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夏奈

2017-01-08 09:35:13

光的黑暗面


【由於涉及台詞和情節,建議閱讀前先觀看電影,以免被劇透】

《聚焦》和《神父俱樂部》都是2015年的片子,雖說《神父俱樂部》無論在票房還是聲勢上都要弱於《聚焦》,但我仍舊認為《神父俱樂部》拍得比《聚焦》要更好一點,甚至可以說,更有警示意義。

可以說,《聚焦》的故事著重在一群記者基於良心堅持不懈揭露教會的過程,對於天主教教會內部的問題,也只是掀開了牧師孌童和雞姦的冰山一角。而《神父俱樂部》更著重於揭露這些神職人員乃至於教會內部的黑暗面,除了孌童和雞姦,他們還酗酒、賭博(賽狗)、販嬰、虐童和包庇罪犯,雖然影片自始至終都沒有讓神父對於這些指控作出正面回應,但基於他們在影片中的行動和作為,人們對於這些指控的真實性基本可以得到確認。神職人員本應將上帝之光帶到人間,但正如光也有黑暗面一樣,倘若他們的心並非我們想像中那麼敞亮,那麼會發生什麼故事呢?

《神父俱樂部》里對於天主教中普遍存在的孌童想像洩漏得更加徹骨,通過精神不穩定的男子一言一語的指控,我們看到了這些神父是如何一步一步誘騙涉世未深的孤兒小男孩落入圈套的。

「他們開始摸自己的老二,通過摩擦包皮來自慰,包皮前後移動直至射出精液;他們還調戲我們,他們刺穿我們的肛門,說我們結婚前應該要保持處子之身,所以刺穿肛門是唯一的途徑;把屌塞進我們的嘴裡,因為我還小,嘴已還沒有牧師的屌大,所以有時候會受傷」、「他還說,如果我吞下精液,那麼我將直接進入天堂,因為神職者的精液是聖潔的,它來自上帝的榮光,主耶穌也是通過上帝的精液誕生的。」這些污穢、直白的台詞在《聚焦》中被刻意迴避,因為長大後的人們不願意再談起他們被侵犯的細節,但在《神父俱樂部》里,這個精神有些失常的男人,一字一句,全部說了出口,上帝的光輝變成了牧師的精液,而貫穿光輝的途徑便是吞嚥他們。

這個失常的男子一再跟兩個牧師強調,自己不是同性戀,自己是正常的男人,過著正常的性生活。但是片中當裸女試圖挑逗他時,他無法跟她完成性愛,他希望裸女用手插她的屁眼,裸女最後讓他滾。他害怕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然而他的的確確已經無法成為一個異性戀男人。他在跟梵蒂岡來的教堂主持懺悔時說到,死去的那個牧師,是他的第一個男人,他深沉和瘋狂愛上的男人,他第一個發生性關係的男人,從這個牧師身上他第一次體會到了深沉的愛意,然而這個牧師卻拋棄了他。牧師最後找了其他小男孩嗎?我們無從得知。但我們知道這個可憐的男人像是不再得寵的情人、像是沒有新鮮感的玩具,被牧師拋棄了。

被曾經贍養你長大、日以繼夜發生性關係,並讓你深深愛上的人拋棄是什麼感受?我們無法想像和切身體會的這股憤恨與絕望湧上他的心頭,讓他行為和心智開始失常。他在報復嗎?然而他最後也沒有贏,他最後仍舊是受害者。

四個神父,各自攜帶不同罪名來到這個庇護所,這裡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罪孽,也沒有人對他們進行審判,這裡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天堂一般的存在,然而梵蒂岡來到的教堂主持卻想要關閉這個庇護所。於是他們相互說謊、互相包庇,企圖坑蒙拐騙逃過一劫。觀者原本以為教堂主持與庇護所中的所有人是對立面,以為他們的存在就是戲劇衝突,沒想到最後又來一個反轉,當失常男子問他「你上一次射精是什麼時候」、「你有和小男孩做過愛嗎」的時候,他尷尬地笑了,他有沒有做過我們無從得知,但是為了將天主教的黑暗面,為了將這些秘密封存在這個庇護所里,他和其他的神父策劃了一個新的罪惡。

以謊言遮蓋另一個謊言,連神職者也未能逃過這些人性的弱點和黑暗面。《神父俱樂部》的故事真實地有些可怕,對天主教幾乎是致命性地批判。所謂的神職者,不過是躲在教堂下苟合的普通人罷了。

這樣的片子出現,當然可以擒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影片。不單單是因為導演帕布羅·拉雷恩太敢拍、太會講故事了,也因為這樣的題材可以體現出西方的「民主」。

批判天主教也成為了近年的政治正確,所以從《達文西密碼》、《聚焦》到這部《神父俱樂部》都得到了很大的反響和很高的票房。大概慘就慘在天主教吧,畢竟宗教和民主本身就是對立的,宗教就是為了控制(甚至可以說愚弄)人民而存在,而當人們意識到他們可以自由發表言論對抗宗教,他們可以自由去導論宗教的是與非、光與暗的時候,宗教的沒落期就開始了。大概這也是為什麼梵蒂岡來的教堂主持最終決定將秘密留在庇護所的原因,如果這些秘密公之於眾,天主教基本就是危在旦夕。

民主基本上是間接折壽了天主教,這麼多反基督的電影拍了出來,而且拍得都不錯,且紛紛得獎加大觀眾群,讓人們對上帝越來越存疑,也對天主教內部的黑暗和混亂更加不滿。為什麼ISIS會成為一個問題?為什麼穆斯林文化在西方世界現在變成了一個隱形炸彈?那就是因為這些原本信奉天主教的傳統國家現在紛紛都揭竿造反了,但是沒有人拍反伊斯蘭教的片子,因為信奉伊斯蘭的國家都在全力擁護這個宗教(大部份都沒有民主,不得選擇),導致現在伊斯蘭的堅定信眾數量就已經要吞噬天主教,頗有些自食其果的意味。但一個宗教如果真的足夠好,那麼也就不會出現《聚焦》和《神父俱樂部》這部片子,有黑暗才有光,有現實才有反思。

正如片中的同性戀牧師說過的那樣:「起初他們說同性戀是惡魔之子,後來他們又說是上帝創造了我們。」不僅僅是宗教,我們對於罪孽的認知也不斷在改變。或許有一天,當人人都開始作惡而不自知的時候,我們會重新回到上帝和宗教的懷抱;但也有可能,我們真的消除了所有人性中的黑暗面,心存善念,善待自己和他人,那麼到那時候,我們也不再需要上帝之光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