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桑央

2016-12-29 00:09:11

那些摧毀我們的事物如此之多,而我們無法為之命名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在洛杉磯一家偏僻的小電影院看完了這部電影。電影院裡人很少,準確來說算上我只有八個人,但在電影正片結束之後沒有一個人離場,白色字幕在黑色背景之下滾動,直到完全消散。臨走時我想偷偷看一眼一同觀看的人的模樣,但最終還是獨自走開。

  故事主要講述了主人公Lee在哥哥去世之後所面臨的撫養侄子Patrick的難題,以及回到曼切斯特小鎮所勾起的與前妻Randy之間悲傷的記憶和誤解。導演採用閃回的手法,將回憶與現實拼接從而創造不同緯度和時間點中矛盾的共鳴,最終聚合到人物間情感的和解和對生活不幸的妥協。

  鮮有美國電影能給我帶來如此的壓抑之感,但細想一下,這又與東方電影營造的壓抑感不同。導演沒有放大演員對於自我的感知,也沒有讓其背負某種特殊的時代特質,換句話說,這部電影中的人物形像是普通而克制的,如同曼切斯特這個海邊的小鎮。而這種普通消解了電影人物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從而創造出極易代入的真實感。這種真實感是如此致命,彷彿在向所有螢幕前的人宣判:你們並不能比他們做的更多,你們也無法承受生活的悲劇,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懂如何選擇,不懂如何陳述自己的想法,甚至無法清晰地致歉,但你們都會變好,你們會一直過下去。

  這部電影的壓抑不在於抑制了情緒,或是放大了悲哀,而是真真實實地將一切呈現出來以後告訴我們,你看,這就是一切的可能,你們能做的只有這麼多。消沉與絕望並不意味著輸給命運的悲劇,重新振作開始新的生活也不是戰勝了自己的悲傷,甚至這一切情緒的轉變都並非源於主觀意志。生活是缺乏動詞的,更不用說附加任何形容詞去修飾。它就是一個過程,如同一道傷口被劃開然後慢慢自行癒合,所謂的毀滅或重生是相當少數的(但被藝術作品和新聞過度放大了),畢竟普通的我們是如此無能,甚至連自殺都不知道怎麼開槍。

  但我們還是結結實實地被摧毀了。摧毀與毀滅的不同在於,前者是一個面,後者是一個點,後者更容易進行藝術加工,因為容易把握重點,而這部電影則成功地展現了前者。導演對於時間敘事的把控自然功不可沒,但我認為真正達到效果的是影片中充斥的生活的噪點。我們總是對直接的原因最為敏感,而導演則將其小心地掩藏起來,然後正面描寫那些瑣屑的稻草如何一步步地累加。他把Lee的火災這個中心的悲劇事件塞在閃回的思緒中,而在正向的敘述中則放入如找不到汽車,開錯路,多嘴的路人,尷尬的聊天,刻意放大的噪聲等等雞毛蒜皮的煩心事。

  這些偶然且無意識的小不幸在大多數藝術作品中都會被隱去或者只引出一兩個作為詼諧的插曲,因為它們無關緊要且缺乏藝術性,而在這部影片中則被導演當做的了主食。將其解讀為使影片生活化或添加諷刺的幽默不無道理,但我覺得還是狹隘了。在影片中我所看到的是這些噪點如何相互編織成網,並在中心悲劇的牽引之下將人物拉到一個渾濁,僵滯,無處著力的境地。如果說我們的無能將我們從毀滅中拯救,那所需付出的代價就是被其所吞噬並困在一片毫無詩意的陰霾中。Lee也嘗試爆發過,他咆哮,打鬥,哭泣,試圖掙脫「被摧毀」的狀態,但最終發現一切都是徒勞,甚至爆發本身也不過是眾多的網眼中的一個。人無法自救,只能等時間漸漸給我們鬆綁。我們不會永遠完整,也不可能一直處於「被摧毀」的狀態,這兩者都太過浪漫。而在一個充滿噪點的生活中,這兩者總是相依相存,如同曼切斯特海邊的浪潮,循環往復永不停歇。

  最傷感的悲劇不過是以「今天早上父親去世了」開頭,而最美好的喜劇不過是以「最後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結尾,但這兩者都太輕。而我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我在裡面遇見了更加溫暖而堅實的畫面。在影片的結尾,Lee將路上撿到的皮球丟給Patrick,Patrick 沒接到,當他撿起來丟還給Lee時Lee也沒接到。於是Lee說了聲「Let it go.」 但Patrick依舊跑到一旁把球撿了回來並丟給了Lee。這次Lee接到了。我不想說這個畫面意喻了什麼,也許這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畫面,但我願意為它再次安靜地坐著,直到影片完全結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