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女孩青春紀事 The World of Us

我们的世界/我们/TheWorldofUs

7.5 / 303人    95分鐘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尹佳恩
編劇: 尹佳恩
演員: Soo-In Choi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光影鋪子

2017-01-11 01:46:36

讓孩子遠離校園霸凌,你還需要看這部電影


2016年11月韓國電影《我們的世界》擊敗《釜山行》,摘得第37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新人導演獎。導演允佳恩憑藉獨特的兒童視角和細膩的情感描摹,把10歲少女微妙的心理展現的細緻入微,觀眾毫不費力的走進了她們的內心世界,從而窺探到了一個讓人揪心的故事。

電影講述兩個在學校被孤立的女孩相愛相恨的故事。她們因為陌生而成為好友,因為熟悉而成為敵人,又因為懂得而彼此示好。

影片顯然涉及校園霸凌,不同於我們當下熟知的那種殘酷事件,它更多的關注的是孩子內心的微妙變化。但是,正是這種內心的變化讓很多成年人更加的感到痛心。

很多觀眾看完後都說自己曾有過類似的經歷,他們甚至認為在《我們的世界裡》(影片特指孩子的世界),人性中嫉妒、偏見、自私等人性惡的一面纖毫畢露,「她們拉幫結夥,孤立異己,為了宣洩內心的不快,惡意謾罵甚至大打出手」,「本來純潔天真的小天使儼然一個個成了小惡魔」,「孩子的世界比大人更複雜,比大人更醜陋」。

我想這樣的表達無疑是誇大其詞了,因為這種觀點把現實的感受帶進了電影,把問題責任都丟給了孩子,除了批判和指責剩下的完全是情感的宣洩。

我們且不說電影中的事件有多麼惡劣,一個孩子赤裸裸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一張白紙,任憑大人塗抹,就連人性都是可塑的,怎麼能把責任都歸於孩子呢?

其實靜下心來我們都知道也都認同,無論是在電影中還是現實中校園霸凌事件其根本原因都是成年人的影響,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電影《我們的世界》表面看沒有大人的參與,父母老師的出現都有一種「打醬油」的感覺,但是整部影片都大有借小孩的世界暗諷成人世界的意思,因為我們總是能夠找到這些孩子舉動背後的大人的言行。

比如影片中以女孩寶拉為首小團體孤立李善是因為她爸爸是個酒鬼。李善本是個既懂事又敏感的女孩,當她意識到被同學孤立原因後,氣急敗壞的把爸爸的酒瓶打碎。

再比如本來是好朋友的韓智雅孤最後之所以孤立李善,是因為看到了李善和媽媽親密的一面,而她出身單親家庭,所以那種極為敏感的妒忌心很容易就被激發。

也許你有種種理由為大人辯護,甚至想當然的認為小孩子打打鬧鬧很正常,隨著年齡的增長,不開心的事情很快就會忘記,實際上這種事情曾來沒有發生過,今天看這部電影感同身受的人就是例子。

都說記憶有選擇性,痛苦最容易忘記,而實際上童年的陰影可以伴隨一個人一輩子。

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意想不到的影響,很多人知道這一點卻又有諸多理由不去自己注意影響,更可悲的是還有很多人壓根不知道這一點,這真的是太可怕了。

就像影片中李善考試不及格,媽媽問不出原因,於是懷疑女兒發生了什麼事情,一旁醉酒的爸爸只是輕描淡寫的說「小孩子能有什麼事?除了上學學習,和朋友玩玩就沒事了」。

現實中像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別說因為工作生活的壓力而忽視對孩子關心,最後導致不良後果是有情可原。

粗暴點說——誰讓你生的?生了你就要負責,不負責就是你的錯!

如果說電影真的是借小孩子的世界暗諷成人世界,影片中一個小孩子的話語絕對是一語中的。

電影中李善與剛剛和玩伴打完架的弟弟阿允有這樣一段對話

李善:「浩然打你你為什麼不打他?」
阿允:「我打他了,打又打我。」

李善:「那你再打他呀?」

阿允:「我打他,他打我,我又打他,那我們什麼時候玩呀?我只想玩!」

如果都說童言無忌,那麼弟弟阿允最後說的話可謂是至理名言了。

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如果我們總是揪著彼此的過錯不放,那麼沒完沒了的爭吵和打鬧,只能是浪費時間生命,道理簡單至極,看來老祖宗說的「以和為貴」,在這裡通過一個小小人之口再次警醒世人。

影片最後聚焦同樣被孤立的兩個小女孩,李善向韓智雅示好就是因為她意識到了問題原因所在。

長鏡頭下兩人彼此的偷看試探,把他們內心的羞愧、感謝、內疚、歉意等複雜情緒表露無遺,堪稱經典鏡頭。

這樣的結尾無疑給觀眾極大地安慰,也正應了片名《我們的世界》,在他們的世界他們要自己面對問題,這透露著導演對成人世界的失望,以及對孩於世界的期望。

電影《我們的世界》能夠順利的把我們帶進孩子內心的世界已屬不易,又引發了我們對孩子的關愛的深刻反思更是難能可貴,誇張點說:讓孩子遠離校園霸凌,你還需要看這部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