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洋奇緣 Moana

莫阿娜/摩阿娜/摩瓦娜

7.6 / 379,808人    107分鐘

導演: 朗克萊門
演員: 奧莉伊卡拉瓦爾侯 巨石強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tella_倉鼠

2016-12-04 01:40:27

快速拆解Moana兼論我為什麼覺得它不好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作者:Stella倉鼠
連結:https://zhuanlan.zhihu.com/p/2414369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看完《海洋奇緣(Moana)》,總覺得這部電影和珠玉在前的Frozen以及Zootopia相比,除了技術方面繼續著拿支票本抽臉一樣的炫技之外,很多方面都落了下乘。當我看到故事團隊那龐大的陣容(目測大概接近20人,Zootopia的故事團隊我記得是7個人),我想,也許是這個故事本身對影片形成了掣肘。所以,我打算按照慣例拆解一下這部電影,順便分析一下為什麼它會令我感到如此的失望。

首先還是類型分析。一個孤獨的女主角,離開家,尋求拯救族人的方法——毫無疑問,這是「金羊毛」類型裡的獨角戲羊毛。
金羊毛類型故事的三個要素:
一條「道路」——一個明確的目的,一段有清晰的階段劃分的成長經歷。這裡就是莫阿娜要離開礁湖穿過大海,歸還特非提之心。
一個「團隊」——具有主角所欠缺的品質、技巧、經驗和態度,在路途中引導主角的同伴。由於這是一個獨角戲羊毛,因此莫阿娜只能獨自上路。不過真要算的話,選中她並一路陪伴保護照顧她的大海,化身為鰩魚並且在關鍵時刻引導她的奶奶,搞笑為主但最後也找回本心的毛伊和呆雞憨憨(這譯名真……傳神)可以算是她的團隊成員。
一種「獎品」——一種原始的願望(比如回家、獲得寶藏、重拾權利等等)得到滿足。對於莫阿娜來說,這裡就是歸還特非提之心,令海島重獲生機。

和其他「金羊毛」不同的是,獨角戲羊毛的主角基本上只能依靠自己去領悟和成長,不管她有沒有夥伴,她的夥伴都不會為她提供任何幫助。
有意思的是,很多女性主角的「金羊毛」,好像都選擇了獨角戲羊毛這一子類型。也許這就像《千面英雄》里說的那樣,女性天生就會被放置在冒險之中,而男性總需要有人引導才會進入冒險(原話我忘了,這個是大概意思)。

以下開始快速拆解整個電影的節拍,出於效率考慮,每個節拍我都只快速寫一個縮略了。

開場畫面【第2頁】:奶奶給島上的小孩子們講毛伊的故事

鋪墊【1-10頁】 :奶奶講故事、莫圖魯尼島的生活,莫阿娜背負的未來酋長的責任展示

主題呈現【第5頁】: 幼年的莫阿娜與大海的第一次互動,大海選擇了莫阿娜,並要把特非提之心交給她。

推動【第12頁】【「靜止=死」】 :惡卡帶來的黑暗侵襲莫圖魯尼島,農作物枯死,魚群消失,島上的人們面臨 生死存亡的危機。

爭執【12-25頁】 :莫阿娜第一次嘗試出海失敗,在奶奶的鼓勵下發現了祖輩的航海生涯,幾番猶豫之後認同了航海者的身份,並在奶奶死後再次出海遠行。

第二幕銜接點【第25頁】 :莫阿娜在奶奶的靈魂化成的巨大鰩魚帶領下,越過礁湖,並在大海的協助下直接抵達了毛伊所在的小島。

B故事【第30頁】【緩和第一幕的緊張氣氛】 :毛伊向莫阿娜講述自己的故事(就是在島上的舞台劇部份,為最後毛伊打破心結,徹底對抗惡卡做好了鋪墊)

娛樂遊戲【第30-50頁】【呈現設定和背景】 :毛伊一開始對莫阿娜各種冷嘲熱諷加調戲,但最終(在大海的淫威下)心服口服地接受了莫阿娜,並且教給她航行所需的各種技能。

中點【第55頁】【「偽勝利」或者「偽失敗」】 :在莫阿娜的幫助下,毛伊成功地取回了自己的魚鉤法杖。

壞蛋逼近【第55-75頁】【主角茫然無知而危機逐漸逼近】 :毛伊雖然取回了法杖,變形法術卻出了岔子。毛伊和莫阿娜也逐漸開始發生分歧。

一無所有【第75頁】【「死亡氣息『的出現】 :在與惡卡的對抗中,毛伊的魚鉤法杖被擊破,毛伊為了保全法杖而拒絕再幫助莫阿娜,離隊出走。

靈魂黑夜【第75-85頁】【」最痛苦的深淵「】 :孤身一人的莫阿娜將特非提之心還給大海,黯然神傷,決定回家。

第三幕銜接點【第85頁】【解決方案誕生】 :化身鰩魚的奶奶再次以靈魂形態出現,安慰接納了莫阿娜失望難過的情緒。悲傷過後的莫阿娜決心拿回特非提之心,完成自己的使命。

結尾【第85-110頁】【合題時刻,一切結束,人物定型,舊世界毀滅,新世界確立】 :莫阿娜再度出發去歸還特非提之心,離隊的毛伊也再度歸來幫助莫阿娜對抗惡卡,最終莫阿娜意識到惡卡就是失去了心的特非提。她接納了特非提,並成功地將特非提之心歸還回去,使得散佈死亡的惡卡重新變成賜予生命的特非提女神。

終場畫面【110頁】【開場畫面的對照部份,首尾呼應】:莫阿娜回到莫圖魯尼島上,用海螺代替石板加在了山頂的石頭堆上,並帶著族人再一次揚帆遠航。 (大概莫阿娜之後也不會再有酋長要去摞石板了吧,大家都出海了,不然的話你讓人怎麼往一個海螺頂上摞東西還不塌呢)


拆完了整個故事之後,再回頭來看,就可以明白整個故事的問題出在哪裡了。

最大的問題,就是壞蛋逼近環節本來應該是一個開始渲染緊張氣氛的地方,但是毛伊滑稽的變形效果讓這個環節徹底變成了一個加長版的娛樂遊戲時間,從而喪失了對惡卡進一步鋪墊的機會,也就讓主角面對的危機不夠強烈。作為全劇最核心的重大衝突,處理得如此草率而漫不經心,如果放在其他團隊身上我也許會給予一些寬容,但放在迪斯尼十多人的故事團隊身上說實話我真是想直接給這片子扣掉一顆星的。

第二個問題是,整個故事在靈魂黑夜部份停留的時間過於短暫,對於毛伊和莫阿娜的內心痛苦都渲染不足(毛伊乾脆一個字都不提),因此導致莫阿娜雖然能夠喚起觀眾的「同情」,卻失去了製造「移情」的成份。而且在這個本來應該著重渲染死亡氣氛的地方,也同樣因為莫阿娜「邱生旺(Chosen One)」的身份而被嚴重淡化。這也是整個故事的失分點之一。

第三個問題就是:取回魚鉤本來應該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成功,應該奠定全片的假高潮。然而由於海洋的強勢介入(一個噴泉直接送上海面),再加上寄居蟹boss沉浸在唱歌裡散發的徹頭徹尾逗比氣息(毫無實質的威脅感),大大削弱了這個成功帶來的成就感,使得觀眾的情緒無法在這裡爬到足夠高的位置,再結合後面徹底變成逗比搞笑的毛伊練習變形橋段……這個中點也可以說是奠定了整個片子結構失控的關鍵一步。

第四個問題,整個故事的死亡氣息弱到幾乎不存在,換句話說就是,實際上沒有任何對莫阿娜形成實質威脅的勢力或者說局面存在。想想Frozen里安娜不斷變白的頭髮,對Elsa的追殺,整個阿倫戴爾籠罩的暴風雪;再想想Zootopia里中毒發狂的食肉動物,黯然辭職夢想碎裂的茱蒂……你就可以明白Moana裡面的莫阿娜是有多順風順水,簡直堪比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的瑪麗蘇,「海洋選民」的這種霹靂無敵外掛讓她根本不可能遇到多麻煩的事情。哪怕是獨木舟航行最害怕的「落水」(因為會跟船脫離,而且肉體很難抗衡洋流的速度),對於莫阿娜而言都是根本不存在的問題:被毛伊扔下水轉頭就被送回船上,每次翻船不是直接保送目的地就是天降毛伊來幫忙……迪斯尼你這樣很破壞規矩的好嗎?

正如幾乎完全開掛被民主黨保送上路的希拉蕊實在是個令人乏味的政客一樣,各種開掛自學成才被大海欽定保送上路的莫阿娜……能瞬間從Elsa的女王氣質一路倒退滾回小美人魚的年代去(哦對哈,這部片的導演就是小美人魚的導演)。從這一點來說,這個人設真是令人失望到想摔桌子。也正是因為這個人設的薄弱,使得迪斯尼在這部片子裡的炫技成份變得極其明顯,甚至把整部Moana說成是迪斯尼為了專門炫耀他們這次研發的流水特效引擎而拍的動畫片也不為過。諸多友鄰看了這部片之後對裡面的「女權主義」色彩各種擊節叫好,然而我看完了以後腦海里只迴蕩著一段話:「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你說我一個酋長的女兒,怎麼就成了海洋的選民呢?但是我奶奶說了,大海已經決定了,就由你去抓著毛伊歸還特非提之心。所以我就念了兩句詩……」

媽蛋啦!迪斯尼你們老實交代這部片到底是不是按照「希拉蕊當選獻禮片」的規划去拍Moana的?!

總之,靠著牛逼到所有人都只能口水淚水一起流的技術實力(片尾的「材質大炫耀」字幕可真是相當於拿著成捆的支票簿往人臉上抽,一邊抽一邊問「我牛逼不?你看我牛逼不」),再加上絕對高配置的音樂製作和煽情能力,Moana成功地騙我從奶奶化鰩魚一路哭到片尾重新出海。然而這並不妨礙我覺得它的故事不夠紮實,不夠看——當然,這句話的前提是拿它跟Frozen和Zootopia這樣同樣由迪斯尼出品的大片來對比,就算這種不夠紮實的故事都夠甩某些國內動畫製作者以及其他國家動畫製作者一臉了。所以就不要來跟我說什麼「你行你上」啦,我不會做干炒牛河不代表我不知道合格的干炒牛河應該是什麼樣,OK?一個人品鑑和製作的能力從來都不會在一條水平線上,我也自認寫出來的東西未必就能比Moana好,但是這真的不妨礙我吐槽它不如迪斯尼的其他大作。

對於Moana這部片,我的意見是值得去電影院看一遍——就衝著那燒錢好似燒紙一樣的海水特效也該去看一遍,也值得入一個OST來聽裡面玻里尼西亞人節奏感和韻律都好聽到令人起雞皮疙瘩的音樂,但實在不值得二刷(好吧也許我對二刷的標準太高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