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半场无战事/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半場無戰事

6.3 / 17,771人    110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Jean-Christophe Castelli
原著: 班方登
演員: 喬歐文 克莉絲汀史都華 馮迪索 蓋瑞特荷德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水木丁

2016-11-20 04:43:19

誰此時告別故鄉,誰就將永遠流浪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120幀回來,有人問我值得不值得去看,我才想起來整個的觀影過程中竟然完全沒有去思考過這個問題。只是完全進入了比利的世界,看他所看,思他所想。因為太進入情境,所以開演三分鐘後我就開始鼻酸,我也為自己的多愁善感而感到不好意思,但是當比利回到家,和一家人一起吃飯,家人吵了起來,媽媽突然一拍桌子的一剎那,我看到比利被嚇得一哆嗦,眼淚就再也忍不住流下來了,後面的戲基本就是時不時的哭著看完的。回到家,我在部落格上說這電影看得我哭壞了,然後有小朋友紛紛回復我,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啊。是啊,這電影真的有人會看哭,看電影時,我旁邊坐著一個二刷的朋友,她哭得稀里嘩啦,當我聽到她的在黑暗中抽泣的聲音,突然覺得自己也不那麼孤單了。


為什麼要哭?不知道唉,不過這讓我想起有一次做綠妖老師的電台節目,我說我看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寧娜》的時候,有一段,是列文在一個政治場合遇到一個鄰居,兩個地主就聊起天來,我讀著讀著就哭了。綠妖老師就說,為什麼要哭?我想了想說,大概是因為那段很平常的對話,充滿了人生的無奈和艱難,是平時人們都注意不到的。可是托爾斯泰注意到了,記在心裡,還寫了出來。我當時覺得托爾斯泰如果連地主都能懂得,大概也一定會懂得我吧。看比利·林恩的故事就有這樣一種相似的感覺,鏡頭其實就是導演的目光,一個導演是什麼樣的人,就決定了他自己能看到什麼,能讓觀眾看到什麼。看《比利·林恩》的時候,我感受到了李安的目光,他真的能看到哎,我們這些小小心靈的世界,我們心中那些不可言說也根本說不清楚的尷尬,痛苦,為難,困惑。他真的全都看得到。我不僅隨著他看到了比利的內心,也感覺自己的內心被看到了,我所有說不出的委屈和為難,不用一言一語,他全都懂得,這目光太溫柔,於是我哭得像個孩子。


小小士兵比利·林恩的故事並不復雜,所謂「戰爭創傷」這種理論性的名詞,我們也都聽說過,但是真正的感同身受,恐怕沒人能做到。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學會了一條心理學知識,不要隨便對經歷過苦難的人說「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因為你理解不了。也不要對他們說」我懂你的感受」,因為你感受不到。比利從遙遠的敵國,回到自己的祖國,他從前是一個普通人家的不引人注目的男孩,他的內心也許是孤獨的。但是他現在成為了整個美國家喻戶曉得英雄,他終於被人看見了,人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可他的孤獨沒有消失,反而膨脹起來,變成了和他的名氣一樣的大的東西。榮譽,愛情,金錢……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一一從他身邊經過,但是他感到的卻是越來越孤獨,人人覺得自己懂他,他們讚揚他,評價他,定義他,人人看到他站在眼前,但是沒有誰真的能體會他的感受,人人在看他這他,卻沒有人看得到,他的悲傷那麼大。(寫下這句話,真是好想配張搞笑的圖片,配合一下我們這個荒唐的人生啊)。用他自己的話來講,人們在讚揚你生命中最慘的一天,那感覺真是……



看到即慈悲,被看到就是被撫慰。看到不容易,同床共枕的夫妻,深愛著對方的父母和子女,同學,朋友,同事,每天都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人,卻彼此看不到,走在這人世間,四週都是明眼的人,卻像個隱形人,內心無比孤獨。很多人說李安這部電影的態度很模糊,甚至是沒有態度,我覺得他當然有他的態度,但爭論李安是什麼樣的態度,對於我來說並不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看電影這種事,有時候不僅是需要走腦的,還需要走心,有很多時候需要的是去感受和體會,而不是去用邏輯思考和思辨。有些人就是只能走腦,無法走心,無法去感受和體會,或者天生如此,或者後天被各種學習和訓練得如此。這很神奇,完全不能靠邏輯思維的討論方法去達成共識的,走心這種事,如果誰的心門是緊閉的,眼睛是閉上的,他感受不到,看不到,那也確實沒辦法去強求。



說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關於120幀的問題,到底這樣一個故事值得不值得去拍去看120幀?我的答案是,值得。未來我們會看到很多探索宇宙的大電影用120幀去拍攝,我們將來有的是機會去看,而且可以見各種視覺效果會層出不窮。但是把一個普通人的小小內心世界,看得和整個宇宙一樣重要,認為我們每個人都值得用這樣的方式被看到的,也許只有李安這個人,這樣的電影,也許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也只有這一部了。



士兵比利·林恩最後做出了他的選擇,在和姐姐告別的時候,他說自己可能到死都是個處男了。這一天對於他來說,其實是一生中十分重要的時刻。也是文學裡常提到的一個精神頓悟的時刻,這個小故事像極了喬伊斯的小說,在故事的最開始,作為一個旁觀者,我是希望比利能做出留下來的選擇的。這有什麼難得呢,不應該是自然而然的事嗎,他是戰鬥英雄,有足夠正當的理由離開部隊,愛他的姐姐,用力的在抓緊他,新認識的姑娘也許能發展一段美好的愛情,他可以把他的故事賣給好萊塢換一筆錢,他的好形象讓他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不是難事,而最重要的是能夠在和平的世界裡活下去,他不是一個家國觀念深重的小伙子,經歷過了這短短的一天後,也已深知戰爭的無意義和虛無。那麼,他為什麼要選擇回到戰爭中去呢?



因為他的孤獨太巨大了啊,他的悲傷也太大了,好像房間裡的大象,已經大到了他身邊的人都看不到,姐姐很愛他,雖然不懂他,但是給他找了心理醫生,可心理醫生能幫他什麼呢?薩特說,他人即地獄。那麼對於比利·林恩來說,這一天如果不是還有隊友,隊長陪伴在他身邊,這一天就可以說是一個由所有讚揚他,關注他卻不懂得他的人組成的一個巨大的地獄。所以,在電影的最後,他回到了他的隊友身邊,回到戰爭中去,那不是什麼為了榮譽為了國家的選擇。那是他,一個求生的人,唯一能做出的選擇。因為這個世界上,祖國已不是家,伊拉克更不可能是,此時的比利,能做到的決定,可能只是回到那輛裝甲車上,回到他的隊伍中去,一個叫比利·林恩的士兵的內心,才能感到自己與這個世界真正的連結,才能覺得自己真正被看見和被懂得。雖然小伙子們都不太會說話,但也只有這樣彼此珍惜著,相依為命的走下去了吧。這是孤獨的少年在茫茫大海上能看到的唯一的一點光亮,他只能盡力的游過去。是啊,我們就是會不顧一切的去抓住人世間這一點點僅存的光亮和溫暖,因為我們不僅孤獨,而且脆弱啊。就像王佳芝最後的選擇,是因為脆弱啊。


也許有一天,比利·林恩能活著回到故鄉,但是他恐怕也知道,此刻他這一腳踏出去,告別家鄉父老,告別原來的生活,從此後萬水千山,那個從前的比利,恐怕就再也回不來了,也許,從他當兵的第一天,他就已經回不來了,再往前推的話,也許從他姐姐出車禍的那一天,就會有今天的結果。所以死去的隊長才對他說,這就是命運。突然的車禍,山洪暴發,這種事當然是命運,但人生的很多時候,當你面對抉擇,以為自己這回終於可以選擇自己的命運了,結果很多年後卻發現其實你只是又一次被命運選擇。縱使一切從來,再給你一百次機會,在當年,當時那樣的情境之下,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儘管事情過後你也許會後悔,也許覺得自己再有一次機會,一定會選擇另一個答案,但其實並不會,這也是命運。在電影的最後,比利懂了,也接受了,所以他走了,這和愛國無關,反戰無關,只和一個叫做比利·懷恩的小小士兵的命運有關。作為一個普通的觀眾,我看到了,也被看到了,這就可以了。



電影結束之後,我在街上走了一會,腦海里一直回想起里爾克的那句詩: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我想接一句:誰此時告別了故鄉,就將永遠的流浪。如果孤獨也是一種命運,那麼我們也只能接受它,不是嗎?但是我愛你啊,在孤獨中靜靜的用目光陪伴著我的朋友,謝謝你看到我,我想告訴你,我也看到了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