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亡命徒與天使--Outlaws and Angels

亡命徒与天使

5.4 / 2,654人    120分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夜風伴春草

2016-12-03 06:40:27

電影化的《美國哥德式》解讀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做為一部反結構類型電影。
本片是對美國符號的另一種解讀方式。

一個邊遠農家,一個哥德教堂。
非常符號性地展現《美國哥德式》這幅名畫。哥德本來就是恐怖的、黑暗的、怪誕的、野蠻的流行文化象徵。
痛苦就是我的生活選擇——這是一種藝術。

《美國哥德式》這幅畫,在當下美國本身就是人們自嘲的工具。
它與《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鎳幣》和《山姆大叔》稱為美國文化的五大象徵。

論其畫的內涵本身就有極大的爭議,有人認為它諷刺中西部文化的狹隘和壓抑;
也有人把這幅畫理解為對美國鄉村道德品質的頌揚;
還有人認為這部作品的主題非常曖昧,你看不出畫中的人物關係是父女、是兄妹、還是夫妻。

本片展現了教堂邊上的一戶道貌岸然的美國家庭。
表面上信仰上帝,實際上利用信仰來遮蓋自己內心之醜惡。
因為有了宗教解釋,所有自己做的禽獸事都可以歸罪於魔鬼。

媽媽吃飯時候說:「威士忌裡面有魔鬼,(父女亂倫)都是魔鬼害的。魔鬼是不對的,這種事必須制止。」
這時候大女兒像情人一樣握住父親的手。
父親勸妻子:「親愛的,別太上火」

仔細看這場戲的佈局母親拿著聖經仰拍,中正式構圖。象徵一切高大上的東西。接著同樣是中正式構圖,卻是輕俯的角度,上帝的視角。父親和大女兒緊握的雙手讓整個畫面失衡,產生一種病態效果。

這場戲已經提前展現出一個壓抑的病態家庭關係。

媽媽同時還說:「夜間百獸降臨,年輕的獅子吼叫,向上帝爭取食物,它們尋求食物。」
直接為整個影片的故事走向做了提前劇透。

接著,幾隻野獸(劫匪)真的降臨了他們家。讓他們家的年輕獅子(小女兒)開始吼叫,開始爭取食物(瘋狂殺戮)。

後面的情節為整部電影的開篇旁白做了完美詮釋


開篇旁白:

何時開始拿起武器

為生活 為生存 為自由

要是幸運,將獲得真愛

要是背運,將遭受挫折,變得堅毅

我們違背心願

我們迫不得已



是啊,他們殺人、他們搶劫,都是迫不得已,都是為了生存,為了自由。
同時,他們被殺、他們被搶,也是迫不得已,也是別人為了生存,為了自由。

老子們惡就惡了,至少惡得坦蕩。絕不會冠冕堂皇地披上善良的外衣。

同樣是死,死在荒野的劫匪,在感官上,比死在教堂旁邊的那些偽君子高大了很多。

導演在這個主題的表達上還不忘隨大流對《美國哥德式》這幅畫做了一個反向惡搞。
搭配邊遠農民,荒涼的岩石比做作的教堂看起來更自然和諧一些。


姐妹兩練槍間隙,姐姐欺負妹妹。導演用了很直觀的象徵手法。
欺負妹妹可以打、可以罵,很少看到拿手伸人嘴裡摳的。

這場戲一面展現姐姐的變態,同時還明確地表示了姐姐的行為讓妹妹作嘔,姐姐就是妹妹嘔吐的源泉。

直接得不能再直接。


美國有句俚語叫「play chicken」
不是字面上玩雞的意思,正確的語境翻譯應該是「危險遊戲」或者叫做「勇氣考驗」。

影片中的變態父親就常常被導演安排「play chicken」
吃飯前玩母雞
躺床上玩公雞

導演好像忍不住一樣,反覆暗示這位父親的行為在各種花式作死。


包括小女兒也一樣,電影開始的時候,小女兒坐在教堂前,也是在「play chicken」。這裡的鏡頭應該是一種倒敘,是小女兒殺完所有人,處理完屍體奪得金幣獲得自由後的現實表達。這一系列行為確實也是一種「危險遊戲」,同時也是一種「勇氣考驗」。

為了自由,她可以放棄親情,背叛愛情。就像對《美國哥德式》的其中一派解讀:鄉村農民站在教堂前,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金錢是獲得自由的最好的工具。

小女兒為了自由付出這麼多,難道不是另外一個角度的積極向上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