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不是潘金蓮 I Am Not Madame Bovary

我不是潘金莲/我是李雪莲/我叫李雪莲

6.9 / 1,565人    128分鐘 | China:140分鐘 (after the censorship)

導演: 馮小剛
編劇: 劉震雲
演員: 范冰冰 郭濤 大鵬 張嘉譯 于和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銳利修蕊

2016-11-17 01:30:11

你可以不是潘金蓮,但你還是李雪蓮嗎?


《比利·林恩》散場後,一些觀眾選擇了回到妥帖的日子中去。因為信奉著「這個世界不會更好,但也不至於更糟」的無神論,穩定才是生活的關鍵。對於電影中的主人公,選擇是別開生面的,是歷經千辛萬苦的一次改變。哪怕是堅定了所謂的意志信念,稍有的激盪和動搖,就足夠支撐電影的黃金時長。
可《我不是潘金蓮》卻是擰巴的,硬是要反著來,這可能是很多文學改編電影的出發點。也是中國式人物思考的原始途徑。一個極普通的農村婦女,為了離婚這檔子事兒,放下生活的其他面,專注於掰扯清楚自己的苦,但她的這種苦,又是有別於傳統文學裡「悲悲慼戚」的女性思想,她努力讓別人相信自己的故事,但她的本質不是說服,而是得到肯定。

「不然我付出的一切,這麼多年來,我都幹了什麼呢?」
范冰冰飾演的李雪蓮,在電影裡十幾年過去,面對晨起就來叨擾的法院院長王公道,落寞的留下這句疑問。屋子裡滾著牛肉湯,氤氳著的沉默里,李雪蓮大概也不是疑問,那時候她覺得自己已經沒了理,但看到旁人對這件事比她自己還上心,她迷戀這種存在感,於是決定對這件事不放手。
《我不是潘金蓮》如果桎梏於把主題停留在「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思路上,一次揭發官場的真態,那顯然不是它的本意。但你又說馮小剛原意用一個本是「無理之人」,變成「有理之事」的創作初衷,那大概又浪費了這部電影。
我想電影裡最妙之處,是小小兩個「喝茶」二字,配上由上至下的「命令」變了味兒,就成了觀眾心裡都懂的生活經歷。一直以來,我們也是迫於這些本沒有的「強行壓制」,憧憬著幻想之光,才勉強能活下去。
旁人稱羨,假惺惺讚嘆退休院長夫妻恩愛白頭。老夫人惡狠狠一語道破攜手「活下去」的關隘是「忍」,而且是「一忍再忍」。

說到婚姻,李雪蓮的故事不止一個。那些年因為分房,生二胎而結婚,離婚,又復婚的「鬧劇」,大概又以新的形式來到了這些年。這種家常,無法區分「對錯」的,在這部電影裡建立起「理直氣壯」的一面,在電影的前半段,你甚至要相信了李雪蓮的苦衷。
這個村婦非常「理得清」,她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變成每個人的故事,甚至在每個階層,你都無法摘掉投射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就是這個要了命的責任,成為了李雪蓮,甚至是和她交過手,或沒交到手的「緊張人物」的無形負擔。
但她又很「拎不清」,她無法適應這個悲慘世界裡,弱肉強食那一套。她單純的有點「好命」,就算是最後全民出擊找她,她依然有其他的人或事來拯救,最後「落得一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結局。

《驢得水》里悄無聲息鋪展開的一個命題,是「辦大事就不拘小節」。《我不是潘金蓮》里每個人對和錯的綜合,或說成是轉折的,也都是投射到自己身上的「不拘小節」。支撐李雪蓮像秋菊打官司一樣「告」下去的,是不滅的「離婚被騙」。讓她打消了這個念頭的,是某個午後對著牛突然生不起來氣來了。
事物皆因積少成多,但又因為一個小的感觸「氣就散了」。而讓她又有了「告下去的」力氣,還是前夫秦玉河那句賭氣一樣的:「我看你是潘金蓮」。前夫的一句解決問題,順便泄恨的搪塞,就成了李雪蓮電影后半段的支撐。但你又不得不說,這些「不拘小節」就成了穩固話語中的根。
所以,到了後來那個秦玉河意外死掉的「果」,就成了《秋菊打官司》里「我只是想要個說法」的無奈。可情緒要比後者奔潰更多。

而你無法想到,處理這些複雜的情緒,放在范冰冰這樣符號化強,但又角色面目模糊的演員面前,是足夠重大的角色,但她完成的也很完整。

如果說影片的開頭,你還能用范冰冰演了李雪蓮,這樣固執的呆板印象去看電影,隨著畫幅比例不同,方圓轉換的鏡頭,一次次加深對劇情的理解。你就要忘了這是你印象裡的范冰冰,她幾乎就是李雪蓮本人。而那個慢慢推進,又緩緩拉遠的裸背。又讓你對很多個李雪蓮式的人物疊加,塞滿了片尾飄散的數年間。
李雪蓮用「人代會攔不攔車」來裹挾身不由己的各位,而這一次次又淡化了范冰冰本人的符號特徵,自然也就成了她最不像自己又找得到痕跡的代表作。

打消李雪蓮死去的決心,是果樹承包商的「私利」。同樣打消李雪蓮對愛情執迷不悔的,也是趙大頭的「私利」,倘若趙大頭不為了自己的兒子,而是和殺豬的老胡一樣,只想得到她的身體,那或許這個世界會好,李雪蓮還有救。
首映禮上片尾演員名單浮起,范冰冰飾演李雪蓮的字樣映出,觀眾再次給予掌聲。我想是每一位觀眾通過范冰冰的表演,照見了心裡的李雪蓮。

這部以幽默包裝的喜劇片,看的讓我無法笑出來。
透過萬花筒的世界五彩斑斕,每個人都被染成了新的顏色。電影裡透過圓形的鏡頭,彷彿望遠鏡,把時間推遠,卻讓自己離得更近。眼裡的每個人物被壓縮,眾生萬象,倒顯得人「方」頭土臉。圓中藏方,在北京這塊地的「方」里,每個人又顯得格外的圓。
可結局鏡頭打開,恢復了我們對電影一貫的「格式」。李雪蓮學會了柔軟,收斂起自己和「牛」對談的習慣,變成了「我不是潘金蓮」故事裡的旁觀者。電影裡的圓和方,是背離《比利·林恩》順從的不妥協。可結局也依然是有滋味的。

畫幅比重從圓變方再變圓,方拉長了矩形,有了寬和長,而不是等長的邊。李雪蓮不再是潘金蓮,更不是李雪蓮,她成了我們身邊的芸芸眾生。


以「軸」展開的圓,從中心延展,一氣呵成,成了一個完整的圓,這是每個人降生的時刻。但成長就是改變,范冰冰飾演的李雪蓮,變形成世人該有的模樣。
而這部電影也不過成了多年後的「People Move On」。越說越淡如水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