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onotCryLaika

2017-01-05 06:57:36

關於文藝片與(爛片與消費主義圈錢爛片)的區別


說到杜蒙,人們總是會想起他03年的作品。那電影的結尾可是讓不少開開心心、帶著小激動看電影的天真無邪小夥伴們受傷很重,受傷的原因大致都是急速懵逼或過於懵逼。他們的傷痕至今留在那個條目的差評里。

在以前看過的法國電影裡,也許出現過法國北部的海岸景緻,但是這部電影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似乎在拼命地把這些景色推向看電影的人。其實,對於個人而言,雖然知道導演是杜蒙,但看到這些景緻時,總是覺得某處應該有一座中世紀古堡,或者是洛可可風格的田園,或在空中飛過一架蒸汽朋克風格的雙翼飛機……所聯想到的全是歐洲古典時代、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文藝時期的元素,而實際上這部電影是一部讓角色飛起來的、有一些(並不是典型的)法國超現實主義荒誕派色彩的半商業作品(畢竟荒誕派戲劇已經衰落很多年了)……雖然不太清楚這種有點兒尷尬的情結在現代東方人的心裡是否普遍。但是,在日本的狹義御宅動畫文化里,就經常看到這種東方人視角的歐洲印象。在原來的御宅動畫作品裡比較明顯,因為早期的御宅動畫作品裡,以各時代的歐洲作為背景這一點,是比較常見的。進入萌(燃)時代之後,這些歐洲印象就逐漸悄然藏進了角色設定里,但都不難看到東方人的歐洲印象:比如有捲筒的金色長髮的女角色,無論是高傲御姐角色,還是蹭得累蘿莉角色,從這些角色身上都不難看出這個文化印象,孤傲高雅的法國貴族角色形象。

感謝這部電影,讓我有機會讀了一篇由懂北法梗的法語大觸寫的語言梗解說文。(時間真是一切梗的來源)

另外,真的很感嘆法國電影的寬容度,經常出現這種還在延續上個世紀傳統時代所定義的藝術史的 電影作品。個人覺得這是好萊塢永遠也無法企及的。看這部電影,就不難聯想到美國人與法國人在電影里長期撕逼史。美國人習慣諷刺法國文藝freak的作品,實在太多了,情景喜劇、電影……但美國人展開諷刺所用的捏它lv都不太高,幾乎全是認為法式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文藝不現實,不如拿幾塊美元買個巨無霸漢堡大嚼大咽更實惠。其實這樣美國人就把美國人自身的定位得很低了。
而法國人則對美國人的楊基式家庭觀倍加諷刺。這種梗大多屬於是現代思想史的梗:法國人對美國楊基的諷刺,大多都可以理解成法國文藝大觸對 「被現代消費主義、資本主義統治得毫無叛逆精神的老實人偶爾清醒,搞搞偽昇華也就算了,卻最終重回浪漫主義的前現代傳統家庭價值觀裡去尋找人生意義,就像抽大麻一樣」 這一美國Yankee套路的尖酸諷刺。而且這種梗算不上是法國平民的民族主義樂趣,應該還是文藝大觸們的純藝術樂趣,例如梅子雞之味(2011),故事講著講著,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英語了,然後法國文藝大觸黑Yankee的日常就開始了……

這類法國電影都是在一定藝術原則下展開的,就讓人覺得彷彿回到了大眾文化工業興盛之前的藝術時代,回到了現實主義不提供醉夢的藝術傳統里。大眾文化工業時代,不管人們再怎麼叛逆,再怎麼裁剪出破破爛爛的個性牛仔褲,實際上還是處於資本與權力的高效控制下,例如某部電影裡的角色Alex。從傳統美國人討厭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文藝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人們實際上還是習慣消費好萊塢傳播的商業性結構主義敘事。消費主義與資本統治下的人們習慣商業電影能有一個線性的故事,如果故事的敘述是非線性的,那麼消費者的潛意識會渴望故事本身最好也具備一個隱性的線性敘事結構或可理解度。
這樣,在資本主義文化消費工業時代的很多非線性敘事的商業電影,實際上就像是餐館裡偶爾提供的超辣、特辣、特大號挑戰或其他極埠味的商品,與店裡的普通餐點相比也沒什麼差別,都是可以用錢衡量的商品,僅此而已。而有些在市場上作創新嘗試失敗了的電影,自然就成了爛片了,就像在餐館裡開發的新口味商品失敗一樣。實際上,好萊塢的非線性敘事商業片,就是文化工業資本家在普通線性敘事商業片達到資本主義市場供過於求之後的一種新商業策略,本質上還是商品而非文化工業興盛之前的藝術。而爛片,就是在文化工業市場上競爭失敗的商品,這麼看爛片的話,它們真地又能有多爛?有多waste of time?在藝術家們看來,商業成功片與爛片其實一樣爛,一樣是waste of time一類的商品。

【杜蒙】相比以上的好萊塢普通商業片與創新商業片,可能會被美國Yankee稱為Freaks的法國文藝片,不僅貫徹一種藝術表達的方式與原則,同時其本身的理念也是一種反二元形而上傳統的對抗,其實學界、藝術界所厭煩的不是對二元形而上的對抗,而是煩厭二元論傳統,他們的煩厭,其實就是一種對抗。電影裡構造的兩個極端世界,還有演員們荒誕誇張的表演,就跟身在夢中一樣的抽象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等不規則序列一樣,都是對傳統現實主義與結構主義的叛逆與反抗,也蘊含了對資本與權力結構的叛逆與反抗。但是,總體上來說,瑪.魯特 (2016)這部電影並不是特別典型的文藝片,電影裡還是有很多典型的商業性結構主義敘事方式,電影還是講完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北法梗也讓這部電影具有一些商業喜劇片的標籤。而且電影中這個疑似為靶子的二元世界,也並不是很明顯、很典型的藝術誇張,但絕對不像浪漫主義一類致幻劑一樣企圖繞開話題緩和衝突。兩個世界都有一定的封閉度,看似兩個世界接觸了,看似兩個世界的衝突很劇烈,其實到了電影最後,兩個世界,就像毫不相關一樣。尤其是最後貴族夫人與官僚探長飛起來的橋段,給人的感覺就是講故事講到最後……算了……不管了……那就飛吧~~~的節奏……電影故事的這個效果如果不是被商業喜劇片屬性所拉低,就是一種富含表達手法與內容隱喻的藝術構思。但是這部電影又不像一部特別典型的創新商業片,就像杜蒙拍的Twentynine Palms (2003)的結尾一樣,讓不少開開心心衝著三級片去看的天真小夥伴們受傷了,傷痕至今留在那個條目的差評里。如果這麼去揣測的話,杜蒙這部2016年電影的結尾,其實也是藝術家日常顛覆結構主義、顛覆二元論的表達方式的一種變形。電影費力構建了兩個極端的世界,看似是靶子,而且結構主義敘事學的故事也把兩個世界逐步聯繫到一起,於是,結構主義就進入了觀眾的潛意識預設里,而正當大家預期會有什麼結果的時候,故事就稀奇古怪的結束了。最後兩個世界就像從未接觸過一樣。其實,只要繞開商業電影的觀看習慣,這個結尾的處理也不是很稀奇,也就是現代主義藝術家反結構主義的日常型叛逆。在夢境中飛起來,有一種來自潛意識的釋放感,原因也許就在於弗洛伊德認為在夢裡飛來飛去是對性慾的一種隱喻。弗洛伊德理論是萬能的,這可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種怪異的雙重狀況的出現,是因為荒誕派戲劇早就衰落很多年了。這也是資本主義文化消費工業與市場的力量與陰謀所致。什麼陰謀?就是讓消費者們覺得,向資本主義市場做出局部妥協的現代主義藝術電影,變得跟文化消費工業產出的爛片差不多了。

從電影的主要技術特徵來講,實際上與動畫是一樣的,都是通過與人類視覺殘影現像有關的技術發展起來的,都是一種化一切不可能為可能的創作形式。所以,這部胡亂飛起來的法國電影,其實比較符合電影與動畫的技術初衷。在電影與動畫的早期階段,作品都沒有什麼套路,完全是在肆意炫耀這種神奇的魔法,而在當時,人們也樂於欣賞這種神奇的魔法。但是,在資本主義文化工業的生產資本循環(Capital circulation)中的普通消費者那裡,神奇的魔法再神奇最終也會被審美疲勞等文化工業市場規則所淘汰。而在藝術家眼裡,可以表達夢境的電影與動畫技術,自然就成了超現實主義荒誕派的理想表現載體。

文藝片(具有資本主義文化工業興盛之前的藝術特徵)可能罕見,但讓文藝片存在下去的環境更罕見。這裡面沒有誰對誰錯,美國人長期生活在Elizabethtown(2005)渴望的那種傳統懷舊的小鎮裡,女主角為主角設計的旅行路線,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種美國人的價值觀。但在美國人裡也偶爾有人懷疑他自己是否身在The Truman Show(1998)之中,一切都是虛假的:熟悉的生活簡單重複、熟悉的小鎮很曖昧地沒有外人、熟悉的love套路嚴格按劇本走、熟悉的鄰居與摯友隨時感動流淚……彷彿這部電影在諷刺所有傳統Yankee引以為傲的美式生活價值觀。其實,Elizabethtown(2005)裡的這種美國懷舊夢想,只能反映出,美國人追求的都是很現實的東西,這在很久以前,還是富有反傳統意義的。當19世紀末,世界上整體不如美國自由開放的時候,美國人追求通俗易懂、大膽實幹的Yankee精神,就是對傳統封建貴族、等級制度的叛逆與反擊,就像Far and Away(1992)一樣。主角在英帝國領地,就是一個飽受欺壓身無分文的愛爾蘭農民(註釋:當時愛爾蘭的愛爾蘭人沒有土地,土地基本上都是征服者英格蘭人所有),從電影一開始,他就彷彿進入了某種傳統俠客傳說再次崛起一般的狀態,拿著破爛不堪到最後炸膛的火槍,像傳說中的英雄一樣去報仇,去對抗暴政……而當他到了美國,就簡單粗暴地贏得了他所夢想的一切。
但是,時過境遷了,傳統的美國Yankee應對的環境不同了。現在是法國超現實主義比Yankee更能玩叛逆。

以上寫的有:線性敘事結構的普通商業片(市場上中規中矩的質量合格商品)、非線性敘事結構的創新商業片(應對市場普通商業片供過於求的創新商品)、爛片(市場競爭失敗的電影)還有就是這部怪異的法國藝術電影所屬的文藝片範疇(反消費主義、反市場……)。

接下來就是消費主義圈錢爛片與普通爛片的區別了。普通爛片之所以是爛片,因為其在商業上、在資本主義市場競爭中很失敗。但是爛片真的爛嗎?它至少是那些愛電影的製作者的一種嘗試與努力,就像爛片之王Ed Wood一樣,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再一次為一點兒有點兒像成就的消息而歡欣雀躍,然後死於失意與酗酒,更重要的是,他也死於他不斷等待下一次會成功的等待之中。這樣的人拍出來的爛片,真地爛嗎?其實爛片與爛片製作者他們不過是資本主義文化消費市場的受害者罷了。要知道,拍爛片的人也是很有藝術執著的。看著像Ed Wood這樣的人為了夢想而拚搏,自己被自己的劇本台詞感動,頻頻遭遇失敗與挫折,沒有人脈跟運氣,卻一次又一次地期待著下一次會成功……這實際上是很感人的。

相比之下,消費主義圈錢爛片就簡單易懂了(註釋:下文中的消費主義圈錢爛片全部都是在討論好萊塢電影,全部都是在討論資本主義文化工業)。
消費主義圈錢爛片的商品質量,其實低於有線性敘事結構的普通商業片商品。製作者也許有能力拍出普通商業片的商品質量,但是賺錢少。
可能是為了賺錢,製作者故意拍一堆低質量文化商品,再利用水軍與撕逼(資本主義市場在網路時代的幸福)做廣告創造市場,最後文化消費工業的資本家們,就向 處於消費主義與資本市場統治下、且不明真相或XX略低的消費者們 賣出資本主義文化消費工業的量產劣質品。
而且這類劣質片的市場價格定得相對較高,但是消費者們看不見這些隱性的價值價格問題,就像資本論之前的被統治者一樣,這對消費者是不公平的,因為這些消費主義圈錢爛片的商品質量實際上遠遠低於 有線性敘事結構的普通商業片。然後消費主義圈錢爛片就不斷循環這個資本主義工業製造流程,並以劣質為賺錢的賣點。
在這個循環中,資本與權力統治下的消費者(電影觀眾),連 「有線性敘事結構的普通商業片的合格商品質量」 都沒有享受到,而消費者的支出卻高於 「有合格質量的普通商業片」 的價格。實際上,這種故意以劣質為賣點的消費主義圈錢爛片是沒有資格跟Ed Wood的那些電影相提並論的。在Ed Wood的電影裡,知道電影史與德普那部電影的人,看得到艾德伍德對電影的摯愛與執著。而在消費主義圈錢爛片裡,只能看到資本主義與權力對統治力的炫耀與飛揚跋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