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半场无战事/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半場無戰事

6.3 / 17,771人    110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Jean-Christophe Castelli
原著: 班方登
演員: 喬歐文 克莉絲汀史都華 馮迪索 蓋瑞特荷德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狠狠紅

2016-11-16 04:49:09

我真的沒法像你們一樣篤定地評論這部電影


0、電影上映一個多月前,我在台灣採訪了導演李安。稿子見http://ent.qq.com/a/20161017/033103.htm?t=1476949334260

1、採訪的時候,李安說這個電影的主題在拍攝過程中改了好多次,像打桌球一樣,你發球過去,它又打了回來,所以改了很多次。很可惜採訪他的時候我還沒看電影,沒法就內容提問。我一直在想最後李安確定了自己要拍的主題到底是什麼呢?畢竟,這是一部本身就很好看的小說,也是蠻清晰的小說。我不知道在拍攝過程中,電影是怎麼把球打回來的。後來其他媒體關於李安的採訪一直沒有涉足這點,很遺憾。

2、我一直都說,這部電影很像塞林格的故事。但其實小說像《麥田的守望者》,而李安的電影則像《九故事》。經由李安的過濾,這其實是變成了一個更加純淨又更加傷感的故事。

李安的比利更加有少年感。

有興趣的觀眾可以去對比原著里比利和拉拉隊隊員在後台親熱的那段對話,和電影的對比,就知道李安是如何在這個故事減去了尖銳、刻薄、世故,而放進了青澀,溫柔、寬容。

李安是如何讓自己回到了19歲來理解一個少年的世界?

李安是如何來理解少年?

李安其實從來沒有真正拍過少年。在我眼裡《少年派》不太算。為什麼他在62歲的時候,想要回到一個少年的世界裡?

3、這當然不是關於「反戰」的電影。李安事先自己知道這部電影大約會被扣上「反戰」的帽子,然而他也說,這場戰爭左派右派都不討好,沒有人說這場戰爭的好話,他實在並沒有必要去拍一個「反戰」的電影。

其實李安很怕這部電影被理解成「反戰」,但這還是發生了。

因為觀眾實在太需要從一部電影裡尋找「立意」,「立意」讓我們達成共識,「立意」讓我們完成對社會的認知和對自我的認知,找不到「立意」會讓我們不安。

4、在我眼裡,這就是關於一個人的故事。「成長太痛了」,這是我所能感受到的層面。而「軍人就是軍人」這個層面我不太感受得到,我對成長有體驗,對戰爭沒有體驗。但我猜,「軍人就是軍人」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什麼「比利天生就是戰爭機器」,而是,我們如今所呈現的所有面貌,都由我們過去的經歷塑造。戰場塑造了軍人,這是一個不可逆的改變。你經歷過戰場,你成為過軍人,那就是你生命里永恆的一部份,你必須拖著這陰影前行。戰爭把人們分成兩種:一種上過戰場,一種沒有上過戰場。你從此永遠無法完整的理解那一半人。

5、我不知道你們注意過沒有,這部電影是沒有關於他人的鏡頭的,這是一部純主觀的電影:所有的鏡頭,要嘛在拍比利·林恩,要嘛就是在拍比利·林恩看到的世界。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的鏡頭——李安用情緒來傳達情緒,所以既不對「渴了」做出解釋,也不對「哭了」做出解釋。但實際上,他放棄得更多,他放棄了所有解釋的技巧——導演們都是有很多技巧的,比如他們經常拍一大片天空,一隻鳥寂寥得飛過天邊,然後鏡頭轉移到主人公,於是你就明白了,主人公很孤獨。

但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里幾乎沒有任何這樣的鏡頭。

6、李安一定是刻意沒有這些鏡頭的。然而我不知道,這是他對120幀的理解所致,是他對結果已經胸有成竹。還是他也並不清楚,這只是他的一次實驗?

7、但這樣造成的結果是明顯的:因為導演沒有解釋,你只能自行代入理解。它非常考驗觀眾的「敏感度」。而每個人的敏感和李安的敏感都肯定不是同步的,每個人從不同的鏡頭裡感受到的情感濃度也不一樣。所以你被這幕鏡頭打動,他被那幕鏡頭打動,或者他無動於衷,情緒是很難同步。

情緒是一種無法解釋的東西。

8、比利對著兩位班長說自己追打姐姐未婚夫的段落,和比利對著姐姐說一群在巴格達發了財的廚子和自己以及蘑菇的屍體同機回美國,都沒有用閃回畫面來交代,而只是讓比利——說出來而已。閃回畫面是講故事,而讓鏡頭一直對著陳述這件事的比利林恩,是為了讓我們更清楚的看見這個人。

9、不過有些鏡頭拍成這樣,僅僅是因為技術上做不到:120幀的攝影機有一個冰箱那麼大,使用的時候肯定很多是受限的。這部電影有些部份,肯定是屬於「不得不拍成這樣」範疇,這方面,沒必要急著歌頌每一個鏡頭的正確。

10、這部電影非常非常讓我困惑。我不知道未來電影是不是都應該這麼「不解釋」,我不知道:「解釋」是會帶來傷害嗎?是會帶來什麼傷害呢?作為一部電影的觀眾,我們是真的完全不需要達成共識嗎?

在更多的120幀電影出現之前,我真的不知道答案。
評論