧。而有些語言學家就是去探尋語言背後的邏輯和成為現在這副模樣的原因。相信看過這部電影,很多人會對語言學感興趣。這種科普是有價值的。

再說一層,大多數人所經歷的人生是無意識的,所謂「渾渾噩噩後知後覺」,不知道每天自己為什麼這麼過,也沒想過明天會怎樣,或者說是「短視」的。人們都知道自己會有死亡的一天,但從沒有想過是什麼時候(因此便像我一樣在凌晨打字消耗青春)。但是《降臨》給大家開了個腦洞,如果你真的知道自己一生的故事,你會怎樣度過呢?你會去擁抱你的宿命嗎?

第二件是關於線性思維的,《降臨》用極美的方式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告訴大家還有一種思維是同步的。人類社會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被線性思維耽誤的,比如歧視這事,直到現在不還有人弄人種崇拜嗎?昨天我聽我一個很好的朋友也是知乎一大咖跟我說人類高於其他生物,並且認為眾生平等是很天真的觀念時,我整個人都是EM的表情。特德·姜至少致力於告訴我們一點,還有這樣一種思維方式你之前沒見過吧,所以我們都別說誰幼稚了好嗎。可能是對的,可能是錯的,但是未實證都請尊重一下,畢竟註定要發生的故事也要我們自己去經歷才能證實吧。

下面是評論區非常精彩的對『改編』的理解,放在此處,和朋友們一起欣賞一下:

來自豆友weiwei

首先,我覺得這是一部很棒的改編,棒的原因有二:其一在於編劇將一本有點像科學研討性質的小說改編成為一部通俗化的電影,「通俗化」是本片改編的難點,因為按原小說的結構直接改編也可以成立,但不會有人出千萬以上的預算給你拍,文字性的探討和描述來源於文字邏輯的魅力,電影的魅力在於顯性的外部動作和症候性的含義表述(即對某種具有深意的概念,捕捉其徵兆性的外部形態,不可能像讀書那樣把所有需要語言論述的含義都表達得很清楚,有點像給病人看病,觀眾是站在醫生的角度通過病人的病態表徵判斷其內在機理);其二,是將小說中引用的科學原理做了電影化的解釋,這也是第一點「通俗化」的基礎,並且比「通俗化」更加難,比如小說表述的是女主角通過外星語言而獲得非線思維,這個可以通過一句話表述,也可以再輔以文字討論、解釋來描繪?再比如小說中的這種非線思維的產生源自外星人和地球人理解的本末倒置,也就是原著所強調的「因果」的前後關係,以上兩點在小說中便運用「費馬原理」加以解釋,通過男女主角的對話和佐證來反覆推測並得出結論,而電影是不可能有小說這樣的容量和耐心去表達這一原理和引申過程,但電影並沒有放棄對這一層面的表述,並且恰恰用了很電影化的方式來進行表達——穿插於線性敘事中的非線性敘事,以及「始即終、終即始」的圓形閉合結構,尤其是影片最後一部份的剪輯,已經把電影的時空自由運用到了一定極致,所以,以線性思維理解,那麼只能看到電影內的既定的內容,你從故事本身很難得到小說中所蘊含的因果表達,它更像是一個有些文藝氣息的好萊塢類型電影;然而你如果用非線思維來理解就容易的多,電影表現的時空只是整個因果鏈中的一部份,假設你把電影裡的這條非線時空循環播放幾遍,你會發現它內在的邏輯呼應強調的其實就是小說所要表達的現在與未來的邏輯關係,甚至無需運用累述的「費馬原理」來加以解釋,並且在表達「面對已知的命運選擇擁抱和接受」這一主旨上,來得比小說更加通徹,因為這一點的表達是建立在敘事時空自由基礎上的,而這正是小說無法直觀做到的,它需要更多的解釋和概念補充來在讀者腦中形成這樣的因果體系,而電影則可以直觀地表達時空的斷裂、重組,進而表達原著中的因果邏輯,進而闡釋其人文主題——擯棄小說的理性線性,發揚電影的感性自由,正是這部電影改編令人激賞的地方。

樓主總結一下,weiwei老師所說的第二點就是電影通過非線性的影像表達很好的完成了解釋了原著中的『費馬定理』。之後樓主問了weiwei老師第一點所說的『顯性的外部動作和症候性的含義表達』的具體含義,weiwei老師的回覆如下:

這個好像沒有具體的論述,但在電影相關的書籍里大多會談到,尤其是在講述電影本體的章節里,比如《電影的形式和風格》里提到其照相親近性即對客觀事物的記錄本性、《電影是什麼》里開篇關於記錄和本體以及改編的論述、《走向真正的電影》對於MOTION PICTURE的闡釋以及電影如何捕捉動作事件外部形態來產生含義等等,這些理論都指向了電影媒介對外部形態的的記錄屬性 這些是我在上學時老師經常強調的地方,就是媒介本身屬性所能發揮的功能和侷限,電影無法直接象文字那樣直接表述具體的理論和深度(當然用電影拍攝一個人讀書說教也行,這一點在《走向真正的電影》里有談及),它只能通過外部的形象動作來表現事件和概念,但這不代表電影無法象小說文字那樣表述隱藏在人類大腦中的概念和情感的深度,也就是涉及到症候性——醫生給病人看病的例子我覺得就很好,如果是文字邏輯,那麼讀者等同於沒有見到病人的醫生,他了解病情的方式是看病人的病例;而電影觀眾則看不到病例,但是他們是直接看到病人形象,通過病人的面色、癥狀反應得到自己的理解,好的電影改編是可以讓觀眾通過病人的癥狀得到和病例(小說文字)一樣的結果,甚至可以比文字描述的更具體,比如可以更明確地看到病人的痛苦以及病症的輕重程度 回到《降臨》,如果把小說中關於費馬原理或者是科學原理的闡述部份比作那份「病例」,那麼電影利用視覺信號重組而構成的非線敘事(這一點在片尾的剪輯部份以及頭尾部份的呼應中尤為明顯),便是給觀眾提供的病人形象,讓觀眾通過症候性的現象去窺探影片內在的本質,從而獲得看「病例」等價的結果,甚至是比看「病例」更大的衝擊,從電影對文學的改編來說,這部電影比單純將文字視覺化(比如影片對原著的和外星人溝通過程簡化、文字形象化、用和將軍的對話表達獲得非線思維的能力等)要更加高級,也更能體現影像和文字之間的轉化 至於很多人詬病的廢棄「費馬原理」而改成女博士和將軍通話來解釋其獲得同步能力的問題,這或多或少讓觀眾分散了對本片利用電影元素改編的妙處,觀眾也大多糾結情節本身的內容,只是這一內容影片也表達了,而增加中國將軍的情節我認為完全是出於「通俗化」,建立戲劇衝突和讓普通人看明白是怎麼回事而存在的,而另外一點就是「當你知道未來如何你還會遵循預設前進嗎」,我想任何人在知道自己未來的每一步和結果後,都不會按照預設程序前進吧,人畢竟不是光,人是有意識的,或者說人無法站在光的意識上去理解這一層物理命題,這是原著裡的悖論,小說給了物理上的解釋,但讀者和觀眾是在用人的思維去看待這一物理命題,作為一部藝術作品,無論是文學還是電影,都難以在這方面讓觀者達成一個滿意的理解,如果只用「主人公坦然接受了命運的安排」這就造成主題先行讓人無法和人物同感,而這也是我認為電影改編更好的地方,因為他選擇性地忽略了小說里過於詳細迂迴的細節解釋,而以一種情緒化的感性態度來解讀這一主題,即便你無法真正和人物感同身受,你也或多或少會領略到影片呈現出的悲憫無奈下的堅強隱忍。

樓主總結一下,假設原著《你一生的故事》是一份「病例」,你通過看病歷可以了解病因;假設《降臨》是一個「病人」,你能看到病人的樣子。如果通過看病人的樣子能讓你了解到病因,甚至獲得比直接看病歷更多的認知,那就是成功的改編。

來自豆友 saintdump

電影這麼改編也是為了更大的格局/場面和更強烈的戲劇衝突(人類生死存亡),實際上也是對非零和博弈的政治性圖解,雖然編得比較臉譜化(無論是人物還是行為),但補充了原著沒能展開的經典命題,即如何面對Alien可能的威脅,which是非常現實和必須面對的。另一個點是,電影抓住了原著中一個比較隱含的精髓之處,就是亂序的女兒線實際上不是隨意閃回的,而是圍繞著一些關鍵詞或言行的,比如「非零和博弈」,現實中開會時提到的詞影響了未來(女兒問自己),反之亦然,這很符合「感知所有事件」的設定,語言泛化到了行動,成為圍繞關鍵事件、關鍵節點的表徵,並充實它們,就像霧氣凝固成形。

女兒一生的故事線(正序版):

1. 結婚兩年後:

某一個溶溶月色下,媽媽對爸爸說想要跳舞。之後爸爸問,「你想要個孩子嗎?」小說里寫到,「你的父親很快便會向我提出那個問題,這將是我們夫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刻,我希望專注傾聽,記下每一個細節。」同時,這也是小說的開篇。

2. 剛剛學會走路:

女兒學會走路,就像媽媽證明了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多麼不平等。每次女兒擦破,媽媽感覺自己也疼,但神經中樞卻管不了女兒亂跑。「一想到你忘情的笑聲,我的心臟便會幸福的收縮起來。」

3. 三歲階段(以下片段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排列):

二三歲(3.1):

爸爸和媽媽賣掉了第一所房子。

三歲(3.2):

女兒到了睡覺時間不睏,一直問媽媽為什麼要上床。媽媽說:「因為睡覺的時候到了,你非上床不可。我是你媽媽你必須睡覺。」女主年輕的時候曾想一定要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結果自己還是成為自己母親那樣的媽媽。

三歲(3.3);

女兒想從廚房檯子上拉一條洗碗巾,媽媽想拽住,但女兒還是摔門上了。媽媽和爸爸把女兒緊緊摟著送到急診室。

4. 五歲:

女兒在幼稚園語言習得的軼事。女兒跟媽媽說她的好朋友要當「伴」(Can I be made of honor),媽媽問當什麼「伴」;女兒說好朋友的姐姐要出嫁了,媽媽說原來是「伴娘」啊(Can I be maid of honor);接下來女兒就問,「我可以當伴娘嗎?」

5. 六歲:

全家陪爸爸去夏威夷加餐會議,女兒大聲哭號,「我現在就想去夏威夷。」媽媽說:「有時候等待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有了等待,到時候會覺得更好玩。」

(細想媽媽的經歷,會覺得這句話很有趣。女主的一生都在等待那些必然的事情,對她而言當時是否覺得更好玩呢?)

6. 十二歲:

女兒有一天問媽媽為什麼會有自己,「你們生我,完全是為了找個不花錢的用人。」媽媽說:「十三年前我就知道大約在這個時候地毯需要打掃了,生個孩子做事看來最省錢最方便。」

(媽媽看似的玩笑話,但確實是真的。媽媽能看到未來,沒事不要惹媽媽。)

7. 十三歲:

媽媽帶女兒去買衣服,女兒想要信用卡,媽媽說門都沒有。女兒不想讓朋友看見自己和媽媽一起逛街,媽媽不願意,女兒脾氣大作說:「凡是讓我高興的事,你絕對不做!你一點都不關心我!」媽媽心想,「沒多久前你還喜歡和我一起逛街。你成長的速度太快了,永遠比我想像的快一步。」

(必然知道結果,為何還要經歷呢?因為知道和體驗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能看到未來,也無法體會到當時幸福有多幸福,痛苦有多痛苦。)

8. 十四歲:

片中的零和博弈故事。媽媽讓女兒打電話給爸爸,女兒那時候跟爸爸不太合得來,就讓媽媽打,「自從你跟爸爸分手,我連做作業都找不到什麼人幫忙。」媽媽心想,「什麼稀奇古怪的事你都可以歸結到我和你父親離婚。」後來媽媽想起來了這個詞,女兒抱住媽媽說:「你是世界上最棒的媽媽。」

(大多數人,如林黛玉般情情,喜歡對自己有情的,但很少的人如賈寶玉般情不情,可能父母算是後者吧。前一分鐘,女兒還對媽媽生氣;後一分鐘就說媽媽真好,因為媽媽發揮作用了呀。終歸到底,人類還是逃離不開「自私」的本質和有用的概念。當然,這沒什麼不對,大家都是人,這也是為什麼這些故事如此打動人心的原因。)

9. 十五歲:

女兒不敢相信爸爸竟然會那麼不厭其煩地問自己當時約會的男孩的情況。她模仿爸爸的語氣道:「你知道他當時怎麼說的嗎?他說,十來歲的小伙子心裡想什麼,我清楚得很。要他說,好像我自己不知道一樣!他就希望我是一個小娃娃,自從我長出乳房,他就不知道拿我怎麼辦才好。」媽媽告訴女兒,「別頂撞爸爸,你的發育確實把爸爸嚇了一跳,我會讓你知道我爸爸花了多少時間才適應我的。」

10. 十六歲暑假:

相親,媽媽相親。媽媽,女兒和女兒的朋友等媽媽的男友。女兒說:「要是覺得媽媽的男友不錯,就說天氣好;覺得不行就說天氣差。」媽媽「義正言辭」表示拒絕這個方案。女兒見到媽媽新男友後看上去挺滿意的,她的好友問,「你覺得今天天氣怎樣?」女兒說:「要我說,今晚准火辣。」媽媽的新男友一臉疑惑,「我覺得今晚挺涼快的。」女兒一本正經回答道:「媽,幸好你今晚穿的不多,跟天氣挺合拍的。」

11. 高二(十七歲):

女兒跟媽媽說昨晚在派對上喝得酩酊大醉,媽媽極力裝出沒有大驚小怪但是卻被女兒一眼看穿,「你像我這麼大時還不是一樣,你又不是不知道。」媽媽心裡想的是,「其實我沒有喝到酩酊大醉,但我也知道,如果我這麼說,你會以為我撒謊,也會不尊重我。……這件事將再一次提醒我,你不是我的複製品。你是一個奇蹟,是我每天的快樂,但我不能自稱為你唯一的創造者。」

(豆瓣閱讀上有位朋友在最後一句話下留言,問這是做父母的體會嗎?個人觀點,其實天下大部份做父母的都是無意識的,根本想不到這句話,想到了也不見得能發自內心的做到;正是因為女主的經歷與常人不同,能看見未來,所以女主的想法就比較單純了,因為再怎麼做也無法改變孩子在某個歲數死亡的命運,也知道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就不會抱有那麼多的期待,讓孩子以孩子本來的面貌成長。)

12. 大學畢業:

媽媽和男友,爸爸和女友參加女兒的畢業典禮。媽媽沉浸在女兒長大成人的驚奇中,沒想到當年的小不點竟然活脫脫變成了一個女人。畢業之後,女兒找到一份財務分析師的工作。媽媽不理解女兒為什麼對錢那麼感興趣,但是媽媽沒有抱怨,因為當年她的母親也不能理解自己的女兒為什麼不願意安安穩穩當個高中英語教師。「只要你開心快樂,我就會心滿意足。

(因為知道女兒未來每個瞬間,尤其是最後的「悲劇」,所以更會因女兒的快樂而感到滿足吧。就像去圖書館借書一樣,因為確切地知道失去的時刻,所以更為珍惜。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這樣的「福氣」。)

13. 二十五歲去世:

媽媽和爸爸的關係已經非常冷淡,大概一年只通一通電話。可是當接到登山救援隊發現了女孩的遺體的電話時,媽媽做的頭一件事還是打電話給爸爸。

14. 離開人世後:

媽媽賣掉了第二所房子。媽媽和另一個男人搬進農場,而爸爸和媽媽不記得名字的女人在一起生活。

媽媽總是做夢夢到帶著三歲的女兒爬山,結果女兒自己從包里出來往上爬,媽媽夠不到。

亂序版先寫了女兒的出生,接著寫了女兒的死,中間的故事隨著原文對七肢桶預言的理解而推動。

在結尾處,文章回到開頭,「從一開始我就知道結局,我選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來的必經之路。我循著而行,滿懷喜悅,也許是滿懷痛苦。我的未來,它究竟是最小化,還是最大化?」於是接受了男主的邀請,生了個孩子。

最後附送書中女主最喜歡的笑話,內容有孩子的應該一下就看明白了——

「我從前聽一個喜劇演員說過一個笑話:「我拿不準是不是該要個孩子。一個朋友有孩子,於是我問她,『如果我有了孩子,等他們長大後,會不會生活中遇到什麼不幸都怪罪我?』那個朋友大笑起來,『會不會?別天真了你。」這是我最喜歡的笑話。」

『樓主喜歡的回覆』版塊:

這是樓主最喜歡的部份,非常主觀,也非常任性。因為我猜想大多數朋友都是沒有時間讀回復的,所以樓主就精選些我很喜歡的回覆給大家,各個角度的都有,歡迎大家看到之後討論~謝謝各位朋友的智慧!

1. 關於電影不採用費馬原理的解釋:

BruceLau ——

不採用費馬原理的解釋一是避免中間破解語言的過程過於冗長,保證節奏的連續性,畢竟很多沒聽過這個原理的觀眾會更加摸不著頭腦,;二是費馬原理用在這裡解釋有科學性錯誤,只能粗略的說明一下,在量子力學方面的解讀完全是另一回事。

2. 為什麼中方會被設定成為鷹派:

Davetranslator ——

我覺得電影把中方將軍設定為鷹派以及用麻將這種零和遊戲作為中方對待外星人態度這點很有趣,個人感覺有映射當下某些西方右翼對中國態度。

也許會綻放——

我權當恭維了,因為電影裡面中國帶頭對抗七肢桶,各國紛紛效仿,美國大軍都撐不下去準備撤營了

3. 聯想到三體以及是否團狀思維會讓人更為超脫:

樹下的我們——

這個影評讓我想到了三體,三體文明遠比地球發達,但擔心地球技術大爆炸滅掉自己,所以要先滅掉地球;而七肢桶預見到「三千年後會需要地球人幫助」(強弱調換位置了),它們想的卻是給地球人提供「禮物」。團狀思維的人在三觀上是不是更有境界一些?我覺得,大概是因為他們瞬間就明悟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對於人生命運有全面感悟,俗一點講,活得更超脫一些吧。相應的,當下的行動反而能表達更多的善意,不像線性思維的人那麼汲汲於利益吧。

4. 電影表達的重點因人的感覺而異:

Pack——

看到看頭說重心不同我同意,但是其實小說里表達的那些在電影裡還是挺明顯的?至少我比較關心這些關于思維的東西。其實主要是每個人的觀影側重點不同。雖然電影側重合作溝通,但其實我看完更在意語言決定論這個東西…

5. 女主為什麼選擇接受未來:

也許會綻放——

至少我看電影的時候,並不認為女主是因為有緊迫感才必須遵循必然的未來。而是因為看到了未來,看到了女兒,所以當男主問她想不想生個孩子的時候,她說想。正如電影尾聲女主說,雖然已經提前知曉未來,以及它的走向,我亦無所畏懼,並且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秒。看到那裡我真的哭了很久。

樓主很喜歡上文中的這句話『雖然我已經知曉未來及它的走向,我亦無所畏懼,並且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秒。』向死而生,也是這個道理。

6. 關於未來不能改變的一個物理學解釋:

王大坤——

有種量子理論叫切片宇宙,所謂時間也是不連續的切片,所謂自由意志也不過是量子物理的結果,外星人來地球和女主的未來都是已經確定的,自由意志並不能改變。

7. 關於文末笑話的三種解釋:

張十三和他的基友江浮歡——

基友馬上有第二個孩子,對於那個笑話,他在糾結孩子到底「會不會」認為生自己出來受了罪。(樓主翻譯一下就是『會不會?』用完全的疑問語氣讀,基友非常善良,一定會成為一個好爸爸。)我單身,我覺得作為父母,想這麼遠真是多慮了,孩子根本不會想到父母。(樓主翻譯一下就是『會不會?』用不可置否的語氣讀,覺得問這個問題本身很搞笑,因為孩子根本不會想。)

樓主沒孩子,樓主提供的第三種讀法是『會,不會?』不會是反問語氣,意思就是肯定會怪罪的啊。借鑑的經驗就是前文女兒和媽媽的對話,女兒確實把鍋全拋給媽媽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