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 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

侠盗一号: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星战外传1

7.8 / 688,446人    133分鐘

導演: 蓋瑞斯愛德華
編劇: 克里斯魏茲 湯尼基爾洛伊 喬治盧卡斯
演員: 費莉絲蒂瓊斯 麥德米克山 里茲阿邁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馬慶雲

2017-01-07 02:27:40

技術角度分析姜文的《星球大戰》為何讓人昏昏欲睡


文/馬慶雲

姜文和甄子丹算是主演的電影《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已經上映了。這兩位實力派演員,在劇中的戲份,僅次於正面男一、女一和反面男一號。這也算是一部融入了中國元素的太空戰電影,尤其甄子丹的中國功夫和高科技金箍棒,一定能讓影迷大呼過癮。

然而,這部《俠盜一號》卻把我看的昏昏欲睡。我那一場因為是週五首場,所以觀影者只有不到十人,中途後半程的時候,有一對兒情侶離場了,緊接著,一個看似是商人的中年人拎著包走了。而他們的離開,成了防止我真正睡著的場內動靜。真心不是昨晚休息不好。昨晚10點睡,7點起,早飯吃的剛好,正是一天中最精神的時候。為什麼看場《俠盜一號》竟然昏昏欲睡了呢?我又諮詢了幾個看下午場的朋友,都說困。

傍晚的時候,我和幾位懂技術的朋友一起分析原因。因為這可能並非是我的個人個例,而是有一個批次的影迷如此。無意於和任何《星球大戰》的鐵粉為敵,只是想平心靜氣地提出一些我們的一些看法,都是接受商榷的,錯誤的地方,更是接受星粉兒們批評指正。

《俠盜一號》這類好萊塢電影,容易讓人昏昏沉沉的第一項原因,是劇本的套路化生產,讓影迷沒有劇情驚喜,容易接受劇情催眠。尤其看過幾百部好萊塢爆米花電影之後,會發現,他們的編劇橋段都是類似的,沒有太多新鮮的東西出來。這一點,很像現在的大陸影迷面對某些流水線作業的港片。

我們現在對流水線港片不感冒,守舊的香港電影人很不理解。當年風光無限的港片,到了如今,還是按著當初的配方做的啊,怎麼再產的電影就被叫差了呢?其實,就是套路化已經被影迷熟知,編劇剛撅屁股,影迷就知道咱們拉什麼有機肥了。現在,這種困境也體現在好萊塢爆米花電影中。拿《俠盜一號》為例子,大夥看個開頭,就知道一定是女主角帶著姜文、甄子丹去找他爹,拿到秘密,然後幹那個恐怖死星武器,而且,最後一定是幹成了。當所有劇情包括細節都逃不出影迷構想的時候,催眠的功效就實現了。這個,在編劇角度上講,叫寫唐僧唸經型的劇本糊弄觀眾。

第二項原因,是特效技術上的。其實像套路劇本的電影,很多也不會讓人昏昏欲睡。比如,成龍的《絕地逃亡》,套路化的太明顯了。可是,時不時的插科打諢,時不時的鬧一鬧,也能刺激影迷興奮點。那位讀者說了,《俠盜一號》不是時不時的鬧一鬧嗎?難道不比成龍的武打鬧得厲害,難道不是更刺激嗎?

《俠盜一號》的打鬥當然更刺激,特效技術也特別出色。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在大量的特效技術場面上,我們放緩了畫面播放速度。一個字宙飛船起飛的鏡頭,在我們的意識中,可能是一瞬間的事情,而在電影中,會被無限延長。基本上全部的特效電影都覺得,我一個特效場面做出來不容易,你不能讓我在畫面中只展現一秒不到吧。所以,就造了畫面特效比真實情節要拖沓的多,被無限拉緩了。

我舉一個特效的例子。《俠盜一號》中出現了一個巨無霸機器人,動作非常遲緩。而在我們的作為人的意識形態中,無論是奔跑還是射擊,都是迅速的。這種延遲,無疑可以很好的催眠影迷。這就像在您面前搖擺一個線穿的硬幣,擺動越來越緩慢,您就越來越睏倦一樣。特效本來是為眼球刺激而生的,但是看多了特效之後,會比真人實拍的畫面更具備催眠性,因為畫面被拉緩延遲了。

所以,特效片現在也面對著這個技術性的困境。影迷越看越挑剔。十年前,一個爆炸的特效,能搞出一分鐘的延遲畫面來讓影迷過癮,如今,你讓畫面延遲五秒鐘,看爆炸中心慢慢炸開,影迷就昏昏欲睡了。特效電影越來越貴,正是一個特效場面可以用的時長越來越短了。像《俠盜一號》這部電影,大量的延遲特效畫面,特別像一個慢動作的催眠視訊,有部份看慣了好萊塢的影迷睏倦,是必然。

以上從編劇和特效角度來談的兩點看法,是不成熟的,若有疏漏或者錯誤,誠摯地接受批評。

親密交流,歡迎添加微信公眾號:馬慶雲【xuezhemaqingyu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