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洋奇緣 Moana

莫阿娜/摩阿娜/摩瓦娜

7.6 / 378,832人    107分鐘

導演: 朗克萊門
演員: 奧莉伊卡拉瓦爾侯 巨石強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冬瓜

2016-11-28 13:38:15

海上的風,風中的你


三月有《動物方城市》,六月看《尋找多莉》,十一月上映《海洋奇緣》,迪士尼及旗下的皮克斯竟然在同一年內為觀眾奉獻了三部成功的動畫大作。自1937年拍攝世界上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以來,這個誕生近百年的公司如今非但沒有顯出疲態,反而越發煥發新光彩。在現代技術的加持下,純真、善良、勇敢,這些被人類謳歌了千百年的命題,披上了款式新穎的時髦外衣,映入我們眼簾。迪士尼成為這個時代真正的造夢工廠。

《海洋奇緣》猶如寒冷冬天吹來的一股暖風。它輕柔而不萎靡,多情而不悲傷,婉轉卻又堅定。乘風破浪,百衲千帆,大海無邊無際,天空藍得耀眼,赤子之心永不孤寂。莫阿娜是大海的寵兒,還未長大的她初登場,便可愛得能將人心融化。相比小美人魚這位愛情路上難免悽苦的「海的女兒」,莫阿娜是真正的「海之驕女」,令他人畏懼的大海自小便是她的玩伴。

在電影裡,大海擁有不容忽視的戲份,人格化處理讓這片海平添不少樂趣。於是,我們看海,它也在看我們。我們聽海,聽它的濤聲,裡面真的有不易察覺的悲喜。莫阿娜初時不懂,她只是有天生的衝動,只是血液里流淌航海者的基因。後來,她懂了。大海選擇了她,不是為了共同玩耍,是為了她的小島能永遠擁有晴天與潮汐。

終於,莫阿娜離開親人,離開故土。這讓我想起《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的一句台詞:「離開故鄉可能茁壯成長,也可能客死他鄉。」所幸,這是充滿童真的動畫片,莫阿娜不必像美國大兵那樣真的將生死置之度外。她離開父母的溫暖懷抱,首先是為了尋找自我,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漸漸地承擔起責任。

尋找自我這個主題,從年初的《動物方城市》到年中的《尋找多莉》再到年底的《海洋奇緣》,一直貫穿,大有一副百談不厭的態勢。人類真的這麼容易迷失嗎?那個內心深處的自己和日常生活中的自己,真的有那麼大差別嗎?

也許就是真的有。毛伊慘過孫悟空,被困荒島上千年,「七十二變」的技能幾乎要被漫長的歲月掩埋,他也早已忘記了飛翔的感覺。從他發現船隻時的狂喜便可看出,他只想重獲自由。卻忘了為何被困此處。記住了英雄這個虛名,卻記不住英雄該有的責任。毛伊為何會迷失?因為人類無窮的慾望。毛伊身為人類的英雄,習慣了去實現人類本身無法也無需實現的「夢想」。當他分不清所謂夢想和實際貪念之間的那一線之隔,便鑄下千年的錯。

所以,人類在無法控制的慾望和虛榮面前,多麼容易迷失。是莫阿娜這個初闖江湖的少女,生拉硬拽,將毛伊拉回屬於英雄的軌跡。而莫阿娜的迷失,在於她對自身的不斷懷疑。人生南北多歧路,要走上坦途並不容易。空有一身勇氣,並不能拯救世界。成長的最可貴之處,是在否定自我之後,還能不言放棄。

要實現這樣的成長,除了靠自己,還得靠奶奶。電影中那位敬愛的祖母,對莫阿娜的教育,從來不是強迫式的。她愛莫阿娜,卻把她推出家門,因為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她愛莫阿娜,卻從不說空話套話,只是讓莫阿娜學會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她愛莫阿娜,也絕不寵溺,反而樂於把更重大的責任交給她。

也許,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樣聽起來俗套的句子,才是我們窮盡力氣試圖完成卻又一直難以完成的人生終極任務。如此不新鮮的主題,卻讓我在看了兩遍之後,對這部電影有一種越來越難以言盡的喜愛。好電影,如寶藏。它給你的力量和啟示能讓你取之不盡。

其實,《海洋奇緣》的整個故事,我們可以隨手找到別的參照物——拯救家園,跟超級英雄們的職責如出一轍;海洋漂流,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珠玉在前;被困千年,有點《西遊記》的影子;造物女神,到底是女媧還是蓋亞還是來自印度傳說,讓人傻傻說不清楚……

可是,這又何妨。故事流暢,主題鮮明,配上極其考究動聽十足的音樂,配上製作團隊大量實地考察之後精心還原的玻里尼西亞風情,配上讓人心生柔軟的純真與童趣,就是迪士尼特有的樣子:內外兼修,老少皆宜,越來越逼真的特效毫不阻礙形象上的卡通化。迪士尼首位大洋洲公主,名不虛傳,她值得享有榮耀。

2016無疑是一個動畫大年,來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獎,光是提名階段,就將有一番激烈的爭奪,含金量十足。初看《海洋奇緣》,似乎覺得深度比不上《動物方城市》,新鮮度不及《冰雪奇緣》,情深不如《超能陸戰隊》,但細細品味之下,又似乎不是這樣。你無法肯定,那艘海上的船,和船上的人,是否能夠被尋常眼光所輕易定義。

我想把無限的溢美之詞獻給來自莫圖魯尼島的莫阿娜,卻發現,海上吹拂不息的風早就將她髮絲吹起,說明公主未必要鳳冠霞帔才美得耀眼。夕陽西下,沙灘上的腳印是跨越過整片大海之後留下的足跡。離開時把家鄉的模樣放在心裡,等到回家的時候,自會有溫柔擁抱迎接風中歸來的你。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不在別處(dongguazaibiechu)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