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畢業風暴 Graduation

毕业会考/ 毕业风暴(台) / 毕作亏心事(港) / 全家照 / 高考 / Graduation / Family Photos / Recycling Feelings

7.3 / 11,991人    128分鐘

導演: 克里斯汀穆基
編劇: 克里斯汀穆基
演員: 弗拉德伊凡諾夫 Maria-Victoria Dragus Ioachim Ciobanu Adrian Titieni 華蕾露安卓塔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uc

2017-01-20 16:47:52

一場針對成人的畢業考試


提及羅馬尼亞新電影,克里斯蒂安•蒙吉首當其衝,當年在一眾大師里「爆冷」奪得金棕櫚,依舊笑容可掬的娃娃臉上,如今多了些滄桑和老練。《畢業會考》的這尊坎城最佳導演獎,名至實歸,邏輯上環環相扣,滴水不漏,情緒上又留有餘味,雖是按照時間順序發展,但在蒙吉精心的編排下,呈現出豐滿的張力和懸念,拷問的是成人世界的道德體系。

為了讓遭受意外的女兒通過畢業考試,順利前往英國留學,身為醫生的父親使出了渾身解數...《畢業會考》聚焦的只是一個家庭的幾天,卻揭開了整個社會的下水道井蓋。表面上富足美滿的中產階級,內部實際已千瘡百孔了,作為家庭頂樑柱的羅密歐,在關鍵時刻遭受的壓力,足以把他一步步壓垮。除了外部的壓力,他的精神世界也面臨摧殘,價值觀的撕裂,用不公平的方式追求目標,違背了教育子女的原則(導演用家長的爭吵巧妙暗示)。雖然父親口口聲聲是為女兒著想,可內心有何嘗不在翻滾糾結,這不過是妄圖逃脫處罰的藉口罷了。當被扭曲的父親快要頂不住壓力了,倒在崩潰的邊緣時,才終於獲得了解脫——還是女兒的「拯救」。反轉的結局來得太快,那個所託的熟人,涉貪官員的意外去世,倒與《我不是潘金蓮》頗為相似,借用馬市長的話來說:「事情是以不解決而解決的」,營造出了一種劫後餘生,峰迴路轉的黑色幽默效果。

因為矛盾叢生,《畢業會考》中充斥著大量的對話、爭論和辯解,千言萬語其實都圍繞於一個詞:誠實。在羅密歐對女兒的教育裡,尊重規則的誠實,是從小必備的美德,他把伊萊扎培養成材,準備送到英國深造,這份自豪,是一個父親辛苦付出十幾年後應得的精神回報。然而在最需要考驗的時刻,他親手毀掉了自己的教育原則,鼓勵(甚至可以說是教唆)女兒放棄誠實,用試卷作弊來獲得成績,背離了尊嚴和廉恥。

影片中有幾處細節可見,羅密歐與伊萊扎這對父女的感情是深厚的,作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醫生和一個報考心理學的高中畢業生,他們之間的溝通並非限於隔代的粗暴——當伊萊扎受襲擊後躲在房間裡哭泣時,父親敏銳的發現並給予了擁抱。更何況他為了抓住兇手,保證女兒通過畢業考,動員了自己所有的社會關係,甚至不惜賭上自己的名譽和職業生涯,走後門、舞弊、利益交換,為了填自家的坑,反而挖開了更多的路面。那些牽涉出的警官、校長、官員和檢察官,一個個都被挖了出來,如果說羅密歐是手術刀,那蒙吉才是執刀的醫生,冷靜且精準。相比之下,母親與女兒,與丈夫的交流並不舒暢,她更像是個孤獨的受害者,存在的意義只在於替闡述另一種生活態度,保守消極,循規蹈矩,一如大部份無權無勢的普通人。

羅密歐醫生的中年危機也頗具代表性,他的婚姻已然分崩離析,只待女兒一走就和妻子分居,因為外面早有了小三。這段婚外情並不省心,正是羅密歐貪圖與情人相會,早早放女兒下車,才間接導致了受襲事件。這讓身為父親的羅密歐尤為自責,可以說之後的種種努力,都是他在竭力「贖罪」,求解脫而不能。而情人就是女兒學校的老師,單身母親帶著孩子的她,也急需羅密歐的陪伴和幫助,這個女性從另一面強調了羅密歐身為父親和丈夫的責任感,他從一個家庭中逃出來,最終還是要回到另一個家庭角色之中,導演為他準備了一連串的「隨機測驗」,每一個選擇題必有反饋,難以逃避。

站在誠實對面的是謊言。劇情越往後發展,我們就越來越發現許多人說的並非實話,譬如男友其實目睹了襲擊,但他隱瞞了自己曾經報警的意圖,這或許是公眾漠視的縮影,一種對於怯懦的普遍掩飾。影片也沒有解決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到底是誰襲擊了伊萊扎? 她在警察局沒有指認嫌犯,這直接導致罪犯就像《殺人回憶》的結局那樣,淹沒在每一個普普通通的面孔之下。可不甘心的父親卻自作主張,悄悄跟蹤了其中一人,在此處蒙吉使用了全片中唯一的長鏡頭,父親像個菜鳥獵人般去追蹤對方,卻把自己暴露在了曠野之中,更顯出未知的恐懼。實際上,他自己更像是個獵物,被有形和無形的網罩住,只能躲在草叢中自舔傷口。危機隨時隨地襲來,一次次的拷打著羅密歐的底線,他「以女之名」的所作所為,同時也在收緊這個束縛自己的網。至於到底是誰砸碎了窗玻璃和車玻璃,影片也沒有去尋找答案,或許只是個孩子的惡作劇,但那種打破平靜的象徵意義不言而喻。

女兒伊萊扎反倒不是獵物,她甚至可以說是全片中唯一清醒的人,即清楚自己應該怎麼做,也知道如何去推動父母,最後迎接她的,是操場上燦爛的陽光。影片把最樂觀的肯定留給了她,即便選擇了開放式結局,在成績未公佈前戛然而止,觀眾也會認同伊萊扎已經長大,通過了人生的考試。從這個角度來看,老爸的教育還是挺成功的。

托關係,走門路的「潛規則」,放眼全世界都有。這與其說是體制的頑疾,不如說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有權力的地方就有利益,有人情,趨之若鶩,避之不及。君不見哈佛、史丹福等美國名校中有多少名額是留給「榮譽子女」;法國部長的公子成績再差也能進菁英學院;朴槿惠若非激起了公憤,媒體倒戈,閨蜜女兒還不是照樣進出梨花女大,羅馬尼亞作為一個轉型中的發展中國家,有這樣的社會環境,並不稀奇。作為羅馬尼亞電影人的旗手,蒙吉不像波蘭波宇,普尤等同胞那般鋒利,觸及到政治、歷史和意識形態層面時,他會小心翼翼,點到為止。有時是評論界自作主張,把其作品放在敏感的語態中剖析,「齊奧塞斯庫...」云云,反而失去了更悠遠的含蓄意境。

羅密歐在對話中曾提到「過去」,但並不凸顯導演的個人情緒,懷念或是厭惡,無法改變的事實是,現在的他就屬於既得利益階層,享有受人尊重的地位,擁有豐富的人脈,警督、校長、副市長..動動關係就能搞定會考成績。如果說《四月三週兩天》反映的是壓抑的特殊年代,那《畢業會考》則是發生在今時今日的小城故事,最普通的住宅,最常見的學校,沒有《布加勒斯特東12點8分》裡的那種蕭條和破敗,與法國、德國的平靜小鎮無異。醫生口口聲聲說「要送女兒去英國」,這不過是他一個美妙的設想,一個東歐富人的習慣性思維,即便那裡治安環境同樣糟糕,單身女兒同樣有遇襲的危險(這份覺悟還不如老奶奶)。可以說,貫徹電影始終的「出國」信念,其實是羅密歐對生活的逃避,移植到了女兒的身上,套上了「為你好」的外衣,就成了冠冕堂皇的父愛。或許這也是蒙吉一代人的無奈,留在這個國度里,承受著她的變化,在畢業的那個下午,交出一張無愧自己,不忘初心的答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